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7046個藏品
辛奇(個人照)
辛奇(個人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拍攝時地不詳。 似為電視劇外景拍攝,作品待確認。
國語片《氷點》分場對白手寫稿
國語片《氷點》分場對白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氷點》分場對白手寫稿(已除釘)。 1966年上映,由辛奇執導、陳洪民編劇的國語片。影片已佚失。 共56張,第三部第70場開始至第124場(NO.52-107頁)。 劇中人物:啟造、陽子、夏芝、徹雄等
辛奇相關工作照
辛奇相關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右1低頭者)。拍攝時地不詳。 後方建築物的招牌為「靜雅園旅社」、「錦西浴池」。
辛奇相關工作照
辛奇相關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後排右4)、洪慶雲(後排右6) 外景拍攝合照留影,作品待確認。
辛奇相關工作照
辛奇相關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左)。拍攝時地不詳。 桌上是一台盤式錄音機。
聖烽演劇研究會的成立及《古都》《羅漢赴會》的演出始末
聖烽演劇研究會的成立及《古都》《羅漢赴會》的演出始末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記載聖烽演劇研究會與舞台劇《古都》、《羅漢赴會》演職員表的文件(單張雙面影印),原始來源不詳。 搬戲頭乞食尾-「聖烽」的成立及《古都》、《羅漢赴會》的演出始末
台語片《暗淡的月》分場對白本
台語片《暗淡的月》分場對白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暗淡的月》分場對白本,台詞以台語發音。 1967年上映,由辛奇執導、唐羽編劇的台語片。影片已佚失。 手刻鋼板油印本。外裝則是與唐羽購藏的「棲蘭劇作集」精裝硬皮,並以書法題字:暗淡的月 唐羽。 原始封面:永新影業公司出品編劇:唐羽導演:辛奇。
台語片《勿欠賬》分場對白本
台語片《勿欠賬》分場對白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勿欠賬》分場對白本,台詞以台語發音。 1968年上映,由辛奇執導、辛金傳(即辛奇)編劇的台語片。影片已佚失。 手刻鋼板油印本(已除釘)。 封面左下角有辛奇導演簽名,永裕影業公司 出品勿欠賬導演:辛奇製片:張薰南、陳義用簽字筆塗鴉處,無法判斷內容蓋印編號:1。
台語片《悲戀關子嶺》台詞本
台語片《悲戀關子嶺》台詞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悲戀關子嶺》台詞本,台詞以台語發音。 1966年上映,由辛奇執導、唐羽編劇的台語片。影片已佚失。 手刻鋼板油印本。 沒有分場或分景說明,以手寫標註分段,共2-37段。內頁多處有修正或增補。
台語片《暗淡的月》分場對白本(殘本)
台語片《暗淡的月》分場對白本(殘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暗淡的月》分場對白本(殘本),台詞以台語發音。 1967年上映,由辛奇執導、唐羽編劇的台語片。影片已佚失。 手刻鋼板油印本(已除釘)。 僅剩封面、劇中人物表、最後一場對白,共3張。 封面左下角有辛奇導演的「奇」簽名,永新影業公司出品暗淡的月編劇:唐羽導演:辛奇。
國語片《幽靈追燕》分場對白本
國語片《幽靈追燕》分場對白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幽靈追燕》電影分場對白劇本,鉛印本(再以線裝方式裝訂)。 封面以手寫「鬼見愁」,左下方有辛奇導演的「奇」簽名。監製:朱漢鈞編劇:江冰涵(即郭南宏)、楊道導演:江冰涵(即郭南宏)彩色寬銀幕詭異絕新俠情文藝劍鬥爭王無敵巨構幽靈追燕 分場對白劇本宏亞電影事業公司鉅資攝製。
台語片《浪子心》分場對白本
台語片《浪子心》分場對白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浪子心》分場對白本,台詞以台語發音。 1969年上映,由辛奇執導、蔡龍飛編劇的台語片。影片已佚失。 手刻鋼板油印本(已除釘),一本共40張 封面有手寫「辛是辛苦的辛、奇是奇怪的奇」及「辛奇」簽名,聯合影業公司継「處女心」又鉅鑄浪子心導演:辛奇編劇:蔡龍飛517814 田清。
