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80個藏品
祭神靈之歌
祭神靈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在儀式將近完成之際,為了答謝祖靈的幫忙,巫師再一次的呼叫老巫師的師承及祖靈的名號,再次的祭拜這些神靈,以示感恩之意。
不會遺忘
不會遺忘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一面跳舞一面演唱的娛靈祭歌。歌詞的內容是在請kebaran族的祖靈們放心,我們的族人,是絕對不會丟棄或改變這些祖先們所留下來的祭儀的。
招魂歌
招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多納村傳統詞曲
烏鴉歌
烏鴉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信義鄉傳統詞曲
交友歌之二
交友歌之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多納村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情歌,任何地方都可以唱,也可以以對唱方式演唱。另外一種唱法是:先由一人獨唱,然後大家跟著唱,一人接一人以接力方式演唱,來表示心中對情人的愛慕,希望以美妙的歌聲,取悅對方。在以前,平常入夜之後就會聽到從姑娘們家裡傳來這種歌聲。
夢境
夢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信義鄉傳統詞曲 這是卡社群潭南部落流傳的童謠,基本上,這首童謠仍然採用如問答歌一般的演唱方式。歌詞在描述:一個孩童昨晚做了一個夢,看見長輩拿針縫製袋子,於是一連串引發了他的好奇心。不過主題仍然離不開諸如獵槍、織布等日常生活的對象和行為。
什錦歌
什錦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仁愛鄉傳統詞曲 這是由兩個不同曲調結合形成的一首童謠。前半段是完全寓言式而甚難理解的情況,後半段卻是一首問答歌,歌詞是:給我針,拿針做什麼?要縫袋子,為什麼縫袋子?要裝lalao草,為什麼要裝lalao草?為了要擦拭弓箭,為什麼要擦拭弓箭?為了要獵鹿,獵鹿為何?要給umail吃...。
ALA的肉
ALA的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信義鄉傳統詞曲 這是望鄉部落巒社群人所唱的一首擬似卡農(輪唱)的二重唱複音童謠。主旋律在上,對旋律在下。歌詞每句之間缺乏邏輯性的相關涵意,布農族人也說不出其中的內容,只知道這是一首孩童們用來互相開玩笑的歌謠。
肚子被勾住
肚子被勾住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南投縣信義鄉傳統詞曲 這是南投縣境巒社群所唱的童謠,歌詞只有四句形成的一段體童謠。歌詞的內容在描述「一個小孩肚子被東西勾住了,眼睛被風沙吹進去了」,布農族人說這是一首捉弄鄰居小孩的逗趣歌。
跳舞歌(九)
跳舞歌(九)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廬山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舞歌輪唱(三)
舞歌輪唱(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廬山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這首輪唱跳舞歌是由平生部落的女士領唱,由廬山部落的耆老們和唱,一開始由於耆老們太久沒唱的關係,有點銜接不上,但是過不久耆老們體內的節奏感自然而然地就跟上了拍子,於是形成疊瓦式的卡農,也就是賽德克族最大的特色—輪唱。
kisoring
kisoring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廬山部落泰雅族傳統詞曲 根據耆老表示,這首歌的意思是指吃了會令人發癢的芋頭,歌曲的形式有一點像ohnay,而我們也從未在其他部落聽到這首歌過,但是它也是以四音音階La、Sol、Mi、Re作為旋律音。
跳舞歌(十)
跳舞歌(十)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廬山部落泰雅族傳統詞曲 這首跳舞歌則通常放在組曲的第一首,但是各部落演唱的旋律也不同,例如這個廬山部落的耆老所演唱的,跟春陽部落較為類似,連第一句歌詞都一樣,「hoga-agoh da」的意思是說,來啊來啊,我們快來跳舞吧!
男人酒醉之歌
男人酒醉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廬山部落泰雅族傳統詞曲 這首男人的酒醉歌也是一開始說出自己的名字,然後傾訴自己心中的煩惱,與其他的部落類似。但是這位耆老在唱完酒醉歌以後便接著唱ohnay。
Temu Nawi 的歌(二)
Temu Nawi 的歌(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廬山部落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這一首與99首相同,由同一個耆老所演唱,雖然歌詞的排列與用法上有點不同,但是旋律是相同的,一樣是三種模式去做排列組合。
酒醉之歌
酒醉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廬山部落泰雅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的標題雖然是酒醉歌,但是一開始耆老先演唱還工歌,接著唱ohnay,最後才唱酒醉歌。
童謠-夢到嫁給TAHAI-DAING
童謠-夢到嫁給TAHAI-DAING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十二月令歌
十二月令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是在採草藥時,有感而發所唱出的。所採的草藥就是生長在高海拔的金線蓮。採藥者在工作時,口中吟唱時間(月)的順序,心中一面想著(計畫)整年的工作,為一首心靈歌曲。可獨唱、合唱、對唱等,大部用於祭典供奉祖靈時所唱。
童謠-抓魚蝦
童謠-抓魚蝦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是在描述在溪裡捉魚蝦的情形,鄒族非常懂得享受,一切都取自大然,尤其居住楠梓仙溪畔的kanakanavu善於在溪流間活動,有時不用任何工具,即可豐收,是因鄒族人早已對水中生物的習性瞭若指掌。此曲簡單易懂,百聽不厭,是一首相當討人喜愛的童謠,可以合唱或獨唱來演唱。
賣酒(二)
賣酒(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賣酒(四)
賣酒(四)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賣酒(三)
賣酒(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歡聚歌
歡聚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本首曲調源自阿里山鄒族,在鄒族稱為「Topenso」,卡那卡那富族則稱為「Topensto」,因地域分隔及年代久遠,所以歌中有些歌詞與鄒族不同。
童謠-孩子卜卦歌及搔癢歌
童謠-孩子卜卦歌及搔癢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謠是描述小孩在家等待父母回家的心境。拿些乾芒草,用特殊的綁法綑成一把,握在掌中,然後一面用這把芒草一面搗碎放在地上的木炭,一面在口中唸著此曲,如果芒草鬆動則表示母快回來了;如果無動於衷則否,那就要再等,再做一次,直到孩子安心為止。雖然是一首遊戲歌,但極富卜卦的意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