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84個藏品
自然黏稠又消暑的黃麻湯
自然黏稠又消暑的黃麻湯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除疏
除疏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小米除疏是部落婦女的工作,當小米生長到第4片葉子時,會進行除草及疏苗工作;達魯瑪克每年1-2月或10-11月種植小米,3-5月做除疏,嚴謹的傳承工作讓魯凱族的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小米
小米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油芒
油芒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香蕉
香蕉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香蕉太魯閣族人必備的植物之一,通常種植於家屋附近,或是穀倉周圍。
得來不易的藤心湯
得來不易的藤心湯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藤心湯是採集不易的美味,需要多人的汗水付出。
香蕉葉
香蕉葉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香蕉葉是天然的餐盤與食物鋪墊,可包裹獵物分送親友。
市集上販售米酒醃漬的辣椒
市集上販售米酒醃漬的辣椒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將搗碎後的玉米倒出過篩
將搗碎後的玉米倒出過篩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整理完竣取出的山棕心
整理完竣取出的山棕心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燒墾
燒墾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燒墾的時候會做防火巷,會把一些樹修掉、大樹會留,把粗的留下來,最重要的是讓老鷹可以停在上面,它可以幫忙顧田,因為有很多小鳥,以前沒有防鳥網或防鳥設備,都用傳統的智慧讓老鷹下來,牠可以棲息、幫忙顧田或吃老鼠什麼的。
祭儀供品
祭儀供品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祈福儀式所需供品
茅草根
茅草根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藥草使用的茅草根,熬煮後的茅草根喝起來甜甜的,以往交通不便時,是部落經常採集草藥之一。
山領榴酒麴植物
山領榴酒麴植物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山領榴酒麴植物由左至右: 小黃菊(falingkod)、山荖葉(fila´)、雞母珠(koratom)、大葉田香草(fanglay)、毛柿(kafohongay)
山領榴部落採訪
山領榴部落採訪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受訪者-山領榴社區發展協會馬耀.達路理事長(mayaw talu)及部落4位耆老
濃稠的玉米濃湯既營養又飽足
濃稠的玉米濃湯既營養又飽足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加拿部落採訪
加拿部落採訪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受訪者-加拿社區發展協會馬樂可理事長(Ciang-lauvi)及部落6位耆老
電光部落採訪
電光部落採訪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受訪者-張萬生頭目(Malulang Tahuk)及寶媽食堂負責人 潘寶瑩女士
桃源部落採訪
桃源部落採訪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受訪者-胡榮茂(DaHu) 內本鹿工作室負責人
都姆恩把藤剖開
都姆恩把藤剖開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頭目講述酒麴植物
頭目講述酒麴植物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張萬生頭目於本場講授酒麴及甜酒釀製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