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640個藏品
檳榔葉標本
檳榔葉標本
國立臺灣大學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5m
研討會活動剪影
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討會活動剪影
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討會活動剪影
研討會活動剪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行母親的提醒
李行母親的提醒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85年拍攝《唐山過台灣》,由於李行已相隔兩年未執導演筒,母親李過純華特地以日曆紙寫下注意事項。 ①這樣大戲要多加幾位副導演幫助你跑來跑去 ②昨天開鏡有沒有祭拜 ③你幾年沒有拍大戲難免緊張 ④作息要均衡晚上少趕工 ⑤不要像你父親事必躬親就太勞累 李行另以紅字在左側註記。
圖書館目錄櫃
圖書館目錄櫃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卡片目錄櫃是電腦檢索系統普遍前,尋找藏書的方法,流行於19世紀至20世紀中期。每個抽屜中都有一張張標準規格的索引卡(7.5x12.5cm),記錄著書本的基本資料,可藉由書名、作者、分類與標題目錄來尋書。 此次展覽將其作為展架使用,讓古物發揮另一種角色。
《海瑞罷官》全書
《海瑞罷官》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吳晗(1909-1969)是中國近代歷史學家。《海瑞罷官》為取材自明史的現代劇,因被評論為影射中國共產黨撤銷彭淮德職務一事,吳晗於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批鬥,並於獄中死去。 內頁有李行導演「維光普照」藏書章。
《羅浮宮》 雷射影碟
《羅浮宮》 雷射影碟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羅浮宮》系列LD,共三卷,主題分別為繪圖和圖畫、雕塑和藝術品,以及近東與中東、埃及、希臘與羅馬文物。 每卷內容包含兩部分,第一部分為作品的動態導覽,附有法語和英語的評論;第二部分則是更多作品的整體或細部圖像,可對照作品目錄書,知道作品的年代、作者等資訊。
《絲綢之路》雷射影碟
《絲綢之路》雷射影碟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絲綢之路》為日本放送協會(NHK)在1980年代拍攝製作的《NHK特集》之一,共有兩部。第一部自西安市出發,取材中國境內絲綢之路各地的風景與文化,共12集;第二部拓展絲綢之路從帕米爾高原出發,最後到達羅馬,共18集。
《斯巴達克斯: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電影》雷射影碟
《斯巴達克斯: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電影》雷射影碟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斯巴達克斯: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電影》為蘇聯作曲家阿拉姆·哈察都量(Aram Khachaturian)創作的芭蕾舞劇,講述反抗羅馬人的英雄奴隸斯巴達克斯的起義。
《悲情城市》雷射影碟
《悲情城市》雷射影碟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悲情城市》為臺灣導演侯孝賢於1989年執導的歷史電影,是第一部涉及「二二八事件」的電影,講述1940年代末一個家庭的故事。
《第七封印》雷射影碟
《第七封印》雷射影碟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第七封印》為瑞典導演英格瑪·伯格曼(Ernst Ingmar Bergman)於1957年執導的經典電影,背景為黑死病爆發時期的瑞典,一位騎士在十字軍東征歸來後的旅程。
《幻想曲》雷射影碟
《幻想曲》雷射影碟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幻想曲》是迪士尼公司於1940年製作的音樂動畫片,屬多段式電影,主要由八部古典音樂組成,配合抽象性圖像或動畫故事。 1990年為慶祝這部影片50周年,將整部影片重新修復,並採用最初由列奧波爾德·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指揮、費城交響樂團演奏的錄音,發行限量紀念版。
《電腦動畫節:21個獲獎電腦動畫短篇》雷射影碟
《電腦動畫節:21個獲獎電腦動畫短篇》雷射影碟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由 Odyssey Visual Design(後改名Odyssey Productions)於1993年發行的電腦動畫集,收錄21篇由不同作者創造出各式主題的短篇動畫,可一窺1990年代的電腦動畫製作技術。
雨夜花
雨夜花
鄧泰超
〈雨夜花〉為鄧雨賢四首名曲之一,周添旺作詞,純純演唱。周添旺以雨、夜、花為題材或比喻為其詞作特點之一,也對後來閩南語歌曲產生了影響。
蕃社姑娘
蕃社姑娘
鄧泰超
〈蕃社姑娘〉為鄧雨賢,以筆名唐崎夜雨所譜歌曲,栗原白也作詞,日文曲名為〈蕃社の娘〉。
春宵吟
春宵吟
鄧泰超
〈春宵吟〉為鄧雨賢作曲,周添旺作詞。
對花
對花
鄧泰超
〈對花〉為鄧雨賢作曲,李臨秋作詞。 歌曲曲調為四拍子,宮調式,五聲音階。四小節為一句,三句式結構。第一、二句前兩小節採相同節處理,後句為前句的變化承接,第三句對比第一、二句總結在宮音上。
廣東夜曲
廣東夜曲
鄧泰超
〈廣東夜曲〉為鄧雨賢作曲,遊吟作詞。
新娘的感情
新娘的感情
鄧泰超
〈新娘的感情〉為鄧雨賢作曲,陳君玉作詞。 歌曲曲調為二拍子,宮調式。配合歌詞內容及分別有二字、三字、五字、七字不等的字數安排,歌曲輕快活潑亦無對稱式樂句之處理,歌曲部分屬一段式式結構。除了編曲之前奏、間奏、尾奏之安排外,在歌曲中亦有伴奏之插句或對句之處理。
望春風
望春風
鄧泰超
〈望春風〉為鄧雨賢作曲,李臨秋作詞。悠揚典雅的曲調,為鄧雨賢先生四首名曲之一。歌曲描寫少女含蓄卻又期待愛情的嬌羞心情。
跳舞時代
跳舞時代
鄧泰超
〈跳舞時代〉為鄧雨賢作曲,陳君玉作詞。
想要彈像調
想要彈像調
鄧泰超
〈想要彈像調〉為鄧雨賢作曲,陳君玉作詞,純純演唱。借無法與心儀者雙雙合彈同曲,只能獨自彈著單思調表達心裡的的相思與渺茫。 歌曲曲調為四拍子,宮調式五聲音階,四小節為一句,四句式結構,每句皆採先四分休止符起再進入旋律的模式。第一小節為主音三和弦的分解和弦,讓五聲音階的曲調進行,含有大調式之性質。。
春江曲
春江曲
鄧泰超
〈春江曲〉為鄧雨賢作曲,陳君玉作詞。 歌曲曲調為二拍子,宮調式,五聲音階,五句式結構。前四句每句各四小節,第二句與第一句之節奏模式相同,第三、四句則有不同的節奏與旋律進行安排。第四句本已在宮音中止,卻巧妙在一個兩小節之長音後,以形似第四句之曲調為歌曲之中止,亦可視為四句之後所附加樂句。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