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95個藏品
結婚叮嚀歌
結婚叮嚀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在結婚場合中所演唱的歌曲。若在一般場合中演唱,則稱為「勉勵歌」。內容主要呼籲子女們要孝順父母。歌曲中每一個樂句的開始都由領唱帶出,合唱則於樂句的後半加入演唱。內容主要勉勵子女要好好做人,孝敬父母親,是一首十分感傷的歌曲。曲調與祝婚歌略不同。
誇功宴
誇功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獵歸唸數動物名之歌
獵歸唸數動物名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準備歌(聖貝祭祭前歌之二)
準備歌(聖貝祭祭前歌之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美隴社傳統詞曲 這首美隴社的祭前歌分為三段:第一段在叮嚀所有族人,要慎重準備祭典所需,不可因分心而破壞祭典。第二段則是眾人圍圓圈跳舞,為頭目加強力量,驅逐場外的惡靈。第三段則為正式祭歌,獻豬給貝神,並因為沒有用釀酒的草洗貝神而致歉,並承諾明年還會再繼續祭拜,希望貝神明年能再來。
活該,貝殼被我們偷了
活該,貝殼被我們偷了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根據拉阿魯哇族的傳說,聖貝是美攏社的祖先自矮人處分得,後來排剪社和雁爾社羨慕美攏社有聖貝和盛大的祭祀,因此趁美攏社人不備之際各盜取若干聖貝回去。此歌即是偷聖貝之歌,並傳達希望以歌唱讚美的方式,使偷來的貝神也能保護他們。
數人數之歌
數人數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祭典中頭目用一種叫ta-lon的茅草算人數,邊唱邊數,每數一個人就折斷一次,此歌數到十為止。這種以人類最基本、最簡單的方式來數數的原則,我們也常見於台灣及其他南島語族的原住民中。
祖靈嘗新祭祭歌
祖靈嘗新祭祭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拉阿魯哇族桃源四社傳統詞曲
大水氾濫後分居
大水氾濫後分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新居落成
新居落成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收割小米歌
收割小米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新生村眉原部落泰雅族傳統詞曲 這首「收割小米歌」,曲調與力行村的「歡聚歌」,瑞岩部落的「應答歌」都完全相同,同樣的最後一句歌詞也都一樣「rahuey su ra rahuey wagey」,只是前面的主題已改成收割小米為主題。
獵獲凱旋歌
獵獲凱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丹社布農族傳統詞曲
豐年祭
豐年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豐年祭
豐年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阿美族傳統詞曲
打獵歌
打獵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桃源鄉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獵首歌
獵首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桃源鄉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歡樂歌
歡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桃源鄉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祖靈嚐新祭祭歌
祖靈嚐新祭祭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桃源鄉拉阿魯哇族傳統詞曲
祭神靈之歌
祭神靈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在儀式將近完成之際,為了答謝祖靈的幫忙,巫師再一次的呼叫老巫師的師承及祖靈的名號,再次的祭拜這些神靈,以示感恩之意。
不會遺忘
不會遺忘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新社噶瑪蘭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一面跳舞一面演唱的娛靈祭歌。歌詞的內容是在請kebaran族的祖靈們放心,我們的族人,是絕對不會丟棄或改變這些祖先們所留下來的祭儀的。
招魂歌
招魂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高雄縣茂林鄉多納村傳統詞曲
十二月令歌
十二月令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卡那卡那富族傳統詞曲 這首歌是在採草藥時,有感而發所唱出的。所採的草藥就是生長在高海拔的金線蓮。採藥者在工作時,口中吟唱時間(月)的順序,心中一面想著(計畫)整年的工作,為一首心靈歌曲。可獨唱、合唱、對唱等,大部用於祭典供奉祖靈時所唱。
誇功宴
誇功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獵前祭槍之歌
獵前祭槍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成巫式之歌
成巫式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布農族傳統詞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