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86個藏品
小銅鈴
小銅鈴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三十八粒小銅鈴穿成,銅鈴本身為圓形,後面連一小銅環,以便麻繩穿過。銅鈴空心,不響。
珠串項飾
珠串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料珠穿成項飾,共有四串。每串約五十或六十粒料珠,每粒珠長1.0-1.5cm。其中數粒珠上有小洞。其有一串有藍色料珠約8cm長。
黑色珠串項飾
黑色珠串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黑色玻璃珠,一共有四串,每串長58.0cm,其間雜有二顆紅色玻璃珠,一顆黃色的玻璃珠。已拆散成一串。
麻背袋
麻背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棕色人字編織麻布袋,袋之兩端各繫一長約70.0cm之麻布條。袋口、底,皆已破損不全。
羊皮鞋
羊皮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皆鑽有數小孔繫以麻繩。
黑色珠串項飾
黑色珠串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黑色珠串有十二串,每串長105.0cm。其間偶爾有天藍或白色玻璃珠。
部落領袖竹手杖
部落領袖竹手杖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藍色珠串項飾
藍色珠串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淺藍色細小料珠,每串約有400粒,共九串,兩端以粉紅色絨繩辮為長條流蘇(粉紅色已退色)。
女子裙
女子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紅色毛織品女用外裙。三面還有寬9.0cm之黑緞,黑邊外又鑲一道紅邊。黑緞上有白棉線刺繡。紅毛織品上有一大塊紅布補綴。
檳榔袋
檳榔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檳榔袋
採檳榔
採檳榔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採檳榔
割取檳榔
割取檳榔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割取檳榔
檳榔食用及其用具
檳榔食用及其用具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檳榔葉鍋
檳榔葉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製檳榔葉鍋
製檳榔葉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檳榔袋
檳榔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檳榔袋
檳榔樹皮鍋
檳榔樹皮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略有扭曲的方體。
佩袋(盛煙及檳榔)
佩袋(盛煙及檳榔)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袋分三層,中層為黑布,外二層為黑緞,外層正面由口開始縫一11.0cm長之紅麻布,麻布上有間隔相等縫貼上之藍布及黑白布條,布條作鋸齒狀,紅麻布之末端有綠,藍,紮三色絨線流蘇,正面底部以紅,白,綠繡之五瓣的花朵。帶背面為黑布,面為紅麻布,二邊緣及中央各有一條以白,黑布貼成之花紋。
佩袋
佩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共兩袋。
頭繩
頭繩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鮮紅色粗頭繩一束,共有22根。
籐編飯盒
籐編飯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斜紋編法,扁狀,倒插邊,以籐為材,略有破損。
竹笠(男子用)
竹笠(男子用)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斜紋邊法,修緣法為8字形編法,另外加上夾條縫紮法。
杵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原色木杵,柄較細,二端平頭且較粗。
煙斗
煙斗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煙斗上有五排大小不等、雙重圓之紋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