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88個藏品
十二月令歌
十二月令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是在採草藥時,有感而發所唱出的。所採的草藥就是生長在高海拔的金線蓮。採藥者在工作時,口中吟唱時間(月)的順序,心中一面想著(計畫)整年的工作,為一首心靈歌曲。可獨唱、合唱、對唱等,大部用於祭典供奉祖靈時所唱。
大內鄉頭社曲師買明田的牽曲(共10段)
大內鄉頭社曲師買明田的牽曲(共10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大內鄉頭社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加拉瓦嘿
加拉瓦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六龜頂興隆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在公廨外所唱的「跳戲」,它是一應一答的有節形式歌謠。領唱者過去就是「向頭」或「尪姨」,當他一唱前面一句有意義的歌詞之後,與眾再回應以「kalawahe」。潘安然雖沒擔任過「向頭」,但他卻從小參加過祭儀,因此善歌的他也會領唱。
大內鄉頭社竹湖仔少女的牽曲(共10段)
大內鄉頭社竹湖仔少女的牽曲(共10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大內鄉頭社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聽竹湖仔少女的牽曲,是聽覺也是視覺上的享受,眼前浮現的是一幅潔淨無塵的畫,畫中少女們個個穿白衣素服,為阿立祖牽起圓圈唱起踏歌一般,找不到一點瑕疵。它是開向之後,竹湖仔少女每晚虔敬的練唱之後的成果。
大內鄉頭社婦女的牽曲(共10段)
大內鄉頭社婦女的牽曲(共10段)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大內鄉頭社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頭社婦女的牽曲,一方面代表了頭社系統的正宗牽曲,再則更是代表頭社母社的牽曲。過去它是由洪來發村長來教唱,近年來則由年輕一輩的曲師羅慧容負責教唱。在唱法上與竹湖仔的牽曲完全一樣,只是在演唱的速度上,顯然比後者要快了一些。
南王卑南族年祭Temilatiraw歌舞
南王卑南族年祭Temilatiraw歌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卑南族的年祭歌舞,是男性從獵場回到部落之後,全村族人在會所(Parakuan與Takuban)前跳舞之歌,卑南語稱為Temiratiraw。這首歌的旋律線非常曲折而有變化,舞蹈動作也不是固定重複的拍子,和所有原住民其他族群的舞蹈大相逕庭,而且舞蹈有難度很高、非常耗體力的下蹲動作。
舂小米儀式歌(二)
舂小米儀式歌(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蘭嶼鄉雅美族人傳統詞曲 這是由婦女們模仿雅美男子,在小米豐收祭典儀式舂小米時所唱的Mivachi。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道教靈寶派建醮類科儀音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靈寶派拜神類儀式道場進茶科儀中的【茶讚】,此為其中第一首,用以歌頌道教的上神玉清元始天尊。 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于1987年2月14日至20日舉行五朝王醮,聘請台南市知名道士陳榮盛先生主持道教儀式科演,法事節目包括火醮、王府科儀、以及靈寶派金籙科儀全套。
誇功宴
誇功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飲酒歌
飲酒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獵前祭槍之歌
獵前祭槍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成巫式之歌
成巫式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五峰鄉大隘村 賽夏族矮靈祭歌-第二首「薊」(roLi')
五峰鄉大隘村 賽夏族矮靈祭歌-第二首「薊」(roLi')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新竹縣五峰鄉大隘村賽夏族的矮靈祭歌,這是矮靈祭的第2首祭歌「薊」(roLi')。
五峰鄉大隘村 賽夏族矮靈祭歌第三首
五峰鄉大隘村 賽夏族矮靈祭歌第三首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新竹縣五峰鄉大隘村賽夏族的矮靈祭歌,是矮靈祭當中所唱的的第3首祭歌。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6)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女性領唱,第一段是以領唱七拍答唱三拍為主的樂句,有時領唱會拖至八拍,答唱拖至四拍,第二段樂句同為領唱七拍答唱三拍的模式。花蓮市區北部的阿美族群一直延伸到中部海岸阿美族都有這樣的歌曲,可見東海岸阿北族和北部阿美族之間有互動關係存在。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8)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8)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年輕年齡階級領唱,婦女答唱,由兩個樂句構成,領唱十拍答唱兩拍、領唱兩拍答唱兩拍。祭場秩序維持不甚理想,未顯現出統一感及整齊性,現場聲音吵雜,顯現出部落裡年齡制度的鬆散。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2)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由婦女領唱,由三個樂句構成,領唱四拍答唱四拍、領唱三拍答唱三拍、領唱六拍答唱兩拍。歌曲旋律與先前的相似,但是此領唱者,在句法的處理上,僅會重複第一段樂句,而不重複第二、三段樂句。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8)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8)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婦女領唱,由三個樂句構成,領唱四拍答唱兩拍、領唱七拍答唱三拍、領唱五拍答唱四拍,第三段有的答唱會出三拍的情況。同樣類的的歌曲,在不同領唱者帶領下,呈現出各種變化與風貌。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4)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婦女領唱,由兩個主要樂句構成,第一段,領唱十四拍答唱六拍,共二十拍,但有時領唱會拉長至十五拍,第二段領唱四拍答唱四拍,為較等質的表現。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7)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7)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由青年年齡階級領唱,會將拍節拖為十三拍的長度,若是婦女則是較為穩定的八拍。分為三段樂句,領唱十一至十三拍答唱五拍、領唱三拍答唱一拍、領唱兩拍答唱兩拍。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6)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這首歌領唱答唱的旋律長度相同,但是在重複的時候領唱會有些許變化,此種較為等質性的豐年祭歌較為少見。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5)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5)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由婦女領唱,有兩段主要樂句構成,領唱十拍答唱兩拍、領唱兩拍答唱兩拍。
編織神靈橋
編織神靈橋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泰雅族傳統詞曲
搭母勒
搭母勒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六龜鄉頂荖濃村平埔族傳統詞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