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087個藏品
辛奇(個人照)
辛奇(個人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1年,拍攝地點似為台北市大稻埕慈聖宮媽祖廟。
台語電影文物展開幕(2007)
台語電影文物展開幕(200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右起:文夏、辛奇、周遊、林福地、張美瑤、蔡陽明、張瑞竹。 2007年慶祝台語電影五十周年「酷蒐一夏-台語電影文物展」開幕茶會。與會貴賓合影留念。 時間:2007年6月16日(六)10:00-11:30 地點:水美溫泉會館 B1水美廳(台北市北投區光明路224號)
台語片50周年致敬茶會(2007)
台語片50周年致敬茶會(200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辛奇導演、行政院新聞局局長謝志偉、周遊一同切下蛋糕。 2007年慶祝台語電影五十周年「酷蒐一夏-台語電影文物展」致敬茶會 時間:2007年6月20日(三)14:30-16:30 地點:亞太溫泉生活館水庭2樓(台北市北投區溫泉路銀光巷21-2號)
台語片50周年致敬茶會(2007)
台語片50周年致敬茶會(2007)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導演(左)代表接受行政院新聞局局長謝志偉頒贈感謝狀。 2007年慶祝台語電影五十周年「酷蒐一夏-台語電影文物展」致敬茶會 時間:2007年6月20日(三)14:30-16:30 地點:亞太溫泉生活館水庭2樓(台北市北投區溫泉路銀光巷21-2號)
辛奇相關工作照
辛奇相關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後方講者)。
陳忠義(獲獎)
陳忠義(獲獎)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7年,陳忠義(左)以《心酸酸》在徵信新聞社主辦第一屆台語片影展榮獲「最佳攝影獎」,並獲贈金馬獎一座。 右邊是以《小情人逃亡》榮獲「最佳童星獎」的黃慧書。
辛奇相關照片
辛奇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左)。拍攝時間不詳。 後方建築物是北投大飯店(今水美溫泉會館)。
陳榮樹(個人照)
陳榮樹(個人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榮樹。 約1998年至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中心)4樓會議室受訪。
陳榮樹(個人照)
陳榮樹(個人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榮樹。 約1998年至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中心)4樓會議室受訪。
陳忠信(獲獎)
陳忠信(獲獎)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5年,陳忠信(左3)以《少女的祈禱》在台灣日報主辦中華民國54年度國產台語影片展覽會,榮獲第一屆台語片金鼎獎的「最佳攝影獎」。
莊國鈞(工作照)
莊國鈞(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1年5月1日,莊國均擔任導演在台南機場拍攝雷虎小組特技表演的紀錄片。 (資料來源:《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概述1945-1970》,2003)
辛奇(生活照)
辛奇(生活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赴日本旅遊。 於箱根的蘆之湖(芦ノ湖)前留影。
辛奇(生活照)
辛奇(生活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赴日本旅遊。 於東京迪士尼樂園的城堡前留影。
辛奇(生活照)
辛奇(生活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赴日本旅遊,於東京車站前留影。
辛奇(個人照)
辛奇(個人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導演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演講。 【台語電影導讀】通識課程系列演講 時間:2009年12月30 日(三)14:10-16:00 地點:台灣師範大學 台灣文化與語言文學研究所 主持人:台文所林芳玫教授 講者:辛奇導演(台語片導演) 題目:台灣電影的另外一個黃金時代-辛奇談台語片
辛奇與同學合影(1951)
辛奇與同學合影(1951)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1年,辛奇(左)與高中同學於台北市大稻埕慈聖宮媽祖廟前合影。
農教台中製片廠大門
農教台中製片廠大門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46年3月,國民黨元老陳果夫於中國重慶創立農業教育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農教,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目的在於發展農村電化教育、提高農民知識水準。同年5月,遷至南京建立製片場。
中製廠於碼頭搬運器材(1948)
中製廠於碼頭搬運器材(1948)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48年12月29日,中國電影製片廠第一批人員和器材抵台,在高雄碼頭由華海輪卸下器材的情景。
中製廠於碼頭搬運器材(1948)
中製廠於碼頭搬運器材(1948)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48年12月,中國電影製片廠隨政府撤退來台,於上海虯江碼頭搬運Houston洗片機等器材上船的情景。
農教台北總公司
農教台北總公司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46年3月,國民黨元老陳果夫於中國重慶創立農業教育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農教,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目的在於發展農村電化教育、提高農民知識水準。同年5月,遷至南京建立製片場。
農教練習生訓練情景
農教練習生訓練情景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49年,農業教育電影公司在台中興建製片廠,同時也開始招收練習生進行技術人員培訓。由曾在美國米高梅電影公司沖洗中心擔任主任的廠長胡福源主講攝影、錄音、剪接、燈光、沖洗等專業技術理論。副廠長兼攝影師的王士珍則負責教導器材操作及技術演練。
《惡夢初醒》工作人員合影
《惡夢初醒》工作人員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0年,中國電影製片廠(中製廠)、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合拍《惡夢初醒》,在農教台中製片廠搭景拍攝現場,兩個製片廠的現場技術組人員合影留念。 前排左起為農教學員林贊庭、洪慶雲與廖繼燿。 後排左起燈光助理李亞東、攝影助理華慧英、錄音師朱夢良、攝影師王士珍、燈光師張世芬。
《惡夢初醒》工作照
《惡夢初醒》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0年,中國電影製片廠(中製廠)、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合拍《惡夢初醒》。 攝影師王士珍(右1)與助理華慧英(右2)將35mm Mitchell Standard同步錄音攝影機架在Houston升降推車上做升降效果。 左1起為演員李影、-、盧碧雲、韓昌俠。
《惡夢初醒》工作人員合影
《惡夢初醒》工作人員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0年,中國電影製片廠(中製廠)、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合拍《惡夢初醒》,在攝影師王士珍(左3)的帶領下,農教學員分組參與的拍攝工作。 參與攝影組的林贊庭(左2)、燈光組的洪慶雲(左1)與廖繼燿(右2)及錄音組的林丁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