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28個藏品
蕃社姑娘曲譜
蕃社姑娘曲譜
鄧泰超
蕃社姑娘曲譜,原稿目前由鄧氏家屬保存收藏中,作品發表會在1938年發表於臺北公會堂(今臺北中山堂)。(含照片)
2003年關渡花卉藝術節「花想」主標題字體
2003年關渡花卉藝術節「花想」主標題字體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2003年關渡花卉藝術節主標題為「花想」,意味「花的無限想像」。 此字體由以水墨作品著稱的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林章湖老師親筆寫就,提供給2003年關渡花卉藝術節活動使用。
聯邦影業公司出品商標手繪稿
聯邦影業公司出品商標手繪稿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及聯邦綜藝體伊士曼彩色的商標設計手繪草稿。 有鉛筆手寫標註顏色。
周聯華書法作品
周聯華書法作品
長大採編暨校史組
「主乃我之牧,所虛無百憂。令我草上憩,引我澤畔游。」詩篇第二十三篇1-2節。 原件收藏於神學院。
俗諺記錄本
俗諺記錄本
國立臺灣文學館
「俗諺記錄本」為吳瀛濤蒐集整理流傳民間的俗語、歌謠成果,內容包括恆春民謠《耕農歌》、台語歌謠《雨夜花》以及客家山歌等歌詞。 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吳康文、吳重文、吳玉文、吳珠文、吳家寶捐贈 藏品登錄號|NMTL20060150073
〈不景気な醫学士〉(生意不好的醫學士)
〈不景気な醫学士〉(生意不好的醫學士)
國立臺灣文學館
楊逵於1932年創作的短篇小說〈不景気な醫学士〉,以「我」為觀點,描述某醫師診所生意不好的原因,在於病患總是要求醫師能開出立即見效的藥物,這類錯誤的醫療觀念造成很多病患因此殘廢甚至死亡,但大眾仍不自知;另一方面,醫師卻因為醫德而不願意對求診者下猛藥,導致被誤會成醫術不精。
〈海翁宣言〉
〈海翁宣言〉
國立臺灣文學館
〈海翁宣言〉全詩分為三段,係以臺語漢羅方式書寫之現代詩。以海翁(即鯨魚)喻臺灣,以五千年的包袱指涉中國文化的束縛。〈海翁宣言〉收錄於2004年由開朗雜誌出版的詩集《咱攏是罪人》。
台灣雍容女子(一)〈施與照拂的施照子〉(影本)
台灣雍容女子(一)〈施與照拂的施照子〉(影本)
國立臺灣文學館
愛愛寮為施乾(1899-1944)於1923年創辦於艋舺,日本女子施照子為施乾之妻,施乾辭世後,她繼承亡夫遺志,將原本照顧乞丐的愛愛寮,改為照拂貧苦老人的愛愛院;王昶雄以文記錄施照子的無私奉獻的大愛精神。
〈二度漂流的文學〉
〈二度漂流的文學〉
國立臺灣文學館
本文於1993年6月26日至27日發表於《聯合報》副刊,後於1998年收錄於九歌出版社出版之文學評論集《霧漸漸散的時候》。作者齊邦媛指出「漂泊」始終是文學作品的重要主題,論述因政治而區分的文學國度問題,對文學作品所面對的二度漂流命運做闡述。
吃馬鈴薯的人(The Potato Eaters)
吃馬鈴薯的人(The Potato Eaters)
Thyssen-Bornemisza Museum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