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5個藏品
口琴(雙簧帶筒)
口琴(雙簧帶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竹製琴身,銅製琴簧。二簧根部平行置於二簧孔上端,琴之部分削成淺槽,上再用細籐皮穿繞二槽間及其兩旁的長方形小孔,且各墊的小竹籤於籐皮與簧上端之間琴簧根部固定,下端則可自由振動於簧孔間。琴上下端各鑽一小孔為繫繩之用,琴身呈半發狀。琴筒長7.7cm、筒徑2.2cm。口端開口,底為竹結。
竹口琴(單簧)
竹口琴(單簧)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單簧。
竹口琴(雙簧帶筒)
竹口琴(雙簧帶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竹片為琴身。表面凸出,裡面凹入。中央部份挖出。枝很薄,簧槽及簧溝呈三角形,底部固定。他端懸空。簧為銅質,一簧已失。兩端繫以細線。筒以竹為材。外套以竹蓖編的圓套。木塞,以雙股的圓繩連起。
口琴(單簧帶筒)
口琴(單簧帶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琴背面5.0cm部份削成薄片,琴身為竹製成。表面凸出、反面成凹狀。琴筒是放琴的,亦為竹製成。琴兩端有小繩繫住。
木鼓
木鼓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帶槌。木鼓主要的功用,鳴鼓以召眾,以鼓聲的多少及長短以示識別事情,如社中開會,或有緊急事發生,多能用鼓聲中傳達之。
口琴(單簧帶筒)
口琴(單簧帶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琴身為竹片製成,末端凸出,反面呈凹狀。琴筒為放琴上用,亦為竹製,琴兩端有小繩繫住。
竹口琴(單簧)
竹口琴(單簧)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單簧,已無簧片。
口琴(雙簧)
口琴(雙簧)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竹筒內有單簧及雙簧口琴各一,以竹片為琴身,表面稍凸出,裡面稍凹入。簧槽呈不規則形,挖空。簧為銅質,呈三角形。底部固定,頂懸空,兩端各繫以小細線。
有腳青銅鈴
有腳青銅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有腳青銅鈴三枚 1. 長3.2cm、寬1.2cm。黑色,上端腰部有一圈圈之方格。 2. 長4.3cm、寬1.6cm。黃色,兩腳不對稱,大小不一,一腳破損。 3. 長4.0cm、寬1.7cm。白色,光滑,各銅鈴之腳向兩側慢慢張開。頂端上有銅環,以便麻繩穿過。
有腳青銅撞鈴
有腳青銅撞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有腳青銅撞鈴三個,以麻繩穿成一串,中間一個較大,長5.0cm、寬1.8cm。兩旁的兩個等大,長4.0cm、寬1.5cm。撞鈴之腳向兩側分開,愈分距離愈大,腳愈到末端愈瘦小。撞鈴之頂端有一突出之圓圈,以便麻繩穿過。
青銅圓鈴
青銅圓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青銅圓鈴四枚 a‧a&b 兩枚僅剩半個。 c‧周長9.5cm。下端破損,只剩下大半個,兩面有突出條紋,如人面狀。 d‧周長7.2cm。下端破裂,光滑,紋很不明顯。
有腳青銅撞鈴
有腳青銅撞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共有三束青銅撞鈴(共15枚),繫於一粗繩上。每束有五枚鈴,以麻繩繫之,繩上套有長4.0cm之細竹管,撞鈴上部為方格紋,領左右兩端有兩圓突起。
木鼓
木鼓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帶二槌。 採擇空心的樹幹為鼓胴。 本鼓的鼓溝,因作藏品的土人限於所用的鑿子工具,控溝稍闊,鼓音較差,成喀喀之聲。
竹口琴(雙簧帶筒)
竹口琴(雙簧帶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竹片為琴身。竹片的一端按有銅簧,呈三角形。一端固定、他端懸空,兩端繫有細麻繩。口琴裝在一竹筒中,兩端以小木塞塞起。木塞以紅絨線編成小繩繫成。竹筒外面套以竹篦編成的圓套。
雙管鼻笛
雙管鼻笛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雙管鼻笛為兩個單竹管以梯形木塊及藤箍綁合。馬太鞍有三音孔及四音孔兩種鼻笛。吹奏時手持鼻笛,吹口按在鼻下,以鼻息吹奏。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圓銅鈴
圓銅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木琴
木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兩根琴木,七根大小不等樹枝。 木琴為阿美族特有的樂器,不見於台灣其他原住民族。
小圓鈴
小圓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小鈴共有7個,其一只剩半枚。小鈴呈扁圓形,無鈴錘,以小麻繩串起,共有六根,六根麻結在一起,成束狀。
有腳青銅撞鈴
有腳青銅撞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有腳青銅撞鈴。共有七個撞鈴,撞鈴上部為方格紋,下為光滑面,鈴項有一環可繫繩。
青銅圓鈴
青銅圓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青筒圓鈴一束,共有七個,銅鈴已無完整者,鈴上之麻繩套一長約8.0cm之竹管。
青銅圓鈴
青銅圓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青銅鈴四件。其中三件呈圓錐形,鈴為中空,另有一破圓鈴。
口笛
口笛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四孔。口笛是一般平民使用,亦有單管雙管之分。
雙鼻笛
雙鼻笛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竹製圓筒狀,前有5孔,後有一半圓形大孔。
呼哨
呼哨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竹製,前有4孔,後有一半圓形大孔,外型較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