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335個藏品
許常惠與黑澤隆朝合影於臺東機場
許常惠與黑澤隆朝合影於臺東機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0年與日本民族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合影於臺東機場。他的著作《關於臺灣的音樂》一書,由許常惠翻譯。1960年代開始的民歌採集,是繼日治以來田邊尚雄、黑澤隆朝在臺灣山地採集原住民音樂後,再次開啟關注原住民音樂的風氣。
李淑德與友人於蘭嶼合影
李淑德與友人於蘭嶼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9年於蘭嶼學會換氣的!左起李淑德、李玫瑩、何貴良、許瀞心。
李泰祥 與省交到臺東家鄉的巡迴 演出照
李泰祥 與省交到臺東家鄉的巡迴 演出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74年與省交到臺東家鄉巡迴演出。
林玉卿 獨唱會海報
林玉卿 獨唱會海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6
李泰祥 做田野採集的工作也一面發展他的鮮奶事業
李泰祥 做田野採集的工作也一面發展他的鮮奶事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6-1970年李泰祥在臺東的「鮮奶事業」就是這兩頭乳牛開啟的。
李泰祥於臺東音樂推廣教學時情景
李泰祥於臺東音樂推廣教學時情景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6-1970年李泰祥夫婦在臺東做音樂紮根與推廣的工作。
李泰祥 於臺東音樂推廣 演出照
李泰祥 於臺東音樂推廣 演出照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1966-1970年李泰祥夫婦在臺東做音樂紮根與推廣的工作。
阿美族歌謠
阿美族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本案為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錄製之阿美族歌謠,內容包括(A面)《老人除草歌》、《年輕人除草歌》、《豐年祭招呼歌》、《求愛歌》、《嬉遊歌》等,以及(B面)《豐年歌》、《春海歌》、《除草歌》、《豐年祭解散歌》、《捕魚歌》等曲目。錄製地點為臺東縣豐里、三尼、花蓮縣豐濱鄉靜浦村等。
臺東康樂天主堂
臺東康樂天主堂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本案為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臺東康樂天主堂提供歌謠,內容包括(A面)《情歌》、《遊玩歌》、《古老歌》、《飲酒歌》、《搖籃歌》等;以及(B面)《遊玩歌》、《飲酒歌》、《戀歌》、《打鐘了》、《山地舞歌》等曲目。
蕭泰然與妹妹、妹婿合影
蕭泰然與妹妹、妹婿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02年6月蕭泰然與妹妹、妹婿於蘭嶼。右為蕭泰然。
檳榔筐
檳榔筐
國立臺灣博物館
青田の檳榔樹《東臺灣展望》
青田の檳榔樹《東臺灣展望》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都蘭山晨曦 王彥翔/攝
都蘭山晨曦 王彥翔/攝
數位島嶼
拍攝時間:20140625 拍攝地點:台東卑南山里車站 拍攝者:王彥翔 內容描述:都蘭山是卑南族的聖山,也是台東的地標。在田邊的檳榔樹更增添了點南國風情。
荖藤標本
荖藤標本
國立臺灣大學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檳榔花序標本
檳榔花序標本
國立臺灣大學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in forests
荖藤標本
荖藤標本
國立臺灣大學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農作物混作/間作
農作物混作/間作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部落早期傳統農耕,透過玉米與芋頭、豆類等高低莖作物混作模式,使土地利用效益達最大化,同時確保糧食供應安全。
達魯瑪克部落採訪
達魯瑪克部落採訪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受訪者-部落前婦女會長蘇秀麗(Tavaray)及巴樂絲女士
鳥害防制
鳥害防制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從小米抽穗開始至成熟採收期間,為鳥類危害嚴重時期,也是族人最辛苦的時候,傳統利用各種方式如紙老鷹、亮片帶、炮竹及鐵罐等視覺及聽覺干擾方式來驅趕小鳥。
農作物混作/間作
農作物混作/間作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部落早期傳統農耕,透過玉米與芋頭、豆類等高低莖作物混作模式,使土地利用效益達最大化,同時確保糧食供應安全。
糯米飯
糯米飯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小米
小米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砌石
砌石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砌石
砌石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