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158個藏品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 《養鴨人家》由中央電影公司出品、李行執導、張永祥編劇。1964年8月至南投草屯拍攝農業展覽會的畫面,1964年12月上映。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 《養鴨人家》由中央電影公司出品、李行執導、張永祥編劇。1964年8月至南投草屯拍攝農業展覽會的畫面,1964年12月上映。
《養鴨人家》現場受訪照
《養鴨人家》現場受訪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養鴨人家》1964年8月至南投草屯拍攝農業展覽會的畫面,李行接受媒體訪問。
檳霞餘暉 JIME/攝
檳霞餘暉 JIME/攝
數位島嶼
夕陽斜下,曝染整片畫布,灑在檳樹,添加了浪漫風情,輕輕的微風,在風中搖曳,曼妙的姿態,凸顯台灣當地熱情文化。 data:2014/6/20
落葉歸根 JIME/攝
落葉歸根 JIME/攝
數位島嶼
家是根,不管在外面受到風吹雨淋,家是最溫暖的避風港,檳榔樹是兒小成長中最常見的鄰居,總有種莫名親切感,不禁想起,我們多久沒回家了,抽空回回家吧。 date:2013/5/5
張美瑤
張美瑤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張美瑤,本名張富枝,1942年4月15日生於南投埔里。1957年,埔里中學初中部畢業後,在家附近的洋裁店幫忙,因緣際會得到玉峰影業公司演員訓練班講師賴耀培賞識,通過面試加入訓練班。
小明明
小明明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小明明本名巫明霞,1941年12月21日出生於南投縣水里鄉。父親巫添丁為中明歌劇團團長,小明明自幼耳濡目染,對表演產生興趣,父親便為他取了藝名「小米蝦」,讓他在劇團中跑龍套。後在《某養尪大》正式擔綱小生,並改藝名為「小明明」。
荖花園
荖花園
數位島嶼
檳榔幼苗
檳榔幼苗
數位島嶼
荖花
荖花
數位島嶼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於外景拍攝地。 《養鴨人家》由李行執導、張永祥編劇。1964年5月起在中南部拍攝外景,之後12月公開上映。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站在攝影機右側的是導演李行、中影總經理龔弘,右後方應是演員唐寶雲。 攝影機為35mm Mitchell NC,400呎底片盒的軟式隔音罩上有著「中影」的字樣。 《養鴨人家》由中央電影公司出品、李行執導、張永祥編劇。1964年8月至南投草屯拍攝農業展覽會的畫面,1964年12月上映。
《俠女》現場工作照
《俠女》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的《俠女》,在南投溪頭拍攝最知名的竹林大戰。 導演胡金銓躺在地上與洪金寶示範套招,女主角徐楓(右1)一旁觀看。操控攝影機的應是攝影師華慧英。
《俠女》工作照
《俠女》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胡金銓(舉右手者)和攝影組等工作人員坐在高台上。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胡金銓執導的《俠女》,1968年2月7日正式開拍,1970年7月在台上映。
歡聚歌
歡聚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力行村傳統詞曲 這首力行村新望洋部落石賴玉居女士所唱的「歡聚歌」,其曲調和唱法與瑞岩部落的「應答歌」完全相同,只是主題不同。原來的一領唱一答唱的演唱方式,也改由一人獨立完成。
日升日落之歌
日升日落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力行村傳統詞曲 整首「日升日落之歌」是以一個基本的樂句為主體,三段不同的歌詞反覆了三次,但每次一反覆其基本曲調一定產生某些程度上的改變。歌詞的意含相當深邃,是泰雅族人向太陽宣示「您昇起來了,我們得開始工作。您下山了,我們也勤奮工作了一整天,我們要回去了。」
macumine之歌
macumine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力行村傳統詞曲 這是在歌頌一對無法成為美眷的泰雅男女,在macumine山附近的天池殉情頌歌。曲調是由兩句型的樂句所組成,歌詞也僅一句「ketun ketun macumine」。
失戀歌(一)
失戀歌(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力行村傳統詞曲 這首「失戀歌」,曲調僅由三個樂句所形成,歌詞是在描述一個年輕的泰雅男孩batu’,因為不敢所愛慕的女孩表白其情愛,等到她走了才自怨自哀。
張美瑤榮歸故里
張美瑤榮歸故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民國53年12月6日,榮獲十大影星第三名的張美瑤回到故鄉南投縣埔里鎮,乘坐吉普車向鄉親們致謝,受到數萬鄉親的熱烈歡迎。當晚,張美瑤出席南投縣埔里鎮扶輪社成立大會,並由埔里扶輪社陳社長贈送張美瑤紀念章,接著舉行熱烈的「張美瑤之夜」,有精采的合唱團歌唱及舞蹈節目。
換工歌
換工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力行村傳統詞曲 這首石賴玉居女士所演唱的「換工歌」,唱得非常自由,幾乎都以似說似唱的方式來進行,曲調也只用了泰雅族人耆老慣用的三音組織「mi、sol、la」為曲調核心。但其歌詞的內容是以呼喚工作的同伴,一起來上工,一起來煮東西,一起回部落等語為主。
織布歌
織布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力行村傳統詞曲 這首以「織布」為題的「織布歌」,曲調仍然是以泰雅的「朋友相聚歌」,或賽德克的「換工歌」為基本旋律。整首樂曲就好像是泰雅婦女向我們訴說,我們泰雅族人是怎麼樣來織布,其過程一五一十的呈現在我們眼前。
跳舞歌(二)
跳舞歌(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力行村傳統詞曲 這首跳舞歌,其曲調基本上是由六句型的樂句組成的歌謠,而每個拍子都使用附點音符,是其節奏上最大的特點,每個樂句都是以六個音符,外加一拍休止為基本結構。其歌詞是相當即興式的,本曲是以讚美婦女的廚藝及織布技藝為主題。
1997臺灣縣市長選舉 - 無黨籍:南投縣 - 彭百顯
1997臺灣縣市長選舉 - 無黨籍:南投縣 - 彭百顯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無黨籍南投縣長候選人彭百顯(右二)與夫人吳文婉(右三)於造勢晚會高舉雙手向選民拜票
1997臺灣縣市長選舉 - 無黨籍:南投縣 - 彭百顯
1997臺灣縣市長選舉 - 無黨籍:南投縣 - 彭百顯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無黨籍南投縣長候選人彭百顯(右二)與夫人吳文婉(右三)於造勢晚會高舉雙手向選民拜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