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903個藏品
銀飾垂鈴
銀飾垂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銀飾垂鈴通常裝飾於女性衣物或頭飾,有長鈴(雲肩)、中鈴(頭飾)、短鈴(裙襬)之分。 說明由佳平部落策展人Adrucangalj Taluviljav莊德才先生提供。 備註:2020年《召喚kaviyangan的記藝-回佳》共作展展件。
喪布
喪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身上所有喪服及配件統稱為kapulju,此件為tjaljicavalj(喪布),守喪時會綁在肩上背於背後穿戴,男女皆可。 說明由佳平部落策展人Adrucangalj Taluviljav莊德才先生提供。 備註:2020年《召喚kaviyangan的記藝-回佳》共作展展件。
瑪瑙珠串
瑪瑙珠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siljisilji a minaudrusa原意為二串式瑪瑙珠,男女通用飾品,本部落以男性佩戴居多。族語名稱:圓型瑪瑙siljisilj、菱型瑪瑙pinalai。
貝片珠串胸飾
貝片珠串胸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胸飾以十三塊貝塊穿連而成,男性配戴。過去會依家族的獵獲呈現不同的特色與材質,相互爭豔。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婦女上衣
婦女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件婦女上衣為參加Ilisin(年祭)時盛裝穿,偏好黑色。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婦女內裙
婦女內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女性普遍穿著兩片裙,裙邊喜繡花紋,下緣以白、藍色緄條裝飾。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貝片串項飾
貝片串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貝殼、獸骨等材料製成,通常為男性使用。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頭目羽毛籐帽
頭目羽毛籐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帽配羽毛為頭目日常的便帽,或是出席喪事場合戴,通常配麻色上衣,一般耆老只可以配戴未裝飾羽毛與豬牙的藤帽。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男用頭飾
男用頭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雙層布片拼成,內層是黑布,外層是紅麻布。中間釘有鎳片,凸顯出立體感。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草編雨衣
草編雨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使用生長在濕地的Siyam(輪傘草)編製,兩肩處用籐編較耐用,能擋雨亦可遮陽。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男用綁腿褲
男用綁腿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後敞褲型,兩側各縫有繫帶,以固定於大腿、小腿。先綁腿褲再穿戴Fohkad (五片流蘇裙),於正式場合穿著。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綁腿布
綁腿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綁腿是跳舞盛裝時穿,有別於一般農務時無裝飾保護用的綁腿布。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普通的禮帽
普通的禮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頂較小型的禮帽為參加房屋落成、割稻後的祈福儀式、成年禮,或是參加族人的婚喪喜慶時穿戴,搭配竹手杖與黑長袍。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圓鈴腿飾
圓鈴腿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黃銅製成,鈴面有漢式虎面花紋,應為外來品。男性佩掛於右腿,在節慶場合時跳舞擺動發出聲響。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男長袖上衣
男長袖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賽德克族男服飾一套(分類號30511~30514共4件)
五片流蘇裙
五片流蘇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五片流蘇裙以紅白藍色三布條上端縫合而成,紅色布條在兩旁,藍色在中央,每條布之下半部裝飾以彩帶及花邊,末端有藍紅黃色製成之流蘇。
五片流蘇裙
五片流蘇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五片流蘇裙為紅色長布條二條,白色長布條三條,五條上端相縫綴成一塊,每塊布下端縫綴各式彩帶,末端有18cm長之紅,白,綠色絨線流蘇。
五片流蘇裙
五片流蘇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五片流蘇裙以五幅棉布製成,上端五幅連在一起,下端分開。中間的三幅是粉紅色,外邊二幅是大紅色。每幅的下端各有綠紅黃三色絨線多束,並有各種鑲邊多條。
五片流蘇裙
五片流蘇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五片流蘇裙由紅白藍三色布條五塊上部相連,布條下部約14cm地方用花邊緞帶綴成橫紋,共五條花邊。每條布下端有紅白綠絨線流蘇。
五片流蘇裙
五片流蘇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五片流蘇裙為紅色長布條二條,白色長布條三條,五條上端相縫綴成一塊。每塊布下端縫縐各式彩帶,末端有14.0cm長之紅、白、綠色絨線流蘇。
五片流蘇裙
五片流蘇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五片流蘇裙為紅、白、綠五塊長布條上半段相逢綴成一塊,每塊布下端布條貼成花紋,末端有7.0cm絨線流蘇,腰帶末端亦有4.0cm絨線流蘇。
五片流蘇裙
五片流蘇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五片流蘇裙為紅、白色長布條各二條,青色布條一條,五條上半段相縫綴成一塊,每塊布下端縫綴各式花邊及彩帶,末端有12.0cm長之絨線流蘇。
五片流蘇裙
五片流蘇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五片流蘇裙由紅白二色布條五塊上部縫合而成。布條下部有七條花邊連綴的橫條。各布條下有紅白綠色的流蘇,長9.0cm。
五片流蘇裙
五片流蘇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五片流蘇裙由紅,白,淺藍三色布條五塊,上部相連,布條之下部約15.0cm。有紅,白細線紋,各布下端有紅,綠,黃三色12.0cm長之流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