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349個藏品
《雲山夢回》現場工作照
《雲山夢回》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九曲橋外景拍攝,左3是導演郭南宏,中間是男女主角田鵬(飾齊平)與韓湘琴(飾韓艷冷)站在攝影機前,攝影師背對鏡頭坐在橋的石欄上。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郭良蕙原著改編,郭南宏執導的《雲山夢回》,1971年6月18日在台灣首映。
《雲山夢回》現場工作照
《雲山夢回》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九曲橋外景拍攝,工作人員在橋上搭起高台,郭南宏導演(戴眼鏡者)坐在高台上指揮現場。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郭良蕙原著改編,郭南宏執導的《雲山夢回》,1971年6月18日在台灣首映。
《雲山夢回》現場工作照
《雲山夢回》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在野柳愛心岩景點旁拍攝外景。遠處可見站在攝影機前的韓湘琴(左,飾韓艷冷)的背影。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郭良蕙原著改編,郭南宏執導的《雲山夢回》,1971年6月18日在台灣首映。
《有我就有你》劇照
《有我就有你》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伍秀芳(右,飾秀琴)與劉家昌(左,飾陳光堯)走在拆除前的中華商場鐵軌旁。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劉家昌編導,以三天完成的《有我就有你》,1971年11月25日在台灣首映。
《雲山夢回》現場工作照
《雲山夢回》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九曲橋外景,湖上拍攝男女主角划船場景。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郭良蕙原著改編,郭南宏執導的《雲山夢回》,1971年6月18日在台灣首映。
《雲山夢回》現場工作照
《雲山夢回》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九曲橋外景拍攝,工作人員在橋上搭起高台。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郭良蕙原著改編,郭南宏執導的《雲山夢回》,1971年6月18日在台灣首映。
國際數位修復影展暨國際研討會(影人合影)
國際數位修復影展暨國際研討會(影人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與會嘉賓合影,左起:林鴻鐘、劉引商、ー、李行、崔小萍、劉華、石雋。
國際數位修復影展暨國際研討會(李行、崔小萍)
國際數位修復影展暨國際研討會(李行、崔小萍)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左)、崔小萍於開幕當日合影留念。
國家電影資料館30週年館慶活動(辛奇)
國家電影資料館30週年館慶活動(辛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辛奇導演於活動開幕致詞。
國際數位修復影展暨國際研討會(李行)
國際數位修復影展暨國際研討會(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導演於開幕當日在活動海報簽名留念。
《龍門客棧》有獎填字猜圖搖獎遊大會
《龍門客棧》有獎填字猜圖搖獎遊大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龍門客棧》有獎填字猜圖搖獎遊大會,於1967年(民國56)11月8月上午9點在台北市寶宮戲院舉行。 由出品人沙榮峰主持,女主角上官靈鳳及聯邦明星韓湘琴、徐楓、楊夢華等搖獎。當天湧進千餘名的觀眾,盛況空前。
洪深電影作品回顧展(李行)
洪深電影作品回顧展(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導演於活動櫥窗前留影。 中國話劇導演第一人洪深的女兒洪鈐為父親寫的書《中國話劇電影先驅洪深歷世編年紀》在台灣出版,於國家電影資料館(即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舉辦座談會與作品回顧展。 洪深電影作品回顧展 ——紀念中國話劇電影先驅洪深先生118歲冥誕 ◎座談會
洪深電影作品回顧展(洪鈐、李行)
洪深電影作品回顧展(洪鈐、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導演、洪深的女兒洪鈐(左)於活動櫥窗前留影。 中國話劇導演第一人洪深的女兒洪鈐為父親寫的書《中國話劇電影先驅洪深歷世編年紀》在台灣出版,於國家電影資料館(即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舉辦座談會與作品回顧展。 洪深電影作品回顧展 ——紀念中國話劇電影先驅洪深先生118歲冥誕
聯邦六十國聯五十暨影人歡迎晚宴(江青、李行)
聯邦六十國聯五十暨影人歡迎晚宴(江青、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江青、李行。 2013年金馬五十週年之際,國家電影資料館(即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特地舉辦「聯邦六十國聯五十 暨影人歡迎晚宴」,讓散居國內外多年不見的許多資深影人們相聚交流。 時間:2013年11月24日 地點:喜來登飯店17樓(請客樓包廂-億瑞廳)
《王哥柳哥遊台灣》演職員合影
《王哥柳哥遊台灣》演職員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8年,台聯出品台語喜劇電影《王哥柳哥遊台灣》演職員在圓通寺前合影。 左起:田豐(導演)、張方霞(導演)、矮仔財(飾柳哥)、李冠章(飾王哥)、陳忠義(燈光)、陳忠信(攝影)、李行(導演)。
《台北之夜》壽星戲院上映盛況
《台北之夜》壽星戲院上映盛況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2年7月《台北之夜》於高雄壽星戲院上映的盛況。
張美瑤
張美瑤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張美瑤,本名張富枝,1942年4月15日生於南投埔里。1957年,埔里中學初中部畢業後,在家附近的洋裁店幫忙,因緣際會得到玉峰影業公司演員訓練班講師賴耀培賞識,通過面試加入訓練班。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並於1969年正式啟用。 由正門進入直達行政大樓,左前方為活動中心、餐廳,由大道右轉,可到外景場。
1943年舞台劇《閹雞(前篇)》演出一景
1943年舞台劇《閹雞(前篇)》演出一景
林嘉義
第四幕 討錢。 《閹雞(前篇)》改編自張文環的中篇小說〈閹雞〉,發表於1942年(昭和17年)7月11日出刊的《台灣文學》第3號,之後由林博秋改編成舞台劇本。同年9月由厚生演劇研究會於台北永樂座首演。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並於1969年正式啟用。 此為道具間一角。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並於1969年正式啟用。 此為化妝室一角。
《阿三哥出馬》工作照
《阿三哥出馬》工作照
林嘉義
左邊是男主角簡和引(飾 阿三哥)與師公三仔。 電影《阿三哥出馬》(1959)是玉峯影業開拍的第一部創業作品。目前僅存殘片約42分鐘。
《阿三哥出馬》現場工作照
《阿三哥出馬》現場工作照
林嘉義
內景棚拍。背對鏡頭戴淺色帽子的是辛文亭。 電影《阿三哥出馬》(1959)是玉峯影業開拍的第一部創業作品。目前僅存殘片約42分鐘。
《阿三哥出馬》現場工作照
《阿三哥出馬》現場工作照
林嘉義
內景棚拍。右2戴淺色帽子的是辛文亭。 電影《阿三哥出馬》(1959)是玉峯影業開拍的第一部創業作品。目前僅存殘片約42分鐘。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