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76個藏品
男子綁褲
男子綁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黑色絨布上縫飾繡片,繡線為橘黃綠三色,繡片周圍再飾以金屬小圓片。
綁腿布
綁腿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黑色長方形布二片,下緣縫飾繡片,繡片以十字繡成菱形圖樣,繡片上方縫飾圓形金屬片及細鍊,兩端上方左右各有一條彩繩供縛繫。
綁腿布
綁腿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屏東縣來義鄉古樓村排灣貴族公主傳統服飾,於婚禮或慶典盛裝時穿戴使用,稱為Lavue,上繡有傳統來義圖騰。 本件與女頭冠(10899)、女上衣(10900)、胸兜(10901)、裙子(10902)及腰帶(10903)成套。
裙子
裙子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屏東縣來義鄉古樓村排灣貴族公主傳統服飾,於婚禮或慶典盛裝時穿戴使用,稱為Lavue,上繡有傳統來義圖騰。 本件與女頭冠(10899)、女上衣(10900)、胸兜(10901)、腰帶(10903)及綁腿布(10904)成套。
腰帶
腰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屏東縣來義鄉古樓村排灣貴族公主傳統服飾,於婚禮或慶典盛裝時穿戴使用,稱為Lavue,上繡有傳統來義圖騰。 本件與女頭冠(10899)、女上衣(10900)、胸兜(10901)、裙子(10902)及綁腿布(10904)成套。
佩袋
佩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多以放置檳榔為主,為倒梯形白色棉布雙口袋的袋子。技法為十字繡與邊緣交叉繡。紋樣有八角形、三角形、小菱形、小方形、x形、梯形、六瓣花葉形、連續六角形、回形、曲折形、及卍形紋等多種。
披肩
披肩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近似圓形,中間留有直徑約12.0cm的圓形空缺,兩端以盤扣相繫,上有刺繡的紋飾及橢圓條長條的飾珠。另有小圓珠串成之流穗及四長布條垂下之裝飾。
頭巾
頭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紅綢布製成,二端緄黑底花邊。花邊緣接紅,綠,黃三色相間呈絮狀的毛線。花邊寬8.1cm上有白色的曲折紋,紅,黃,綠三色相間幾何花紋與紅,白,綠,白黃諸色相間線條紋。
黑裙(女用)
黑裙(女用)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黑布製有二白色裙帶。二側裱寬15.0cm的縱走的花邊,下緣鑲寬21.2cm橫走的花邊。縱走花邊由紅、橙等色與藍白方格。白底幾何等花邊呈二側對稱。橫走圖案為黑、白、紅、黃、綠諸色構成的正反三角形,菱眼形,連續臥蠶紋,環形紋,曲折紋,線條紋。裙除上緣外另三緣裱一紅布條。
黑裙(女用)
黑裙(女用)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黑布製成,二側花邊相同,對稱。由內向外縱走花邊,分別為白底幾何紋花邊,紅、橙、紅相間布條及藍白方格花邊。裙二側緣及花邊下緣鑲細紅邊。有二裙帶在腰際,一為藍色、一為橙色。
豬牙鹿皮帽
豬牙鹿皮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帽正面頂端用布與三條鐵絲將二豬牙根部相對繫於鹿皮上,二牙鋒朝上。牙根上置二圓鋁片、鋁片中夾小玻璃鏡。豬牙與鹿皮間插二枝禽羽。慶皮毛在帽表,帽背鹿皮則用紅布縫上。帽二側各有一紅色綁帶,帽面近二側下緣,各吊一殘缺鐵鈴。
長衣
長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藍色棉布裁製,下擺沿邊鑲一條4.5cm寬之紅、黃、藍色花紋的花布邊。紐扣共六對,亦由紅色毛線編成短短而末端卷圓的形狀,扣子是由日幣打成之圓凹形扣子。領部滾紅邊,貼飾黑色的倒山形紋,並繡綴以桃紅、紅、白等色。
