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1849個藏品
康熙三十八年順天武鄉試題目
康熙三十八年順天武鄉試題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康熙三十八年順天武鄉試題目第三場策二道問治兵之道。武鄉試分試外內三場,頭場試馬箭,二場試步箭,再開硬弓、舞石、掇石、以試技勇,是為外場之考試,三場試策論,嘉慶十二年後改為默寫武經。
策學例言
策學例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清道光咸豐間宜黃黃氏木活字排印本
四書古人典林
四書古人典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清乾隆甲午(三十九)年(1774)小酉山房袖珍本
武殿試大金榜(道光24年10月5日)
武殿試大金榜(道光24年10月5日)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道光二十四年十月初一日廷試天下武舉王琴堂等八十二名大金榜。大金榜是內閣於皇帝欽定甲乙後,以黃紙書寫,唱名後由禮部官員舉榜,第一甲第一名進士率諸進士跟隨,張榜於東長安門外,三日後,繳送內閣貯存。惟武殿試舉榜由兵部,榜張於西長安門外。
乾隆四十年武殿試第二甲第三名于宗範試卷
乾隆四十年武殿試第二甲第三名于宗範試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應殿試武舉于宗範年二十一歲係直隸保定府完縣人由武生應乾隆三十九年鄉試中式武舉應乾隆四十年會試中式今應殿試
道光十五年浙江鄉試錄
道光十五年浙江鄉試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道光十五年恩科浙江鄉試錄
乾隆七年會試錄
乾隆七年會試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乾隆七年壬戌科會試錄
四書約旨
四書約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清光緒二十年(1894)浙江官書局依任氏家塾原本刊行
康熙四十一年順天鄉試闈墨
康熙四十一年順天鄉試闈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壬午科順天鄉試闈墨卷三第四十一名陳溥至六十名柴柏齡
乾隆二十四年浙江鄉試錄
乾隆二十四年浙江鄉試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乾隆二十四年浙江鄉試錄
乾隆二十五年會試題名錄
乾隆二十五年會試題名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會試題名錄
乾隆十二年順天鄉試第三場題目
乾隆十二年順天鄉試第三場題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乾隆十二年丁卯科順天鄉試第三場題目
康熙四十一年順天鄉試題目
康熙四十一年順天鄉試題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康熙四十一年順天鄉試題目第三場策五道問古者設科取士首重經學等情。鄉試共分三場,每場一天,各場科目時有更迭,乾隆五十二年定:第一場試四書文三篇、五言八韻詩一首;第二場試五經文五篇;第三場試經史時務策五道,遂成永制。
乾隆四十四年己亥恩科順天鄉試第二場題目
乾隆四十四年己亥恩科順天鄉試第二場題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乾隆四十四年己亥恩科順天鄉試第二場題目易書詩春秋禮記各一道並欽命詩題賦得鴻鴈來得時字五言八韻
漢簡(004.017)
漢簡(004.017)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乙編》867
《乙編》867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YH127坑出土甲骨、《殷墟文字乙編》867
貝環
貝環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完整貝環,由貝類修磨而成,器表多有脫落。
硨磲蛤
硨磲蛤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殼形略呈三角形,殼厚,放射肋明顯且寬,肋上保有近完整的鱗片,肋間溝深,殼緣近鋸齒狀。殼頂有自然侵蝕的孔洞。
紫晃蛤
紫晃蛤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殼形呈長橢圓形,殼表有明顯的縱肋,與輪生長紋相交,表面略脫落,殼內具白色珍珠質,後側齒處留有淡紫色。
蠑螺口蓋
蠑螺口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蠑螺口蓋經火燒,色澤灰黑。一面較平,可見螺旋紋;另一面凸起,表面多剝落。
夜光蠑螺貝匙
夜光蠑螺貝匙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用夜光螺打剝製成,以螺肋為基線,打出一端為長橢圓形,另一端窄方形,看似匙狀物。器表螺肋已打除,內面多剝落,可見乳白色殼體。
夜光蠑螺貝料
夜光蠑螺貝料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腹足綱、鐘螺目、蠑螺科、蠑螺屬、夜光蠑螺。大型貝殼,經人為打剝,僅存殼頂、中軸和圍繞在臍部的厚稜脊,明顯可見殼內部的珍珠光澤,螺塔尖略殘。
夜光蠑螺單件式漁鉤
夜光蠑螺單件式漁鉤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用夜光螺打剝製成,器形呈V字形。棕色器表,器背可見乳白色殼體。
穿孔夜光蠑螺
穿孔夜光蠑螺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大型貝殼,表面略帶土色,觸感光滑,有粗大的瘤列。殼口內部具珍珠光澤,殼表近口部處有鑽一孔,殼體中段部分遭擊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