全部藏品

探索10218個藏品
潘皇龍 《莊嚴的嬉戲》演奏者位置圖
潘皇龍 《莊嚴的嬉戲》演奏者位置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譜例十二:《莊嚴的嬉戲》演奏者位置圖。
潘皇龍 《五行生剋 II》構思藍圖
潘皇龍 《五行生剋 II》構思藍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譜例五:《五行生剋II》構思藍圖。
潘皇龍 《蓬萊》構思藍圖
潘皇龍 《蓬萊》構思藍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譜例四:《蓬萊》構思藍圖。
楊三郎最後一次公開演講照片
楊三郎最後一次公開演講照片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9
此照片為楊三郎應邀在臺北市濟南長老教會所舉辦的臺灣民謠歌唱會,以 71 歲的高齡,詳細的像與會者解說每首歌的創作背景與典故,這是楊三郎生前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公開演講。
《臺灣歌謠創作大師-楊三郎紀念專輯》封面
《臺灣歌謠創作大師-楊三郎紀念專輯》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由臺北縣立文化中心發行出版的《臺灣歌謠創作大師-楊三郎紀念專輯》,是追思活動系列中的研討會出版物,內有生平簡介、作品年表、以及多篇精彩的敘述和論文集,非常值得提供給相關研究者、讀者參考。
《臺灣歌謠創作大師-楊三郎作品集》封面
《臺灣歌謠創作大師-楊三郎作品集》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由臺北縣立文化中心發行出版的《臺灣歌謠創作大師-楊三郎作品集》,是追思活動系列中的研討會出版物,內有楊三郎之創作分析、發表與未發表之樂譜,非常值得提供給相關研究者、讀者參考。
楊三郎 《臺灣歌謠臉譜》封面
楊三郎 《臺灣歌謠臉譜》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由鄭恒隆先生、郭麗娟女士共同於 2002 年 2 月著作出版的《臺灣歌謠臉譜》,內有多位臺灣重要的歌謠作曲家、演唱家、作詞家等等的介紹,自 158 頁起,針對楊三郎先生的故事有相當完整的報導,以及第一手資料的照片、手稿,是相當完備的一份研究文獻。
楊三郎個人 獨照
楊三郎個人 獨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9
此照片為提供者-鄭恒隆先生,替楊三郎生前最後的生活照留影的紀錄,為鄭恒隆先生於楊三郎家中採訪時所拍。
楊三郎與周添旺的《黑貓名曲選》歌冊封面
楊三郎與周添旺的《黑貓名曲選》歌冊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黑貓歌舞團演出時所印的歌冊,由楊三郎與周添旺創作的《黑貓名曲選》,當時政府規定在印刷物上一定要印上「打回大陸」、「解救同胞」的字樣。
李富美 全家福
李富美 全家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59
全家福合照,前排坐者左起為李富美、母親翁娘妹女士、父親李鐘生先生。
李富美 師生情誼_5
李富美 師生情誼_5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9
得意門生一同探訪老師,後排左起梅明慧、董學渝;前排左起李富美、王穎。
李富美 北海道 獨照
李富美 北海道 獨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3
北海道獨照。
李富美 姐妹同遊
李富美 姐妹同遊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7
與兩位妹妹同遊大溪老街,2007 年 10 月 5 日。
李富美 師生情誼_6
李富美 師生情誼_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4 年 9 月第 8 屆「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恭賀蕭泰然得獎。
李富美 師生情誼_4
李富美 師生情誼_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10
學生蔡瀛如回國探訪老師,2010 年 11 月 17 日。
李富美 與學生聚餐
李富美 與學生聚餐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7
與學生聚餐,左起:江淑芳、張紀盈、李富美、陳譽齡、巫芸音。
李富美 師生情誼_7
李富美 師生情誼_7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1
左起張紀盈、江淑芳、李富美老師夫婦。
賴碧霞的客家民謠專輯
賴碧霞的客家民謠專輯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規劃出版的《賴碧霞的客家民謠》,由賴碧霞與羅石金對唱,伴奏為「陳家八音」,為珍貴的歷史錄音記錄。
賴碧霞歌曲唱片封套
賴碧霞歌曲唱片封套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賴碧霞歌曲的唱片封套,在鈴鈴唱片錄製唱盤時,主要的搭檔為明郎(呂金守)。
賴碧霞 《臺灣客家山歌》
賴碧霞 《臺灣客家山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賴碧霞著作之《臺灣客家山歌》(一個民間藝人的自述)。
賴碧霞 美樂唱片《客家民謠集》圓標
賴碧霞 美樂唱片《客家民謠集》圓標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美樂唱片《客家民謠集》圓標。
賴碧霞 獨照_1
賴碧霞 獨照_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賴碧霞 1950 年代獨照。
賴碧霞編寫短劇封面
賴碧霞編寫短劇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賴碧霞編寫短劇,善用不同族群語言,製造有趣效果。
張清郎製作、演唱節目單_2
張清郎製作、演唱節目單_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9
由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主辦的「客家歌謠之夜」,為張清郎製作、演唱的節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