《袈裟の位置》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袈裟の位置》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沒有封面及標題,研判應為《袈裟の位置》中文劇本手寫稿,台語發音。 林博秋專用稿紙,單面,共40張。
《清宮哀史》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清宮哀史》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台語發音,內含人物簡介。 林博秋專用稿紙,單面,含封面共63張。對折線裝本。 封面手寫「電影用劇本,編劇 林摶秋,玉峯影業公司用」。 內頁多處有修正或塗改的痕跡。
《母と娘》日文故事大綱手寫稿
《母と娘》日文故事大綱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日文故事大綱手寫稿。 林博秋專用稿紙,單面,共9張。 多處有修正或塗改的痕跡。
林摶秋(個人照)
林摶秋(個人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就學時的林摶秋獨照(年代不詳)。
林摶秋(個人照)
林摶秋(個人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林摶秋獨照(年代不詳)。
《後台》日文劇本手寫稿
《後台》日文劇本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沒有封面及標題,研判應為《後台》日文劇本手寫稿。 林博秋專用稿紙,單面,僅一張(頁碼為85)。 多處有修正或塗改的痕跡。《後台》(1960),劇本原名《桃花扇》、《後台》,電影又欲擬名為《桃花夜馬》。 是林摶秋與白克合導的一部有關歌仔戲團台後生活的電影,但因故停拍,未能完成。
《清宮哀史》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清宮哀史》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台語發音,內含人物簡介。 林博秋專用稿紙,單面,含封面共67張。 封面手寫 「電影劇本,林摶秋編劇,清宮哀史,玉峯影業公司用,起稿1961年4月29日,脫稿1961年5月29日」。 內頁多處有修正或塗改的痕跡。
《山百合》中文劇本手寫稿(初稿)
《山百合》中文劇本手寫稿(初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中文劇本手寫稿(初稿),內含人物簡介。 林博秋專用稿紙,單面,含封面共60張。 封面手寫「林翼雲(即林摶秋) 作,山百合,玉峯影業公司用電影劇本,民國49年8月4日夜起稿、民國49年8月28日夜脫稿」。 內頁多處有修正或塗改的痕跡。
《清宮怨》日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清宮怨》日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日文電影劇本手寫稿,內含人物簡介。 林博秋專用稿紙,單面,含封面共89張。線裝本。 封面手寫「 シナリオ,清宮怨,林摶秋作」。 內頁多處有修正或塗改的痕跡。
《女人的條件》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女人的條件》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中文電影劇本手寫稿,台語發音,線裝本。 第一頁手寫「愛情倫理文藝鉅片,女人的條件,林博秋作」。 林博秋專用稿紙,單面,對折線裝本。 內頁多處有修正、增補或塗改的痕跡。封底手寫「流浪漢原太 第三号特務」。
《處女妻 》日文序場分鏡手寫稿
《處女妻 》日文序場分鏡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處女妻のタイトル前…》日文手寫稿。 內容研判應為序場的分鏡,詳細描述鏡頭取景的的鏡位、及演員的表演、走位等。 林博秋專用稿紙,單面,共7張(其餘為空白稿紙)。
《罪》日文舞台劇手寫稿
《罪》日文舞台劇手寫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僅提供前5頁瀏覽或合理使用] 沒有封面及標題,研判應為《罪》日文舞台劇分場劇本手寫稿。對折線裝本。 林博秋專用稿紙,單面,共71張。 內頁多處有修正或塗改的痕跡。 第1幕第3場(第27張)左下方角落、第2幕第2場(第61張)左邊均繪有舞台設計草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