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46個藏品
戴洪軒參加製樂小集第三次發表會
戴洪軒參加製樂小集第三次發表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3
戴洪軒作品發表會節目單封面
戴洪軒作品發表會節目單封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1
徐頌仁:《鋼琴三重奏—民謠》
徐頌仁:《鋼琴三重奏—民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徐頌仁:《為小提琴與鋼琴的奏鳴曲》
徐頌仁:《為小提琴與鋼琴的奏鳴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蔡繼琨妻子〈葉葆懿教授女高音獨唱會〉海報
蔡繼琨妻子〈葉葆懿教授女高音獨唱會〉海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49
〈葉葆懿教授女高音獨唱會〉,1949年3月14日於臺北市中山堂,漳州美姑娘---葉葆懿於1949年3月14日在臺北市中山堂舉行在臺唯一的一場獨唱會,由隋錫良伴奏。
梁在平舉辦之〈箏樂觀摩會〉演出者合影
梁在平舉辦之〈箏樂觀摩會〉演出者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4
〈箏樂觀摩會〉,1984年11月3日於臺北市南海路國立藝術館舉行,臺北市中國琴箏研究會主辦,旨為紀念梁蔣希嫻夫人。此為演出者合影。
〈梁在平教授創作樂曲三十年回顧展〉演出者合影
〈梁在平教授創作樂曲三十年回顧展〉演出者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1
〈梁在平教授創作樂曲三十年回顧展〉,1981年4月29日、30日於臺北市實踐堂舉行。此為演出者合影。
陳美鸞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2002年專題演奏會系列III
陳美鸞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2002年專題演奏會系列III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2
回歸.自然.音樂會(Natural Senses Concert)。
徐以琳 演出布瑞頓《戰爭安魂曲》
徐以琳 演出布瑞頓《戰爭安魂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4
擔任女高音獨唱。
徐以琳 演出拉威爾《頑童驚夢》
徐以琳 演出拉威爾《頑童驚夢》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93
飾演頑童。
徐以琳歌劇選粹之夜
徐以琳歌劇選粹之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11
才子佳人(17之3)
才子佳人(17之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一段的影像紀錄,描述著兩軍對仗的一個場面,從軍士與主帥的出場、交戰、撤走、追逐,都遵循著中國傳統戲劇舞台表演的既有語彙來進行。中段有一幕後台工作人員上場移動桌椅以利主帥登高的場景,是中國戲劇演出當中常見而又具特色的一種動作。移動的桌椅是作為「城牆」來使用。
才子佳人(17之6)
才子佳人(17之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歌仔戲的角色通常可分為:小旦(苦旦),小生,花旦,三花(丑角),武生,副生,老生,大花(奸臣)等,人講“八隻椅子坐透透”就是指這幾個角色都能演來得心應手。後來以女演員為主之後,這些角色大多都可由女生反串,除了大花可能還是男演員。
〈梁在平教授慶生音樂會〉節目表
〈梁在平教授慶生音樂會〉節目表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7
〈梁在平教授慶生音樂會〉,1987年3月14日於臺北市實踐堂舉行,由中華民國國樂學會與臺北市立國樂團主辦,魯聲國樂團、臺北中國琴箏研究會、天籟國樂社、閩南樂府、南園絲竹社,與臺北市立國樂團共同演出。此為節目表。
清濁
清濁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清濁」為小型室內樂,時間長度為九分二十二秒。題目有「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之意。作品創作素材靈魂是在一首「青海花兒」的引發和催化下,形成了主題樂句並由此發展成為全曲。它自由的本質使樂象變化,解體與重組,造成意與象,物象與意向之間即自由的時空關係和擬散自如的變幻,內涵豐富。
祈雨
祈雨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簪纓」,是深坑的古名。近年來,深坑國中及深坑國小的國樂團在台北縣及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逐漸嶄露頭角,成績斐然。「深坑」已經成為台灣國樂發展之生力軍。兩年來,深坑國中小於暑假舉辦聯合音樂會,紮實及充滿創意熱情的演出形式及內容,每每帶給觀眾驚艷的感受,也讓團員留下深刻美好的回憶。
蕭滋 「少年鋼琴演奏會」節目單
蕭滋 「少年鋼琴演奏會」節目單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9
1969年12月9日於臺北市延平南路實踐堂舉行的「少年鋼琴演奏會」節目單封面、內頁。 演出曲目: 1.Menuetto I, II from French Suite No.3 (作曲者:巴赫,演出者:薛嶺寧) 2.Romanze in E-flat major (作曲者:貝多芬,演出者:薛嶺寧)
秋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簪纓」,是深坑的古名。近年來,深坑國中及深坑國小的國樂團在台北縣及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逐漸嶄露頭角,成績斐然。「深坑」已經成為台灣國樂發展之生力軍。兩年來,深坑國中小於暑假舉辦聯合音樂會,紮實及充滿創意熱情的演出形式及內容,每每帶給觀眾驚艷的感受,也讓團員留下深刻美好的回憶。
「蕭滋教授八秩晉三壽誕慶生音樂會」節目單
「蕭滋教授八秩晉三壽誕慶生音樂會」節目單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85
「蕭滋教授八秩晉三壽誕慶生音樂會」節目單。
層疊
層疊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本曲是為絲竹室內樂所寫的一首小品,作曲者從中國「五聲調武」與特有的「琵琶和絃」為主軸,強調旋律的流動感及節奏動力的變化,運用中國絲竹樂中多變而豐富的音色加以層層疊置或交錯轉換,採「低限主義」手法作曲,嘗試去營造一種「層巒起伏,雲水蒼茫」之意,傳達出作曲者之思古情懷。
竹歌
竹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樂曲以蘇南民歌音調為素材創作而成,以抒情的慢版令人回憶起故鄉的清晨,縷縷陽光透過翠綠的竹林,灑下一片金色,勤勞的農民、悠悠的唱起山歌,親切、寧靜。由弱漸強的小快板,表現了人們歡快的勤勞,並展望竹林的豐收。慢板再現,他深情的歌唱故鄉的竹林。
薩滿舞
薩滿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樂曲描寫滿族人民在溝火旁,以一種神鬼的舞姿,跳起歡快的舞步:為了幸福安康,鄉親們熱烈歡慶的場面,該取以新的手法,用36簧加鍵笙演奏。
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西班牙小提琴鬼才薩拉沙泰在全球性的旅行演奏中,經常發表新的小提琴作品,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性作品,首推這首膾炙人口的「流浪者之歌」。「吉普賽」是一個居無定所、到處流浪的民族,他們除做一些卑微的雜工謀生外,特別喜歡音樂與舞蹈。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江蘇無錫惠山泉,世稱“天下第二泉”作者華彥鈞意“二泉映月”樂曲名,不僅將人引入夜闌人靜,泉清月冷的意境,聽畢全曲,更猶見其人--一個剛直頑強的盲易人在向人們傾訴他坎坷的一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