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750個藏品
國際電影教育(118期)
國際電影教育(118期)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12月25日出版《國際電影教育》第118期,首版以跨頁報導《龍門客棧》開拍。
國際製片廠總平面圖
國際製片廠總平面圖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國際影片有限公司製片廠總平面圖,手繪稿。 左上方的總平面圖,與實際片廠規模相近,研判應是最後完稿版本。
《俠女》工作照
《俠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俠女》在中橫公路拍攝外景。 背光剪影的三個人左起是徐楓、薛漢和白鷹。
國際影片公司大湳製片廠々房機器設備配置圖
國際影片公司大湳製片廠々房機器設備配置圖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國際影片公司大湳製片廠々房機器設備配置圖1/300,手繪稿。 含各建築物及廠房機器設備配置。
白光《接財神》隨片登台
白光《接財神》隨片登台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8年12月19日,白光(中坐者)搭機來台,為自編自導自演的《接財神》隨片登台。 隔年1月,沙榮峰(左3)陪同白光接受中國廣播公司記者洪縉增(左1)、樂林(左2)訪問。
沙榮峰相關照片
沙榮峰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8年,蔣中正總統八秩晉二華誕宴會結束後,沙榮峰(左2)偕同聯邦股東張陶然(右1)、張九蔭(左1)與白景瑞(右2)導演洽談合作。可惜因檔期無法配合,最終未能如願。
聯邦影業出品影片片頭
聯邦影業出品影片片頭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電影正片前的片頭,擷取自《龍門客棧》。 片頭等同電影公司招牌,觀眾可由此辨識出品公司。
聯邦群星合影
聯邦群星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8年,聯邦群星與資深影星龔秋霞合影於國際電影製片廠前。 左起:薛漢、萬重山、韓湘琴、嚴菊菊、楊夢華、龔秋霞、上官靈鳳、徐楓、趙瑛瑛、高明、苗天。
《兩傻大鬧太空》劇照
《兩傻大鬧太空》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9年,國際影片有限公司代理發行香港電懋(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兩傻大鬧太空》劇照, 右起:丁皓、劉恩甲、蔣光超。
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開幕特輯」特刊
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開幕特輯」特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國際電影沖印股份有限公司「開幕特輯」特刊,中華民國六十三年八月九日。 內容文章包括: 我們的認識和希望(詹純鑑)。 邁向電影製片功業新使命 兼介沖印廠(沙榮峰)。 我們的主要設備簡介:沖片機、收銀質機、印片機、分色儀、發電機等器材介紹。 我們的優異技術人才。 淺述影片沖印製作程序。
《俠女》現場工作照
《俠女》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的《俠女》,在南投溪頭拍攝最知名的竹林大戰。 導演胡金銓躺在地上與洪金寶示範套招,女主角徐楓(右1)一旁觀看。操控攝影機的應是攝影師華慧英。
1959年國語片賣座紀錄圖
1959年國語片賣座紀錄圖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邦影業及沙榮峰所捐贈的文物中收藏有一張手繪印製的1959年台北市國語片首映賣座紀錄圖。 詳細記載包含電懋、中影、邵氏、新華、獨立製片拍攝影片之總收入(元)及票數(人次),及備考影星來台記錄,如白光隨《接財神》登台宣傳等。
聯邦公司答覆李翰祥的幾句話
聯邦公司答覆李翰祥的幾句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9年5月13日,李翰祥導演為了合約糾紛在《聯合報》、《中央日報》刊登「請聽李翰祥說幾句話」的自白廣告,指控聯邦坑錢。 隔日,聯邦隨即也在《聯合報》、《中央日報》刊登「聯邦公司答覆李翰祥的幾句話」予以駁斥。
沙榮峰(個人照)
沙榮峰(個人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93年,沙榮峰先生在台北家中修改回憶錄。 《沙榮峰回憶錄暨圖文資料彙編》於2006年4月由國家電影資料館(即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出版。
東寶贈張陶然感謝狀
東寶贈張陶然感謝狀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日本東寶公司向張陶然致謝。有感於他致力推廣東寶出品的電影且成效顯著,並贈送紀念品。
《國際電影教育》月刊
《國際電影教育》月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邦成立「國際影片有限公司」之初,除發行香港電懋影片之外,也打算進口該公司發行的《國際電影》月刊,該刊物與香港邵氏的《南國電影》是1950至60年代最流行的電影刊物。後來聯邦決定自創電影刊物《國際電影教育》,專門行銷電懋影片,於1956年8月10 日創刊。
國際電影教育(天樂大戲院開幕)
國際電影教育(天樂大戲院開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0年5月15日出版《國際電影教育》第134期,首頁報導位於桃園的天樂大戲院開幕。
《俠女》現場工作照
《俠女》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8年2月7日開拍的《俠女》,在桃園大湳國際製片廠的外搭景拍攝。 導演胡金銓和攝影師華慧英搭乘升降機俯拍,攝影機應是35mm Arriflex 35 IIC。
《小白菜》劇照
《小白菜》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4年由香港新華影業公司出品《小白菜》,在各地創下良好賣座紀錄。 此為影片中楊乃武為小白菜把脈看診的鏡頭。 左起:羅維、黃河、李麗華、鍾情。
林黛《漁歌》劇照
林黛《漁歌》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6年,香港新華影業公司出品《漁歌》,林黛扮演漁家女。 聯邦影業從《翠翠》(1953)起,代理發行了一系列林黛主演的歌唱片。
石隽(練功)
石隽(練功)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由石隽提供,當年加入聯邦後,練習套招、練劍的過程紀錄。 根據1966年12月1日《聯合報》報導,聯邦新星在武師韓英傑的指導下,在台北市仁愛路三段某宅內的院子勤練武功,準備參加該公司古裝俠情新片「龍門客棧」演出。
沙榮峰榮獲金馬獎特別貢獻獎
沙榮峰榮獲金馬獎特別貢獻獎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91年12月7日,第28屆金馬獎頒獎典禮。 沙榮峰榮獲金馬獎特別貢獻獎。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忠」攝影棚。
張陶然與聯邦女星合影
張陶然與聯邦女星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活動合影。左起:上官靈鳳、張陶然、韓湘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