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978個藏品
方貝塊項飾
方貝塊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十二塊方貝塊連串而成,貝塊有正方形者,亦有略呈矩形者,大小大致相同。正方貝塊之邊長3.3cm,矩形貝塊之長3.2m、寬2.3cm、厚皆為3.0cm。方貝塊之兩側各有四孔相通,僅最靠外側之二孔以麻繩穿過,一端繫綠色毛線。
方貝塊項飾
方貝塊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十一枚方貝連成,最大的貝為2.9cmX2.2cm,最小的貝為2.2cmX1.5cm。每貝的孔約6-7個不等,以兩根細麻繩線串貝之兩端的小孔而成,貝為白色。
女裙
女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全件由三塊長約95公分、寬約14.5公分的白色織布由長邊接縫而成,再以黑麻線與藏青色棉線於方形布面兩側施以菱形斜紋組織,並以白麻線緄邊,夾織成單片式短裙。全件無釦或綁帶,僅於腰腹間將裙緣反折進一麻繩腰帶,以免滑落。
女右裙
女右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一塊藍布,寬72.0,二邊緄一道淺藍色邊,右側在淺藍邊外接一寬11.8cm之黑布,下邊緄以紅邊,下部邊緣有寬11.5cm之細布條貼飾,其間雜有紅毛線刺繡。
胸兜
胸兜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略近於方形白布上方縫成鈍角,上半部貼飾紅布,紅布上以貼飾及刺繡長條狀上有菱形或曲狀花紋裝飾,鈍角上方有紅色及黑色摻揉成的棉線可供頸部繫綁,左右兩邊亦有同色棉線可繫綁。
男上衣
男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黑布製成,已經剪裁,左衽,無領,鈕扣為漢式。領口兩袖,袖口左右兩裾,及後背都有黃灰紅三色刺繡而成的菱形花紋。
男上衣
男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衣為藍布底,上貼白底黑,花的花邊於袖,領,襟。盤花長紐扣,銅製。扣中鑲以線玻璃片壽字,前胸另貼一塊五彩線繡山形紋。
男上衣
男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右襟,有袖,圓領以黑色為底,衣之下半部份淺藍的布,衣胸部另綴一塊黑布上織黃紅綠波浪形紋,衣上盤花,長條紐扣,袖口,衣邊及衣領綴有白底黑花之花邊。
女童衣
女童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右襟,有袖,圓領女衣,衣斜為藍色,胸部貼一長條黑布,其上刺有紅,綠,黃三色之幾何紋,衣領及襟處有盤花紐扣(四對),衣之胸,袖,背,皆縫綴有6.5cm黑白色花邊。
女長衣
女長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黑布為料已剪裁,有領,左衽,紐扣為漢式。領口圓形裝飾的花紋為渦紋,斜襟的鑲邊有條狀紋飾,兩袖口有寬鑲邊為白色並有三條辮子的裝飾。
女腳扎
女腳扎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黑布製成,全周縫一道線,上緣打四個摺。右側,下緣繡紅,綠,黃,白諸色絲線構成的畫面。圖案,二側有米字形的花,中間有十二個五官齊全的人頭,戴額飾與耳飾。每二人頭間均有一米形花。
披肩帶
披肩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pasavat係為男女通用披肩掛飾,披肩材質多樣,有錢幣、貝材、琉璃珠等材質不一,此為珠繡飾品在本部落通常為貴族所專屬。 說明由佳平部落策展人Adrucangalj Taluviljav莊德才先生提供。 備註:2020年《召喚kaviyangan的記藝-回佳》共作展展件。
男頭巾
男頭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過去族人無剪髮習慣,所以tarar(頭巾)是男女皆用的隨身髮飾,只是男性的樣式簡易普通。而貴族的tarar通常繡有圖案或lepec(小琉璃珠)。說明由佳平部落策展人Adrucangalj Taluviljav莊德才先生提供。 備註:2020年《召喚kaviyangan的記藝-回佳》共作展展件。
女綴珠頭巾
女綴珠頭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件taral係女性頭飾,過去婦女沒有剪髮習慣,通常將長髮整理後綁繞於taral。說明由佳平部落策展人Adrucangalj Taluviljav莊德才先生提供。 備註:2020年《召喚kaviyangan的記藝-回佳》共作展展件。
銀飾垂鈴
銀飾垂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銀飾垂鈴通常裝飾於女性衣物或頭飾,有長鈴(雲肩)、中鈴(頭飾)、短鈴(裙襬)之分。 說明由佳平部落策展人Adrucangalj Taluviljav莊德才先生提供。 備註:2020年《召喚kaviyangan的記藝-回佳》共作展展件。
喪布
喪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身上所有喪服及配件統稱為kapulju,此件為tjaljicavalj(喪布),守喪時會綁在肩上背於背後穿戴,男女皆可。 說明由佳平部落策展人Adrucangalj Taluviljav莊德才先生提供。 備註:2020年《召喚kaviyangan的記藝-回佳》共作展展件。
瑪瑙珠串
瑪瑙珠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siljisilji a minaudrusa原意為二串式瑪瑙珠,男女通用飾品,本部落以男性佩戴居多。族語名稱:圓型瑪瑙siljisilj、菱型瑪瑙pinalai。
貝片珠串胸飾
貝片珠串胸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胸飾以十三塊貝塊穿連而成,男性配戴。過去會依家族的獵獲呈現不同的特色與材質,相互爭豔。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婦女上衣
婦女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件婦女上衣為參加Ilisin(年祭)時盛裝穿,偏好黑色。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婦女內裙
婦女內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女性普遍穿著兩片裙,裙邊喜繡花紋,下緣以白、藍色緄條裝飾。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貝片串項飾
貝片串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貝殼、獸骨等材料製成,通常為男性使用。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頭目羽毛籐帽
頭目羽毛籐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帽配羽毛為頭目日常的便帽,或是出席喪事場合戴,通常配麻色上衣,一般耆老只可以配戴未裝飾羽毛與豬牙的藤帽。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男用頭飾
男用頭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雙層布片拼成,內層是黑布,外層是紅麻布。中間釘有鎳片,凸顯出立體感。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草編雨衣
草編雨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使用生長在濕地的Siyam(輪傘草)編製,兩肩處用籐編較耐用,能擋雨亦可遮陽。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