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58個藏品
層疊
層疊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本曲是為絲竹室內樂所寫的一首小品,作曲者從中國「五聲調武」與特有的「琵琶和絃」為主軸,強調旋律的流動感及節奏動力的變化,運用中國絲竹樂中多變而豐富的音色加以層層疊置或交錯轉換,採「低限主義」手法作曲,嘗試去營造一種「層巒起伏,雲水蒼茫」之意,傳達出作曲者之思古情懷。
竹歌
竹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樂曲以蘇南民歌音調為素材創作而成,以抒情的慢版令人回憶起故鄉的清晨,縷縷陽光透過翠綠的竹林,灑下一片金色,勤勞的農民、悠悠的唱起山歌,親切、寧靜。由弱漸強的小快板,表現了人們歡快的勤勞,並展望竹林的豐收。慢板再現,他深情的歌唱故鄉的竹林。
薩滿舞
薩滿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樂曲描寫滿族人民在溝火旁,以一種神鬼的舞姿,跳起歡快的舞步:為了幸福安康,鄉親們熱烈歡慶的場面,該取以新的手法,用36簧加鍵笙演奏。
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西班牙小提琴鬼才薩拉沙泰在全球性的旅行演奏中,經常發表新的小提琴作品,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性作品,首推這首膾炙人口的「流浪者之歌」。「吉普賽」是一個居無定所、到處流浪的民族,他們除做一些卑微的雜工謀生外,特別喜歡音樂與舞蹈。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江蘇無錫惠山泉,世稱“天下第二泉”作者華彥鈞意“二泉映月”樂曲名,不僅將人引入夜闌人靜,泉清月冷的意境,聽畢全曲,更猶見其人--一個剛直頑強的盲易人在向人們傾訴他坎坷的一生。
龜茲舞曲
龜茲舞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龜茲」古代-國名,在今中國西域。作者運用唐代燕樂音階及其調式、調性變化,描繪古絲綢之路上龜茲舞曲的形象,作者借鑒了部分印度Sitar琴的演奏手法,使樂曲的地域性和時代懲都呈現出西域風格和盛唐印象。
王沛綸在中山堂指揮韓德爾神劇《彌賽亞》
王沛綸在中山堂指揮韓德爾神劇《彌賽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49年,王沛綸在中山堂指揮韓德爾神劇《彌賽亞》,獨唱為張寶雲、Mr. V. Holan、李君重、歐陽如萍。
蔡繼琨參與之臺灣省交響樂團定期演奏會節目單
蔡繼琨參與之臺灣省交響樂團定期演奏會節目單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47
臺灣省交響樂團第十二次定期演奏會節目單,蔡繼琨擔任指揮。
蔡繼琨參與之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交響樂團演奏會海報
蔡繼琨參與之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交響樂團演奏會海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45
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交響樂團第一次公開演奏會節目通告。
音樂演奏會節目單
音樂演奏會節目單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僅有封面,無內頁
魏樂富鋼琴獨奏會_2
魏樂富鋼琴獨奏會_2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98
王沛綸指揮神劇《彌賽亞》,聽眾肅立聆賞
王沛綸指揮神劇《彌賽亞》,聽眾肅立聆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49年,王沛綸在中山堂指揮神劇《彌賽亞》,聽眾肅立聆賞〈哈利路亞〉。
金希文 莫札特心景
金希文 莫札特心景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8
陳中申 臺北國家音樂廳演出海報
陳中申 臺北國家音樂廳演出海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11
中國民歌比賽 (決賽) 手冊
中國民歌比賽 (決賽) 手冊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吳漪曼於國家圖書館贈書現場致詞
吳漪曼於國家圖書館贈書現場致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吳漪曼於國家圖書館贈書現場致詞。
呂紹嘉與慕尼黑愛樂交響樂團排練
呂紹嘉與慕尼黑愛樂交響樂團排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呂泉生與李登輝、曾文惠合影
呂泉生與李登輝、曾文惠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92年2月呂泉生率領榮星參加總統府音樂會,會後與李登輝總統、曾文惠女士合影。
李富美 於孫少茹小姐獨唱會擔任鋼琴伴奏_3
李富美 於孫少茹小姐獨唱會擔任鋼琴伴奏_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4
孫少茹小姐獨唱會與孫少茹小姐合照。
魏樂富 獨奏會
魏樂富 獨奏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梁在平學生林美涼 演出照
梁在平學生林美涼 演出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1
〈梁在平作曲三十年回顧展〉,1981年4月29日、30日於臺北市實踐堂舉行。此為林美涼演出照。
申學庸 返臺演唱會節目單
申學庸 返臺演唱會節目單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55
返臺演唱會節目單。
王沛綸小提琴獨奏會後與夫人以及學生顏廷階、唐守仁合影
王沛綸小提琴獨奏會後與夫人以及學生顏廷階、唐守仁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56年,王沛綸(右二)小提琴獨奏會後與夫人(左二)以及學生顏廷階(右)、唐守仁合影。
顏綠芬於中山堂臺灣作曲家作品發表會後合影
顏綠芬於中山堂臺灣作曲家作品發表會後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