男孩衣
男孩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藍布製,已剪裁,有領帶袖,二脅下開小衩,對襟的一邊加一塊襟布形成右衽,五處有鈕扣,均有帶形黑色穿鼻一在頜下,三在右襟邊,一在襟下對對襟處。領為黑布製上裱藍底白條邊。二袖端,緄一道邊,方領為中心的裡面加縫一藍白線條方格文布。
黑色繡花男上衣
黑色繡花男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黑綢布製,已剪裁,無領帶袖,在對襟的一邊加一塊布形成右衽,四處具盤花式穿鼻的鈕釦。袖端、衣前方中央、二側、背中央與頸周均鑲有菱眼形幾何文布。
女用藍花衣
女用藍花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籃布製已剪裁為漢式,右衽有領,五處有按扣,一處在領端。衣二側開叉處長22.5cm。領周、襟上,袖端三處花邊相間,外側為二白底紅太陽花邊,中央二紅、綠色波狀花邊。衣襟內的右側有一花布口袋。
黑色繡花男上衣
黑色繡花男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黑綢製,已剪裁,右衽,無領帶袖,三處有鈕釦,為漢式。袖端、上緣、衣二側、頸周縫綴、銅鍊、鐵鍊各一條,二鍊間部分縫許多小鋁泡。
長衣
長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衣服以黑色衣料裁製,下擺鑲一條6cm寬之白底藍紋印花布邊。領口滾紅色棉布邊,上飾一行黑色布料剪縫成的人頭形,並用紅、桃紅、白色線繡其面部及頭部。衣上釘有五對紐扣,紐以紅色毛線編成。
樹皮布製成前遮
樹皮布製成前遮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前遮為古代男子所用。 布下緣用竹針引縫邊,使布纖維不易分散,布上緣釘一條樹皮帶子,長120cm、寬5cm,前遮之下緣布角多用刀子切割整齊。使用時腰帶兩端相繫於臀之後上方。即與所謂的丁字帶功用相仿(凌曼立1960春:326)。
女用黑花裙
女用黑花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黑布製有二裙帶,左右下三緣裱紅布條,左、右、上三緣裱藍白相間小方格布條。另有紅布條,白色波狀條及花布條,呈二側對稱縱走。裙中央底部有曲折帶色環花邊構成的橫八字圖案,其中點豎一黃色波狀帶環。
男長衣
男長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由二塊麻布縫製成,非裁剪成,對襟無領,無袖無襟,衣襟二側圖案為黑、白、紅、黃等色的線條紋及粉紅、黑、橙、藍、紅等色相間的方格構成。背中央的二布接合處,用紫色線縫紮。
白色貼花女長衣
白色貼花女長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白布製已剪裁,二側開衩,右衽,無領帶袖,五處有鈕釦,為漢式,袖二端鑲黑布、黑布條及波狀黑布條。頸周裱黑布、黑、綠、紅色布條與波狀黑布帶,襟上有幾何花邊。
藍色貼花男上衣
藍色貼花男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藍布製已剪裁,有領無袖,對襟的一邊加一塊布形成右衽,四處有鈕釦,為漢式,袖端裱黑布,黑布空檔處形成卷雲和花朵。領周有類似袖端的凹形卷雲黑花邊。衽布上有黑底繡花幾何文布。衣二側下端開小衩處繡橫走的線條。
男裙
男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黑布製成,腰部密摺上端線與二側有絲線繡成的幾何行邊。密摺中有二處有紅、黃、綠三色絲線繡成的菱眼形,密摺下仍有較疏的摺,腰上縫一長112.3cm、寬8.9cm的黑布為腰帶。
女胸兜
女胸兜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一塊方形白色棉布為底,四邊往內反摺0.5公分,並以白線車縫之,在上緣一角裁去4公分,使呈平行,而為5公分角形的胸兜,另以一橘色棉布縫於胸兜的上半段,寬14公分,其上施以織帶、綢布及蕾絲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