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795個藏品
山地同胞豐年祭
山地同胞豐年祭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原始標題為「山地同胞豐年祭」。經民眾回饋,影片中出現的是賽夏族特有的肩旗及臀鈴,因此據以研判並非是阿美族豐年祭。正確應為賽夏族的巴斯達隘(paSta'ay),也就是所謂的矮靈祭。
十二星相
十二星相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中華:1962/9/15-1962/9/20。 美都麗:1962/9/15-1962/9/17。 明星:1962/9/18-1962/9/19。
國父紀念館奠基
國父紀念館奠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4年11月12日,總統蔣中正蒞臨台北市光復路主持國父紀念館的奠基典禮,參加典禮的政府官員和外國使節有五百多人。在軍樂聲中,蔣總統將一塊白色磚塊砌入國父紀念館奠基紀念碑中。國父紀念館佔地2萬5千坪,建築圖樣由12位著名工程師共同設計。
萬國戲院[台北市萬華區]
萬國戲院[台北市萬華區]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現況:已歇業,現建築體拆除改建為新萬國廣場商業大樓。
李玉芬
李玉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玉芬(1938 - 2021)為資深演員、配音員。她1938年4月1日出生於彰化,就讀彰化女中時期對歌舞產生濃厚興趣,頗有天分,唱跳俱佳。1957年李玉芬投考玉峯影業公司的「演員訓練班」,成為第一期學員,同期入取的有張美瑤、吳東如等人。
台灣省電影攝製場合影團體照
台灣省電影攝製場合影團體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白克(左1)、辛奇(右4)。 照片背面蓋印「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電影攝製場」。
大道公鬥法媽祖婆
大道公鬥法媽祖婆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62/7/12-1962/7/16。 大觀:1962/7/12-1962/7/16。 金都:1962/8/11-1962/8/15。 玉成:1962/8/14-1962/8/15。 景美:1962/8/16-1962/8/17。
廖慶松
廖慶松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37年7月23日生,台中市人。23歲時,開始經營照相館。25歲左右,經張昭宏介紹,進電影圈擔任宣傳的外務工作,跟著電影到各地上映宣傳。跟隨新竹的電影攝影師林春生,進入晃東影業社擔任劇照、燈光等電影相關工作。
白蛇傳
白蛇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歌仔戲《烏白蛇》改編。 ※根據《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概述1945-1970》P.175 攝影師方壯猷的介紹,本片以35mm Mitchell BNC攝影機同步錄音拍攝。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觀:1957/6/1-1957/6/5。
梁山伯與祝英台
梁山伯與祝英台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大台北地區上映紀錄(資料來源:聯合報): 大光明:1959/1/7-1959/1/13。 大觀:1959/1/7-1959/1/13。 建國(原三重戲院):1959/3/6-1959/3/11。 華山:1959/3/22。
遠東戲院[台北市大同區]
遠東戲院[台北市大同區]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現況:已歇業。 1997年遠東戲院停業,轉售予日勝建設,改建住宅大樓,約於2002年初正式落成啟用,名為「文化京都大樓」,是為地上19層,地下6層的建築。社區入口大門設於平陽街,與日新國小後牆隔街相望,社區正式地址仍沿用台北市太原路155號遠東戲院的原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