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06個藏品
華慧英(個人照)
華慧英(個人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4年,中影台中廠攝影器材保養,將所有的攝影機移到戶外進行清潔與保養。 攝影師華慧英在攝影機群前留影。
《惡夢初醒》演職員合影
《惡夢初醒》演職員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0年,中國電影製片廠(中製廠)、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合拍《惡夢初醒》,農教總經理戴安國伉儷至台中製片廠視察拍攝情形,與兩個製片廠的現場人員合影留念。 第一排坐者左起:演員王玨、製片戴安國、演員張冰玉、戴安國夫人、演員盧碧雲、中製廠廠長吳強、攝影師王士珍,
《惡夢初醒》工作照
《惡夢初醒》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51年,《惡夢初醒》在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台中廠拍攝現場。 當時沒有升降設備,劇組將木頭軌道鋪成傾斜狀,兩旁以人力拉繩移動推車上的攝影師及攝影機,製造升降效果。 推車上是攝影師王士珍。站在攝影機左側的是華慧英,在右側拉繩的有林贊庭、洪慶雲等。 軌道前為演員盧碧雲、藍天虹。
農教台中製片廠大門
農教台中製片廠大門
林文錦
1946年3月,國民黨元老陳果夫於中國重慶創立農業教育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農教,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目的在於發展農村電化教育、提高農民知識水準。同年5月,遷至南京建立製片場。
攝影師合影(1958)
攝影師合影(1958)
林文錦
1958年春節前,中影台中製片廠攝影室同仁合影留念。 左起:廖繼燿、林鴻鐘、林贊庭、洪慶雲、王士珍、陳棟、林文錦、-。
《還我河山》現場工作照
《還我河山》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6月,林贊庭(右)在台中清泉崗《還我河山》拍攝現場。 35mm Mitchell NC 攝影機下方為林贊庭與史紀新自費自製的羅盤式避震器,但架上卡車後只能避免左右搖動,無法避免上下的跳動。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碧海同舟》工作照
《碧海同舟》工作照
林文錦
1956年,宗由執導的《碧海同舟》在萬里鄉的野柳海邊。 左起為演員張仲文、唐菁。拿著反光板的是攝影助理為林文錦。左下角是攝影師華慧英。
《萬華白骨事件》工作照
《萬華白骨事件》工作照
林文錦
1957年,莊國鈞執導《萬華白骨事件》,由賴成英(右)擔任攝影,林文錦擔任第一攝影助理。
林文錦(個人照)
林文錦(個人照)
林文錦
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練習生時期,林文錦於台中製片廠門口留影。 台中製片廠位於當時台中市忠孝路13號,原為日治時期中部地區最具代表性的《臺灣新聞》報社社長松岡富雄的官邸。
陳玉帛(工作照)
陳玉帛(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簡稱台製厰)攝影棚內,攝影師陳玉帛(右上)坐在彎軌推車上拍攝。
中影台中廠遷廠前合影
中影台中廠遷廠前合影
林文錦
1961年12月,中影台中製片廠遷廠前,大家穿著西裝在火災後的廢墟前合影。 左起:廖繼燿、林文錦、洪慶雲、陳棟、林贊庭、賴成英。
《寶島大動脈》工作照
《寶島大動脈》工作照
林文錦
1953年,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受台灣鐵路局委託拍攝劇情紀錄片《寶島大動脈》,由田琛執導。 左起史守勤、攝影師華慧英、助理林文錦。
