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76個藏品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江蘇無錫惠山泉,世稱“天下第二泉”作者華彥鈞意“二泉映月”樂曲名,不僅將人引入夜闌人靜,泉清月冷的意境,聽畢全曲,更猶見其人--一個剛直頑強的盲易人在向人們傾訴他坎坷的一生。
龜茲舞曲
龜茲舞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龜茲」古代-國名,在今中國西域。作者運用唐代燕樂音階及其調式、調性變化,描繪古絲綢之路上龜茲舞曲的形象,作者借鑒了部分印度Sitar琴的演奏手法,使樂曲的地域性和時代懲都呈現出西域風格和盛唐印象。
鄉音寄懷
鄉音寄懷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國樂團成立於民國8年,為發揚固有文化、推動精緻藝文活動、保存地方特色,兢兢業業努力不懈。成員來自本縣國民中小學教師,各級國中以上學生及社會上愛好傳統音樂人士,現任指揮為陳如祁老師。團員全憑著對傳統音樂的喜愛加入樂團,現今已擴充為六十五人。
蘭花花
蘭花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國樂團成立於民國8年,為發揚固有文化、推動精緻藝文活動、保存地方特色,兢兢業業努力不懈。成員來自本縣國民中小學教師,各級國中以上學生及社會上愛好傳統音樂人士,現任指揮為陳如祁老師。團員全憑著對傳統音樂的喜愛加入樂團,現今已擴充為六十五人。
花木蘭
花木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國樂團成立於民國8年,為發揚固有文化、推動精緻藝文活動、保存地方特色,兢兢業業努力不懈。成員來自本縣國民中小學教師,各級國中以上學生及社會上愛好傳統音樂人士,現任指揮為陳如祁老師。團員全憑著對傳統音樂的喜愛加入樂團,現今已擴充為六十五人。
雅魯藏布江邊
雅魯藏布江邊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國樂團成立於民國8年,為發揚固有文化、推動精緻藝文活動、保存地方特色,兢兢業業努力不懈。成員來自本縣國民中小學教師,各級國中以上學生及社會上愛好傳統音樂人士,現任指揮為陳如祁老師。團員全憑著對傳統音樂的喜愛加入樂團,現今已擴充為六十五人。
憶江南
憶江南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國樂團成立於民國8年,為發揚固有文化、推動精緻藝文活動、保存地方特色,兢兢業業努力不懈。成員來自本縣國民中小學教師,各級國中以上學生及社會上愛好傳統音樂人士,現任指揮為陳如祁老師。團員全憑著對傳統音樂的喜愛加入樂團,現今已擴充為六十五人。
安可曲(鄉音寄懷片段)
安可曲(鄉音寄懷片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國樂團成立於民國8年,為發揚固有文化、推動精緻藝文活動、保存地方特色,兢兢業業努力不懈。成員來自本縣國民中小學教師,各級國中以上學生及社會上愛好傳統音樂人士,現任指揮為陳如祁老師。團員全憑著對傳統音樂的喜愛加入樂團,現今已擴充為六十五人。
跑旱船
跑旱船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國樂經五十餘年的推廣,能有今天成就,應該感謝國樂前輩們辛苦奉獻;回顧國樂在台灣萌芽時,除樂器簡陋,更苦無曲譜可練。當時的夏炎老師任職空軍,在工作之餘研習國樂。民國51年以後作品陸續出版,也成為當時各樂團爭先採用曲譜。
安可曲:迎新年
安可曲:迎新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國樂經五十餘年的推廣,能有今天成就,應該感謝國樂前輩們辛苦奉獻;回顧國樂在台灣萌芽時,除樂器簡陋,更苦無曲譜可練。當時的夏炎老師任職空軍,在工作之餘研習國樂。民國51年以後作品陸續出版,也成為當時各樂團爭先採用曲譜。
才子佳人(17之9)
才子佳人(17之9)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一段的影像紀錄,對於青燕歌仔戲團所演出的「才子佳人」這齣戲當中,出場亮相的武生有著完整的描述,配合著鑼鼓與嗩吶的節奏和旋律,演員的身段動作顯示著這個劇團有著良好的表演訓練以及演出的經驗。
傣鄉風情
傣鄉風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一首少數民族-傣族的民間音樂,藉由笙的音樂特色,以及優美抒情的旋律來描繪傣族的種種風情。
安可曲(眾仙會片段)
安可曲(眾仙會片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國樂團成立於民國8年,為發揚固有文化、推動精緻藝文活動、保存地方特色,兢兢業業努力不懈。成員來自本縣國民中小學教師,各級國中以上學生及社會上愛好傳統音樂人士,現任指揮為陳如祁老師。團員全憑著對傳統音樂的喜愛加入樂團,現今已擴充為六十五人。
梁山隨想
