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640個藏品
史惟亮與省主席謝東閔及張大勝合影
史惟亮與省主席謝東閔及張大勝合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史惟亮於省交任內與省主席謝東閔及張大勝先生共同討論音樂演出的想法和理念。左為省主席謝東閔,右為張大勝。
35mm Mitchell NC
35mm Mitchell NC
The Mitchell Camera Company
1932 年上市的 35mm Mitchell NC 攝影機,雖然比 Mitchell BNC 為早一款的型號,但反而比較晚才進到台灣,是台灣電影 1950 至 1960 年間最主流的攝影機。
35mm Mitchell Mark Ⅱ
35mm Mitchell Mark Ⅱ
The Mitchell Camera Company
1963 年上市的 35mm Mitchell Mark Ⅱ 攝影機,此機型最大的特色是多了雙快門系統,一個為鏡面式反射快門(mirror shutter)用以反射取景,攝影師可直接透過觀景窗(viewfinder)觀察實際拍攝的畫面;而另一個為可變角度快門(variable shutter)至17
研討會活動剪影
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峙皞(本所助研究員)發表〈從新文化到新文化史:史語所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淵源、變遷與展望〉
研討會活動剪影
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仁淵(本所副研究員兼檔案館主任)發表〈中研院史語所遷台以來的中國制度與法律史研究:宋代到清代〉
研討會活動剪影
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陳熙遠(本所研究員兼本院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發表〈行將「走入歷史」的歷史學家─反思數位轉型中的人文研究〉
研討會活動剪影
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修平(本所助研究員)引言〈安陽殷墟考古現場紀實影片高解析度數位修復版首度公開〉
研討會活動剪影
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陳韻如(本所助研究員)發表〈從另類到跨域: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的發展(1992-2023)〉
研討會活動剪影
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峙皞(本所助研究員)發表〈從新文化到新文化史:史語所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淵源、變遷與展望〉
研討會活動剪影
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林聖智(本所研究員兼副所長)發表〈「比較藝術」:史語所的圖像蒐集、整理與研究〉
研討會活動剪影
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吳孟軒(本所副研究員)發表〈宗教與社會關懷:論史語所和戰後宗教史研究〉
研討會活動剪影
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王冠文(本所助研究員)、王儷螢(本院博士後研究學者)發表〈聚焦臺灣考古學界:由中、英文期刊所見近二十年臺灣與東南亞考古之研究趨勢與反思〉
研討會活動剪影
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黃儒宣(本所助研究員)發表〈史語所近四十年禮俗史研究回顧(1987-2023)—以戰國秦漢時期為中心〉
研討會活動剪影
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陳光祖(本所研究員)發表〈史語所臺灣考古研究的歷程、既有成績、當下困境與展望〉
研討會活動剪影
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藍弘岳(本所副研究員)發表〈史語所與世界史研究:從「虜學」到全球史〉
研討會活動剪影
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高震寰(本所助研究員)發表〈95周年所慶:史語所漢簡研究簡介〉
研討會活動剪影
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孔令偉(本所助研究員)發表〈史語所的語文學傳承及發展〉
1965年11月 梅原末治與李濟等人攝於蔡元培紀念館
1965年11月 梅原末治與李濟等人攝於蔡元培紀念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65年11月20日,日本考古學家梅原末治與李濟等人攝於蔡元培紀念館。左起:陳奇祿、高去尋、石璋如、李濟、張秉權、梅原末治、譚旦冏、蔣復璁、凌純聲、李光宇、李霖燦。
漁業善後物資管理處台灣基地漁台號漁場圖
漁業善後物資管理處台灣基地漁台號漁場圖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