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83個藏品
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設備黑白照片
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設備黑白照片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呂泉生於榮星合唱團第一次舉行發表會
呂泉生於榮星合唱團第一次舉行發表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57
1957年12月5日榮星合唱團第一次在臺大醫院禮堂舉行發表會,臺下擠滿關心孩子的家長,整個會場熱鬧得就像遊藝會一樣。
呂泉生 參與之美國茱莉葉絃樂四重奏樂團演奏情景
呂泉生 參與之美國茱莉葉絃樂四重奏樂團演奏情景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1年來榮星訪問的美國茱莉葉絃樂四重奏樂團,回美後極力促成林肯中心邀請榮星赴美表演。
呂泉生於榮星上課一景
呂泉生於榮星上課一景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59年榮星上課一景。上課時間,小朋友聚精會神聆聽團長教誨。
黃友棣於音樂會後上臺接受表揚
黃友棣於音樂會後上臺接受表揚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52年8月,黃友棣與李韶應邀來到臺灣,於臺北中山堂舉行音樂會,由僑委會與中國文藝協會主辦,呂泉生指揮臺灣省教育會合唱團演出《我要歸故鄉》與《北風》。此為張道藩介紹黃友棣與觀眾相見,左為黃友棣。
莊本立 「研古與創新」音樂會的古樂演出
莊本立 「研古與創新」音樂會的古樂演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90
「研古與創新」音樂會的古樂演出。
莊本立製編磬
莊本立製編磬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莊本立製編磬。
莊本立製編鐘
莊本立製編鐘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莊本立製編鐘。
莊本立製虎紋特磬
莊本立製虎紋特磬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莊本立製虎紋特磬。
李富美 「臺北鋼琴專攻塾」第一回塾生發表鋼琴演奏會
李富美 「臺北鋼琴專攻塾」第一回塾生發表鋼琴演奏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臺北鋼琴專攻塾」第一回塾生發表鋼琴演奏會,1946 年於中山堂,第一排左六起為張彩湘、張福興、林善德、柯秀珍;右二為李富美。
林玉卿 在臺北藝術大學演出後與學生合影
林玉卿 在臺北藝術大學演出後與學生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李抱忱攝於臺北孔廟
李抱忱攝於臺北孔廟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5年2月中國新年時,李抱忱攝於臺北孔廟。這張照片是寄給女兒樸虹一家,背面抬頭寫給Steve、Iris、Minghsi、Minghao,並幽默的問:爺爺看起來是30%或70%像人?李抱忱的音樂教育思想,處處顯現對儒家音樂思想的推崇,在孔廟留影,神情無限愉悅。
林秋錦於臺灣省立師範大學音樂系第九屆畢業演奏會
林秋錦於臺灣省立師範大學音樂系第九屆畢業演奏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0
臺灣省立師範大學音樂系第九屆畢業演奏會,前排左七為林秋錦。
林秋錦 與政工幹校音樂組第五期畢業生合影
林秋錦 與政工幹校音樂組第五期畢業生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57
與政工幹校音樂組第五期畢業生合影,第二排左二為林秋錦。
林秋錦 在政工幹校兼課與畢業生留影
林秋錦 在政工幹校兼課與畢業生留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在政工幹校兼課與畢業生留影(前排左四林秋錦、左五戴逸青科主任)。
徐頌仁演出彩排照
徐頌仁演出彩排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此為徐頌仁於國家音樂廳彩排音樂會時的側拍。
張清郎 獨照_2
張清郎 獨照_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張清郎獨照。
潘皇龍 師大音樂系合影
潘皇龍 師大音樂系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師大音樂系合影(中為戴粹倫主任,其右為劉德義教授,前蹲右一為潘皇龍)。
潘皇龍 為義籍神父滿思謙教堂唱詩
潘皇龍 為義籍神父滿思謙教堂唱詩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師大音樂系時為義籍神父滿思謙教堂唱詩。
臺灣師範學校時期的潘皇龍
臺灣師範學校時期的潘皇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就讀臺灣師範學校時期的潘皇龍(後排右七)。
潘皇龍 於臺北師範學校校慶
潘皇龍 於臺北師範學校校慶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臺北師範學校校慶(後排右三為潘皇龍)。
饒大鷗 低音提琴獨奏會_2
饒大鷗 低音提琴獨奏會_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6
1986年5月24日於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奏廳舉行饒大鷗低音提琴獨奏會,這是國內第一場低音提琴獨奏會。
葉綠娜 於國家音樂廳
葉綠娜 於國家音樂廳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許常惠 「製樂小集」第一次作品發表會
許常惠 「製樂小集」第一次作品發表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1
1961年3月3日「製樂小集」第一次作品發表會(鋼琴作品)於南海路國立臺灣藝術館舉行;許常惠發表作品九號鋼琴曲《有一天在夜李娜家》,獻給妻子李映月。鋼琴演奏者:徐頌仁、陳芳玉、蕭崇藝、呂秀美。作曲家:侯俊慶、許常惠、郭芝苑、陳懋良。中坐者為李映月,左二起為徐頌仁、郭芝苑、陳懋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