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17個藏品
馬頭琴
馬頭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件文物由方形的琴身構成,琴首飾一馬頭形,為蒙古之馬頭琴。馬頭琴是蒙古族的拉弦樂器,因其在琴首雕有馬頭而得名。在成吉思汗時﹝公元1155-1227年﹞馬頭琴就已在蒙古族中廣為流傳,然而由於流傳地區的不同,在名稱、形制和演奏方法上略有不同。
彰化媽祖信仰圈內武館所使用的鑼鼓架及鑼鼓器具
彰化媽祖信仰圈內武館所使用的鑼鼓架及鑼鼓器具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一組中含有小鑼、鈔、小通鼓、鼓架及鑼鼓棒。「鑼鼓陣」是一般迎神賽社或婚喪喜慶場合最常見的陣頭,所用的鑼,有大鑼(直徑約100公分)中有鑼臍凸起,小鑼(直徑30公分)以木槌蒙布敲擊;另外還有較小的銅鑼,臺灣民間藝人稱為「響盞」、「鈔」等。
泰雅族口簧琴
泰雅族口簧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在世界上擁有口簧琴的許多民族之中,台灣泰雅族及賽德克族的口簧琴(lubuw na Tayal)是屬於發展較發達的,因為該兩族除了其他民族常見的一到三簧口琴外,還發展出四、五、六、七、八等多簧口琴。
南管二弦
南管二弦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南管上四管樂器之一。二絃是輔助洞簫延長氣韻、充實其他樂器不足之處,貫穿全曲使之豐盈圓和。二絃與一般胡琴的形制、材質及演奏技法皆不同:它的兩根軫子在右邊,和胡琴相反,卻和宋朝的「奚琴」同制。琴筒採林投樹的果實製成,琴柱以竹頭為首,柱身則有十二竹節。
拍板
拍板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南管上四管樂器之一。檀木製品,五片串成。器樂演奏時居樂隊指揮地位,古代這種坐在樂隊中央指揮節拍者稱為樂正。樂正必須數撩按拍(撩拍是南管計算節奏的方式),在每個拍位拍擊發聲;若是樂曲演唱時,則由歌者執拍端坐。
響盞
響盞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南管的下四管樂器之一。銅製小鑼置於竹篦圈中,由左手執之,右手拿紙製小軟槌,上下晃動敲擊銅鑼,使其發出如磬一般清脆的聲音。常與叫鑼搭配,演奏時隨琵琶指法敲擊,逢拍位停頓,是唯一可與琵琶捻指同時發音的的金屬樂器。
南管洞簫
南管洞簫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南管上四管樂器之一。身前五孔,後一孔,製作時選材嚴謹,非觸地端之竹不取,長度超過十目九節則不用,與俗稱「尺八」規格不同。南管音樂是以琵琶指法定譜,然而琵琶依照指法彈出只是間斷的單音,洞簫的聲音卻能夠綿延不斷,所以洞簫的主要功能,便是串聯琵琶,添加裝飾音。南管洞簫音色溫婉而悠揚。
京二胡
京二胡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京二胡流傳甚廣,各地有不同的稱呼,北方人稱之南胡,亦稱為二弦、嗡子、胡胡等。琴筒多為六方型,也有圓形或八方型,筒上蒙有蟒皮。京二胡的音色優美、表現力強,無論是柔和流暢的曲調,或是強而有力的旋律,皆可用二胡表現。常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在多種戲種中均為重要的伴奏樂器。此件文物有盒裝,共計三件。
京胡
京胡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北管稱京胡為吊鬼仔或吊規仔(避用鬼字),以竹筒為共鳴箱,筒口蒙有蛇皮,使用馬尾弓拉奏,是西皮唱腔系統的主要伴奏樂器,因北管引入西皮唱腔,故用於北管,音色明亮,音域約兩個八度。此件文物有盒裝,共計三件。
北管古箏
北管古箏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古箏為放在桌面上彈撥的絃樂器,琴弦以琴柱承托於琴面上。在戰國時代,箏是竹製五弦樂器,演變至今有十八弦、十九弦、二十一弦、二十三弦、二十五弦、二十六弦等規格,弦的材質也由絲絃改為不鏽鋼絃或尼龍纏絃,其音色輕柔委婉,表現力豐富,可表達各式情感,用於獨奏或戲曲伴奏皆宜。
樂器:冬不拉
樂器:冬不拉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冬不拉是一種哈薩克族民間流行的彈撥樂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樺木製成,其外形呈扁平或瓢形,琴杆細長,上面有8-10個品位及二根絲弦或鋼絲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彈與挑,一般彈用於重拍,挑用於輕拍。
樂器:熱瓦普