《薇薇的週記》工作照
《薇薇的週記》工作照
林文錦
1963年,《薇薇的週記》由宗由、劉藝執導。 擔任攝影助理的林文錦,正在替王莫愁(當時的藝名為「華欣」)測光。
《養鴨人家》工作照
《養鴨人家》工作照
林鴻鐘家屬
《養鴨人家》由中央電影公司出品、李行執導、張永祥編劇。1964年在中部拍完外景後,於5月25日南下屏東拍攝稻子收割的場面。 林鴻鐘以16mm Bolex攝影機拍攝該片攝製情形的紀錄片。
《雷堡風雲》工作照
《雷堡風雲》工作照
林鴻鐘家屬
中央電影公司與香港電懋公司與的公司合作、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簡稱台製厰)協助提供人力支援的《雷堡風雲》,於1964年10月22日在士林製片廠開鏡。1965年1月在台中清泉崗搭設外景拍攝拍攝戰爭場面。 擔任攝影助理的林鴻鐘操作的是35mm Arriflex 35 IIC攝影機。
《養鴨人家》工作照
《養鴨人家》工作照
林鴻鐘家屬
助理林鴻鐘以16毫米Bolex攝影機拍攝該片攝製情形的紀錄片。 《養鴨人家》由中央電影公司出品、李行執導、張永祥編劇。1964年8月至南投草屯拍攝農業展覽會的畫面,1964年12月上映。
《養鴨人家》工作照
《養鴨人家》工作照
林鴻鐘家屬
助理林鴻鐘以16毫米Bolex攝影機拍攝該片攝製情形的紀錄片。 《養鴨人家》由中央電影公司出品、李行執導、張永祥編劇。1964年8月至南投草屯拍攝農業展覽會的畫面,1964年12月上映。
農教練習生合影
農教練習生合影
林文錦
農業教育電影公司(農教)練習生時期,左起為洪慶雲、廖繼燿、林文錦於工作現場合影。
《聖保羅砲艇》來台外景工作照
《聖保羅砲艇》來台外景工作照
林鴻鐘家屬
1965年10月 - 1966年2月,美國導演勞勃懷斯(Robert Wise)帶領《聖保羅砲艇》(The Sand Pebbles)團隊來台拍攝外景。該片使用Mitchell BNC攝影機為主力攝影機,35mm Mitchell NC攝影機輔助。
《還我河山》現場工作照
《還我河山》現場工作照
林鴻鐘家屬
1966年6月,由李嘉、李行、白景瑞聯合執導《還我河山》,於台中清泉崗拍攝外景。 中間操控 35mm Arriflex 35 IIC 攝影機的是攝影師華慧英,攝影助理右1是林鴻鐘、左1是陳坤厚。工作人員皆戴著「中影」《還我河山》的專屬工作帽。
《雷堡風雲》現場工作照
《雷堡風雲》現場工作照
林鴻鐘家屬
中央電影公司與香港電懋公司與的公司合作、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簡稱台製厰)協助提供人力支援的《雷堡風雲》,於1964年10月22日在士林製片廠開鏡。1965年1月在台中清泉崗搭設外景拍攝拍攝戰爭場面。 35mm Mitchell NC攝影機左側的是擔任攝影助理的林鴻鐘,左為演員高幸枝。
《還我河山》現場工作照
《還我河山》現場工作照
林鴻鐘家屬
1966年6月,由李嘉、李行、白景瑞聯合執導《還我河山》,於台中清泉崗拍攝外景。 右2操控 35mm Arriflex 35 IIC 攝影機的是導演李嘉、身旁左側拿著大畫幅相機的是林鴻鐘。工作人員皆戴著「中影」《還我河山》的專屬工作帽。
《還我河山》現場工作照
《還我河山》現場工作照
林鴻鐘家屬
1966年6月,中央電影公司為了拍攝《還我河山》燕軍攻打即墨城的重頭戲,在台中清泉崗搭設實體城牆。 林鴻鐘身後即是即墨城,這也是台灣第一個龐大的實體外搭景。當時工作人員皆戴著「中影」《還我河山》的專屬工作帽。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浪淘沙》工作照
《浪淘沙》工作照
林鴻鐘家屬
1965年,鍾情應香港新華影業公司童月娟的邀請來台拍攝《浪淘沙》,男主角為柯俊雄。該片於3月7日在中影士林製片廠開拍。 左為女主角鐘情,站在35mm Mitchell NC攝影機右方的是擔任攝影助理的林鴻鐘。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