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05個藏品
黃友棣與黃薇、黃蓀合影
黃友棣與黃薇、黃蓀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2年1月,長女黃薇與次女黃蓀至高雄探望父親。黃友棣說,長女長得像他的大姊,次女長得像他的小妹,三個女兒都是他所鍾愛的。
呂炳川初級部畢業時獨照
呂炳川初級部畢業時獨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46年高雄商業職業學校初級部畢業時。
呂炳川高級部畢業時獨照
呂炳川高級部畢業時獨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49年高雄商業職業學校高級部畢業時。
陳達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處檢察官不起訴處分書
陳達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處檢察官不起訴處分書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0
1980年陳達向高雄地檢處控告盧寶涉嫌妨害自由,遭檢方以不起訴處分。
陳榮貴 演出《愛情靈藥》
陳榮貴 演出《愛情靈藥》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4
陳榮貴 演出《魔笛》
陳榮貴 演出《魔笛》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2
蘇顯達小提琴獨奏會
蘇顯達小提琴獨奏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95
陳主税 在高雄大樹老家的結婚宴
陳主税 在高雄大樹老家的結婚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7
在高雄大樹老家的結婚宴,宴客80桌。
黃友棣慶生照
黃友棣慶生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90年12月,於圓照寺為黃友棣舉辦慶生會。切蛋糕者為鄭光輝校長、敬定法師。左起為鄭光輝、敬定法師。
黃友棣與楊增門合影
黃友棣與楊增門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2年3月,於高雄市英明國中舉辦「音樂菩薩黃友棣教授資料展」。右為英明國中校長楊增門。
呂泉生家族之筱雲山莊學子吳子光《一肚皮集》封面
呂泉生家族之筱雲山莊學子吳子光《一肚皮集》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粵東大儒吳子光曾是呂家西席,《一肚皮集》收藏了不少筱雲山莊的記事。
「李淑德小提琴獨奏會」節目單
「李淑德小提琴獨奏會」節目單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2年「李淑德小提琴獨奏會」節目單。
莊本立於兩岸國樂交響化研討會中發表論文
莊本立於兩岸國樂交響化研討會中發表論文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0年11月於高雄,兩岸國樂交響化研討會中發表論文。左為前中國歌舞劇院副院長趙詠山;右為新加坡華樂會會長鄭吉。
潘皇龍 北師畢業旅行時攝於高雄女師
潘皇龍 北師畢業旅行時攝於高雄女師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北師畢業旅行時攝於高雄女師。
張清郎歌劇演出《魔笛》節目單
張清郎歌劇演出《魔笛》節目單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2
張清郎參與演出莫札特《魔笛》歌劇,1982 年 12 月演出 Sarastro (大祭司) 一角。
飯盒歌
飯盒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口哨暗號
口哨暗號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過去在獵場上行獵時,為了怕驚嚇動物,獵人們是不可以發出聲音的,於是布農族的獵人們發展出了一套口哨語言,他們就利用這套大家已形成默契的口哨語言,來進行追捕動物的行動。
月桃葉吹奏-仿羌聲
月桃葉吹奏-仿羌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這也是以月桃葉的吹奏,來模仿山羌的另一個版本的錄音。
蘇顯達 與高雄市交響樂團演出
蘇顯達 與高雄市交響樂團演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誇功宴
誇功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獵歸唸數動物名之歌
獵歸唸數動物名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準備歌(聖貝祭祭前歌之二)
準備歌(聖貝祭祭前歌之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美隴社傳統詞曲 這首美隴社的祭前歌分為三段:第一段在叮嚀所有族人,要慎重準備祭典所需,不可因分心而破壞祭典。第二段則是眾人圍圓圈跳舞,為頭目加強力量,驅逐場外的惡靈。第三段則為正式祭歌,獻豬給貝神,並因為沒有用釀酒的草洗貝神而致歉,並承諾明年還會再繼續祭拜,希望貝神明年能再來。
活該,貝殼被我們偷了
活該,貝殼被我們偷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根據拉阿魯哇族的傳說,聖貝是美攏社的祖先自矮人處分得,後來排剪社和雁爾社羨慕美攏社有聖貝和盛大的祭祀,因此趁美攏社人不備之際各盜取若干聖貝回去。此歌即是偷聖貝之歌,並傳達希望以歌唱讚美的方式,使偷來的貝神也能保護他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