樂器:熱瓦普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熱瓦普,又稱拉瓦波、喇巴卜,是維吾爾、烏茲孜別克、塔吉克等族常用的彈撥樂器,流行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琴身為木製,音箱呈半球形,用整塊桑木挖製而成,以羊皮、驢皮、馬皮或蟒皮蒙面。琴桿細長,頂部彎曲,上有二十八個絲弦品位,以及一條主奏弦和四至六條共鳴弦,均為鋼絲弦。
西藏樂器:札木聶
西藏樂器:札木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札木聶是一種藏族的彈撥樂器,因有六根弦,也稱為六弦琴。這種樂器的歷史悠久,於唐代傳入西藏,有六百多年的歷史。音箱是以木頭製成,呈切開的葫蘆形,上部較小呈稜形,下部較大呈橢圓形,以蟒皮或羊皮蒙面皮。琴柱較長,指板無品。演奏時,將琴跨於肩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撥子彈奏。
板鼓
板鼓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板鼓又名拍鼓、班鼓、單皮鼓,是單面蒙皮的小鼓,音調高亢。板鼓在戲曲中負責武場的領導,故又稱為頭手鼓,而鼓手也被尊稱為頭手鼓、鼓佬、鼓師。演奏時鼓置於架上,以兩支鼓棒擊奏,和拍板相互配合,常由同一人同時演奏這兩種樂器,負責提示唱腔節奏,並為演員身段、動作伴奏。
北管提弦
北管提弦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提弦(絃)又可稱為椰胡、梆胡、小梆胡、秦胡、大弦、頭手弦、穀子弦(絃)或殼仔弦(絃),由音箱與琴桿組成,共鳴是以椰子殼或木材製造而成,略呈半球體,一面為密閉,另一面則覆以音響板或梧桐板。兩弦軫在琴桿外,琴弦原為絲弦,目前大多改為鋼絲,琴弓夾於兩琴弦之間,為拉絃樂器。
北管和弦
北管和弦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和弦為拉弦樂器的一種,因其在樂隊中地位次於提弦,又稱為副弦,彌補其低音部的不足。和弦的形狀和提弦相同,只有椰殼琴筒比較大,故聲音較為低,一般較少用來單獨演奏,大多配合高音樂器演奏,作為低音部分的和音。
口琴(雙簧帶筒)
口琴(雙簧帶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竹製琴身,銅製琴簧。二簧根部平行置於二簧孔上端,琴之部分削成淺槽,上再用細籐皮穿繞二槽間及其兩旁的長方形小孔,且各墊的小竹籤於籐皮與簧上端之間琴簧根部固定,下端則可自由振動於簧孔間。琴上下端各鑽一小孔為繫繩之用,琴身呈半發狀。琴筒長7.7cm、筒徑2.2cm。口端開口,底為竹結。
竹笛
竹笛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竹笛為二節的竹做成,表面都刻有線條花紋。 竹笛上半部刻有「中華民國卅六年六月一日 林河內三男 來義」字樣,並刻有軍機圖樣。 竹笛下半部刻有「民國拾玖年伍月六日」字樣,並刻有坦克車圖樣。
竹笛
竹笛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竹笛是一節的竹做成。此竹笛上方刻有「民國卅六年六月一日 林河南 三男 來義」等字樣,並有戰鬥機、坦克車等圖樣刻紋與百步蛇紋環繞笛身。推測人名為竹笛製作者的漢名及生日資訊。
木琴
木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樂器。由若干長短不一的短木條編排成。原分四排,現多為兩排。以兩根小木槌擊奏,亦有在木片下裝設金屬共鳴管,發音更為嘹亮。
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樂器名。一種簧管樂器。用十三至十七根裝有簧片的竹管和一根吹氣管,裝在一個鍋形的底座上製成。演奏時以口接於吹管,分別以指按簧管,吹之發聲。聲音的產生係當空氣經過吹口,震動了在細竹管基部的簧。
雙管鼻笛
雙管鼻笛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鼻笛上雕刻有太陽‧雨‧壺‧山‧白步蛇等花紋,一端各有一洞,並繫有鉛線。另一端一管有三孔,此端另有一孔以黑膠帶封住,鼻管兩端各以線線繫綁。
南管三弦
南管三弦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南管上四管樂器之一。直項長柄小圓腹,雙面蟒皮,形體與古時「秦琵琶」相似。音色圓厚低沈,恰與琵琶的清脆鏗鏘相互襯托。彈奏時指法與琵琶相同,但在某些樂曲中,會使用特別的指法,或在琵琶之後半拍出聲。
叫鑼
叫鑼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南管下四管樂器之一。又名小叫,是木魚與小鑼的組合,左手食指掛住小鑼,拇指與中指執木魚,右手執木片。演奏時拍位擊木魚,撩的後半拍擊小鑼,同時手必須左右擺動。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