梁山隨想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簪纓」,是深坑的古名。近年來,深坑國中及深坑國小的國樂團在台北縣及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逐漸嶄露頭角,成績斐然。「深坑」已經成為台灣國樂發展之生力軍。兩年來,深坑國中小於暑假舉辦聯合音樂會,紮實及充滿創意熱情的演出形式及內容,每每帶給觀眾驚艷的感受,也讓團員留下深刻美好的回憶。
莫札特小夜曲K525
莫札特小夜曲K525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簪纓」,是深坑的古名。近年來,深坑國中及深坑國小的國樂團在台北縣及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逐漸嶄露頭角,成績斐然。「深坑」已經成為台灣國樂發展之生力軍。兩年來,深坑國中小於暑假舉辦聯合音樂會,紮實及充滿創意熱情的演出形式及內容,每每帶給觀眾驚艷的感受,也讓團員留下深刻美好的回憶。
憶江南
憶江南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簪纓」,是深坑的古名。近年來,深坑國中及深坑國小的國樂團在台北縣及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逐漸嶄露頭角,成績斐然。「深坑」已經成為台灣國樂發展之生力軍。兩年來,深坑國中小於暑假舉辦聯合音樂會,紮實及充滿創意熱情的演出形式及內容,每每帶給觀眾驚艷的感受,也讓團員留下深刻美好的回憶。
海頓Op.763
海頓Op.76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簪纓」,是深坑的古名。近年來,深坑國中及深坑國小的國樂團在台北縣及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逐漸嶄露頭角,成績斐然。「深坑」已經成為台灣國樂發展之生力軍。兩年來,深坑國中小於暑假舉辦聯合音樂會,紮實及充滿創意熱情的演出形式及內容,每每帶給觀眾驚艷的感受,也讓團員留下深刻美好的回憶。
雨後庭院
雨後庭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簪纓」,是深坑的古名。近年來,深坑國中及深坑國小的國樂團在台北縣及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逐漸嶄露頭角,成績斐然。「深坑」已經成為台灣國樂發展之生力軍。兩年來,深坑國中小於暑假舉辦聯合音樂會,紮實及充滿創意熱情的演出形式及內容,每每帶給觀眾驚艷的感受,也讓團員留下深刻美好的回憶。
林沖夜奔
林沖夜奔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全曲分五段:[引子]散板-[憤慨]慢板-[夜奔]小快板-[風雪]快板-[上山]廣板。作者選用昆曲音樂的腔調同時融合西方作曲技法,刻劃了林沖英雄落難、滿腔憤恨、頂風踏雪、戰勝險阻、逼上梁山的豪情壯舉。
才子佳人(17之15)
才子佳人(17之15)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演員是戲劇表演的主要元素。劇情的鋪陳、舞台上的唱唸作表都是由演員來呈現,因此演員的唱腔、演技是演出成敗的關鍵。歌仔戲演員多來自貧苦家庭。演員入戲班之前,團主必須無息貨款給駐團演員,日後再由演出費中扣除,或離團時全數歸還,這種由團主支借的無息貸稱為「班底銀」。
才子佳人(17之11)
才子佳人(17之1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上了舞臺的老歌仔表演型態依舊保持唱多白少的歌仔風格,但劇目內容,已經由片段 散齣的滑稽戲發展成為全本戲碼。
才子佳人(17之13)
才子佳人(17之1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歌仔戲的特色在其通俗性,包容性與自由性。歌仔戲的音樂唱腔多為民間流行的歌謠小調,故事情節是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表演內容老嫗能解、雅俗共賞。歌仔戲唱唸皆使用閩南白話,並富有地方性色彩,舞台上所呈現的,都是我們所熟悉的一切,因此使我們感到自然、親切,為一般民眾所接受。
才子佳人(17之16)
才子佳人(17之1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自曹雪芹批評“千部共出一套”後,才子佳人小說一時成為反面藝術創作典型,由此,它曾經的輝煌歷史也變得模糊,不為人們所熟知,這大大影響了人們對它們的文學史研究和文學史評價。其實,曹雪芹要在《紅樓夢》中大力地批評才子佳人小說,就說明它曾經很有影響力,因此,描述才子佳人小說的興盛情況很有必要。
才子佳人(17之14)
才子佳人(17之1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歌仔戲是結合台灣各種戲曲、音樂為一體的表演藝術,歌仔戲在發展過程中吸收北管、南管、九甲戲和民間歌謠等音樂曲調,引進京戲鑼鼓點和武打動作,使用北管曲牌、服飾、妝扮和福州戲的軟體彩繪布景,並愛用各劇種的戲碼、身段、道具、樂器,發展成一種兼容並蓄內容豐富的新劇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