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59個藏品
禮部移會
禮部移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詔書奉皇帝之名頒布後,將選派齎詔官員、掣定省分及往返限期;各該員於起程時,亦將赴禮部祗領詔書,並知照兵部取得勘合,於欽限內完成頒詔任務,返回中央。 移會係在京衙門間的一種平行文書,本件為禮部行文內閣典籍廳,故用「移會」。
大學士管理吏部舒赫德題本
大學士管理吏部舒赫德題本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清沿明制,中央與地方官員向皇帝言事的公文書,稱題本。六部等衙門題本,直送內閣票籤,則稱部本。舒赫德(1710-1777)在此題本內表示,直隸地方遞送軍機處發雲南、貴州公文三件,簽發兵部火票,係「日行六百里加緊」。
世祖章皇帝遺詔(簿冊抄本)
世祖章皇帝遺詔(簿冊抄本)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本簿冊抄錄了自順治十六年(1659)十月起至康熙二十年(1681)間頒發的敕諭、詔書、冊文等二十道。其中〈世祖章皇帝遺詔〉亦收錄其中,內容與登錄號087506-001遺詔的內容一致。
聖祖仁皇帝遺詔(第三份)
聖祖仁皇帝遺詔(第三份)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聖祖仁皇帝登極恩詔(簿冊抄本)
聖祖仁皇帝登極恩詔(簿冊抄本)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清世祖以二十四歲英年患痘遽逝,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九日,皇太子玄燁繼位為帝,頒詔大赦,年號康熙,是為清聖祖。
聖祖仁皇帝遺詔(第二份)
聖祖仁皇帝遺詔(第二份)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聖祖仁皇帝遺詔(第一份)
聖祖仁皇帝遺詔(第一份)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聖祖賓天之後所頒布的遺詔,並未真正經過本人寓目欽定,此乃不爭之事實。不過這並不代表遺詔的內容是由世宗授意或內閣大臣憑空撰擬而成。此份遺詔基本上相當忠實地反映了聖祖的遺願,因為早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他便已召集諸王大臣與皇子們,詳細預示其遺詔內容,以備將來不虞之需。
世宗憲皇帝遺詔(第一份)
世宗憲皇帝遺詔(第一份)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雍正初年開始採取秘密建儲制度,將繼位人選封存於密匣,再置於乾清宮中「正大光明」匾額之後。至此「遺詔」雖仍然具有向天下宣告繼位人選的形式功能,卻不再作為皇位繼承的直接法源依據。
高宗純皇帝傳位詔(第一份)
高宗純皇帝傳位詔(第一份)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乾隆六十年(1795)封顒琰(即仁宗)為皇太子,準備翌年正式禪位。高宗在嘉慶元年(1796)正旦所頒布的傳位詔,除了公布皇位繼承人選,亦對自我歷史功績有所定位。高宗在詔中明白表示:「凡軍國重務,用人行政大端,朕未至倦勤,不敢自逸。
禮部移會
禮部移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乾隆六十年 (1795),高宗封顒琰為皇太子,翌年正式禪位,並在嘉慶元年 (1796) 正月初一日頒布傳位詔,此寶詔隨即頒發各省督撫及朝鮮、安南、琉球、暹羅等四國。後來各直省齎詔官陸續繳回的詔書共有十八道,至於其所頒朝鮮、安南、琉球、暹羅四國寶詔各一道,則向存留各該國,無庸繳回。
世祖章皇帝登極恩詔
世祖章皇帝登極恩詔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順治元年四月廿二日(1644年5月27日),明山海關守將吳三桂(1612-1678)迎清軍入關。五月二日,明文武官員在燕京城五里外迎接清軍。十月初一日,世祖祗告天地宗廟社稷,即皇帝位,定鼎燕京,紀元順治。本件詔書僅見漢文,黃紙墨書,在詔書末尾日期處,鈐蓋「制誥之寶」漢文寶印。
高宗純皇帝傳位詔(第二份)
高宗純皇帝傳位詔(第二份)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世宗憲皇帝遺詔(第二份)
世宗憲皇帝遺詔(第二份)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世祖章皇帝遺詔(稿)
世祖章皇帝遺詔(稿)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清代第一份遺詔是以世祖之名頒布天下,世祖臨終前也確實親自參與撰擬並做最後的欽定。
仁宗睿皇帝遺詔
仁宗睿皇帝遺詔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高宗以後,皇帝遺詔的製作多由臣工摘拾諭令,回顧政績,以大行皇帝自述的口吻為其蓋棺定論。仁宗遺詔頒布後月餘,繼位的宣宗(旻寧1782-1850;道光,1821-1850)發現其父親遺詔中提及高宗降生避暑山莊之事,與官方記載有所出入。
琉球國中山王世子尚泰謝恩奏本
琉球國中山王世子尚泰謝恩奏本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琉球國中山王世子尚泰(1843-1901)於咸豐十年(1860)遣使臣向志道等朝貢進表文, 該使臣在閩守候之際,遇穆宗登極大典,頒賜寶詔一道,經閩浙總督轉行頒發,交該使臣齎回琉球國,該國中山王世子尚泰奉詔後,進謝恩奏本。
兵部移會
兵部移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由中央派遣齎詔官赴各地頒詔的方式,在道光十五年(1835)有重要的改革。根據該年九月十一日上諭的指示,嗣後不再委派齎詔官頒布詔書,而是改由驛站體系頒發,即以兵部火票馳遞。
聖祖仁皇帝親政詔
聖祖仁皇帝親政詔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清聖祖即位時年僅八歲,由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大臣輔政。自康熙五年(1666)始即有奏請皇上親政之議,康熙六年(1667)三月,輔政公索尼等人再次奏請皇帝親政,終在太皇太后的懿命之下,聖祖於該年七月初七日,行親政典禮,頒詔全國。
殘跪坐石人像
殘跪坐石人像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殷代青銅器極少呈現寫實人物,但在玉石雕刻中有不少例證,此為其一。人像已殘,肩部以上及左半身不存,背面破損,表面紋飾已失。足踞地,跪坐,手置膝上。雕像正面、側面均可見代表服飾紋樣的陰刻紋飾。人像著長袍,袍的左襟壓於右襟之上;腋下、胸腹間束一寬帶,帶飾雷紋;袖口、衽邊、衣下擺則飾以鑲燕尾紋的勾連紋。
帶填硃卜辭龜腹甲
帶填硃卜辭龜腹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刻有甲骨文數十字。刻字有填墨。本版內容是卜問農作物是否有好收成的刻辭,"韋"是貞人名。而本版值得注意的是,有部份刻辭直接刻在卜兆上,也就是所謂的"犯兆"。
YH127坑發掘情形
YH127坑發掘情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國二十五年春,殷墟第十三次發掘,小屯第十次(Y10),YH127發掘情形;甲骨堆積情形
《丙編》019
《丙編》019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YH127坑出土甲骨、《殷墟文字丙編》019
乾隆二十六年武會試錄
乾隆二十六年武會試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萬壽恩科武會試錄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