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55個藏品
羽箭
羽箭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手鍬
手鍬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臂圈
臂圈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男胸掛袋
男胸掛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林福地
林福地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林福地,1934年出生於嘉義。小學曾讀過幾年日文,就讀台南師範學校美術科時,曾在話劇中擔任演員和導演,也包辦化妝。畢業後擔任中學美術教師。當時嘉義南洋片廠許多台語片在那裡拍攝,因為涂良材導演是他的學長,所以1958年,林福地就到涂良材導演的《望你早歸》擔任化妝師,這是他的第一個電影工作。
老鼠
老鼠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以檳榔製成
雲霧山水  lin/攝
雲霧山水 lin/攝
數位島嶼
阿里山公路兩旁檳榔樹林立,共存於山林之間,早期先人篳路襤褸,開闢山路,檳榔為冬天去寒之食材,其實有規劃種植,做好水土保持不大規模種植,與山林共存,未嘗不是件好事,潑墨山水如詩如畫,我思故我在!
母雞與小雞
母雞與小雞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以檳榔製成
吳鳳故事搬上銀幕
吳鳳故事搬上銀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1年6月,為拍攝電影《吳鳳》,導演卜萬蒼和工作人員到嘉義蒐集吳鳳相關資料。一行人在嘉義火車站下車後,陸續前往阿里山忠王祠、吳鳳公成仁紀念碑、吳鳳墓、阿里山神木、吳鳳鄉山胞廟堂達邦會場、吳鳳鄉公所、吳鳳中學大門等處。影片中還記錄了電影的手繪佈景圖,佈景美術組依圖搭景。
「吳鳳」片的歌舞場面
「吳鳳」片的歌舞場面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1年,導演卜萬蒼拍攝電影《吳鳳》盛大的原住民舞蹈場面。主演張美瑤、王引和王琛,在拍攝結束後與參訪貴賓及舞者一一握手合影。最後大家一起同歡共舞。
黃(杰)主席巡視阿里山
黃(杰)主席巡視阿里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4年4月23日上午,台灣省政府主席黃杰主席和隨行人員搭乘登山火車,於11點抵達阿里山。下午,黃主席巡視阿里山博物館、植物園等觀光風景區。24日上午,黃主席率同省立中興中學的男女學生翻山越嶺,巡視阿里山的公路預定線;中午與學生們一同吃午餐,並賦詩一首勉勵學生。
警員鄭遠志捨身取義
警員鄭遠志捨身取義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5年9月,嘉義縣警員鄭遠志殉職,嘉義縣新港國小舉行追悼大會。台灣省政府警務處長樂幹致詞,並頒獎給與鄭遠志同時執行勤務的何登旺警員,嘉義縣黨部主委金遠詢、省議員劉傳來致詞,家屬答謝。
救濟阿里山風災難民政府空投救濟米
救濟阿里山風災難民政府空投救濟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45年9月10日,阿里山受黛納颱風影響,交通中斷,政府派遣飛機空投白米救濟。
曾文水庫竣工
曾文水庫竣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遠東最大的曾文水庫,經過6年時間已全部竣工。在施工期間由於榮工們日夜輪班趕工,各項工程都較原計畫提早完成,並於民國62年4月28日封閉導水隧道,開始攔蓄溪水,於6月24日開始發電,到9月底止,已供應灌溉用水達2億8千多萬立方公尺。現設有3座大閘門、多接式斗槽溢洪道,以及土石大壩,也都全部竣工。
葛萊拉颱風過境嘉義地區豪雨成災
葛萊拉颱風過境嘉義地區豪雨成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6年7月11日,中度颱風葛萊拉過境嘉義地區豪雨成災。由於山洪爆發,造成公路、鐵路、房屋、橋樑毀損癱塌等災情,出動國軍幫忙清理淤泥及整理街道市容,民眾也忙著清理重建災區。
嘉義黃蔴豐收
嘉義黃蔴豐收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嘉義有台灣產麻王國之稱,全縣所產黃麻約佔全國總產量的2/3。每年8至9月是嘉義黃麻採收季節,採收後需經過剝皮、浸水、洗曬等過程。民國57年,嘉義地區種植黃麻約有4千4百公頃,由於豐收每公頃產量高達1千8百公斤。因為黃蔴是農田休耕時的有益作物,所以不少農人都利用休耕時種植來增加家庭收入。
嘉義水稻觀摩
嘉義水稻觀摩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嘉義縣政府為了讓農業人員瞭解溪口模範鄉水稻生產改良技術綜合栽培情形,於溪口鄉舉行觀摩大會,許多農業相關人員參與。參觀完畢,在溪口鄉農會舉行檢討會,由溪口鄉長主持。
嘉義梅山公園
嘉義梅山公園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梅山公園是嘉義縣的名勝,梅樹於歲末春來時盛開梅花,假日遊客絡繹不絕,公園招待所也提供梅茶、熟梅給遊客享用。
嘉義縣安和鄉農地重劃
嘉義縣安和鄉農地重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5月,嘉義縣長黃老達視察嘉義縣安和鄉農地重劃,農友們挖土、開墾、挖渠、挑石、擔土,只為打造新家園。
嘉義縣阿里山風光
嘉義縣阿里山風光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嘉義縣阿里山群山峻嶺,氣象萬千,雲海美不勝收。林區內有賓館、姊妹潭、三代木、象鼻木、三千年神木、博愛亭、樹靈塔、慈雲寺等絕美景緻。
嘉義縣珠雞的飼養
嘉義縣珠雞的飼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珠雞又名珍珠雞,生殖力和產蛋力都非常高,抗菌力也強,飼養容易,肉質細嫩風味鮮美,成為嘉義縣的新興家庭事業。
嘉義縣長巡視颱風災區
嘉義縣長巡視颱風災區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8年,嘉義縣防潮堤岸遭颱風重創,農田、魚塭都蒙受極大損害,嘉義縣長黃老達數度前往視察慰問,並聽取各項重建工作簡報,強調縣政府一定會協助地方重整家園。
嘉義金臻圖書館
嘉義金臻圖書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7年,林康金戀女士為響應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和紀念其亡夫林金臻先生,捐建金臻圖書館贈予嘉義縣朴子鎮。圖書館有借書室、閱覽室、自修室、兒童閱覽室。民眾在閱覽室看書、或在書庫瀏覽、或在服務台借閱書籍、孩童聚在兒童讀書室一起讀書。
嘉義水稻栽培觀摩
嘉義水稻栽培觀摩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7年10月22日,嘉義縣政為了使農務人員充分了解嘉義縣溪口模範鄉水稻生產改良技術綜合栽培的情形,在溪口鄉舉行觀摩大會。參加的有農復會、農林廳、糧食局及全國各縣市代表120多人。溪口鄉示範田的面積共有1千6百多公頃,農戶2882戶,以村里為單位,分成15個示範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