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378個藏品
麻姑獻壽圖竹製圓盤
麻姑獻壽圖竹製圓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圓形,細竹枝拼接成面,膠合而成之托盤,面大而淺,周圍略高,中央略低。盤面中央繪有麻姑獻壽圖,並寫有「麻姑献壽圖」字樣,乃是利用熱轉寫技術將圖案轉印於竹製托盤上。盤底呈竹片垂直交錯之人字形紋樣。彩繪竹盤可用來盛裝食物,或作為裝飾。
麻姑獻壽圖竹製圓盤
麻姑獻壽圖竹製圓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圓形,細竹枝拼接成面,膠合而成之托盤,面大而淺,周圍略高,中央略低。盤面中央繪有麻姑獻壽圖,並寫有「麻姑献壽圖」字樣,乃是利用熱轉寫技術將圖案轉印於竹製托盤上。盤底呈竹片垂直交錯之人字形紋樣。彩繪竹盤可用來盛裝食物,或作為裝飾。
灰綠絲質緹花大襟女背心
灰綠絲質緹花大襟女背心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此種服裝衍生自清代的「緊身」,又稱為「馬甲」或「坎肩」,在清代婦女服飾中,立領、無袖的合身衣,根據《釋名·釋衣服》記載:其最初形式為其一當胸,其一當背,故名裲襠---今俗名「背心」。
粉紅綢地魚鱗百摺裙
粉紅綢地魚鱗百摺裙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此件魚鱗百褶裙為蘇興仁先生捐贈,與其他均贈衣物共同放置於木盒內,布料為粉紅綢,裙腰使用吸汗的米色布,將裙幅縫綴一起成一片裙樣式,整件裙沒有任何刺繡裝飾,布料本身也沒有緹花暗紋。由於本件作品破損嚴重,除了布料有多處明顯污損、破洞,魚鱗百褶部分的縫線也多有脫落。
兩塊木組合朱漆雙喜字龜形糖塔模子
兩塊木組合朱漆雙喜字龜形糖塔模子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兩塊木組合雙喜字龜形糖塔模子,兩塊印模各刻有一「喜」字,半面的龜紋,合併起來則為完整的龜,並呈現出「囍」字,糖塔模背面各刻有「光」、「緒」二字,印模內外施朱漆,推測為製作婚慶所用的糖塔印模。
白釉碗
白釉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敞口,碗底較寬平,弧壁下接圈足,鏇坯壓模成形。內、外器面皆素面無紋,除圈足著地處之外全器滿施白釉。臺灣北投窯製品可能性高 ,但年代待斟酌。推測二十世紀前半葉可能性高。
朱漆雙喜字龜形糖塔左側印模
朱漆雙喜字龜形糖塔左側印模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朱漆雙喜字龜形糖塔左側印模,以一塊長方形木塊雕刻而成,印模雕半側龜,具有龜首、龜尾及右側2爪,龜甲中央刻一「喜」字,背面刻有一「緒」字,印模內外通體施朱漆。
黑毛料毛皮新月領女大衣
黑毛料毛皮新月領女大衣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根據捐贈者描述,此大衣是母親從中國大陸攜帶來台,應該有60-70年以上之歷史,在葉立誠所著《臺灣服裝史》中所提到,當時從中國大陸遷臺的人民,長袍大衣是必帶的一件衣服。
藍棉質大襟男夾袍
藍棉質大襟男夾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根據捐贈者描述,此大衣是母親從中國大陸攜帶來台,約有10-70年以上之歷史,在葉立誠所著《臺灣服裝史》中所提到,當時從中國大陸遷臺的人民,長袍大衣是必帶的一件衣服。。
翠綠絲質大襟五分袖女旗袍
翠綠絲質大襟五分袖女旗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根據捐贈者描述為母親所有,當時來臺時從中國大陸攜帶過來的,母親如有重要場合都會穿著旗袍,平時則是愛惜呵護捨不得穿。
1963年北斗鎮農會農民節紀念鋁製便當盒
1963年北斗鎮農會農民節紀念鋁製便當盒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鋁製,長方形,圓角,包括盒底及盒蓋。合蓋上方有「民國五十二年度農民節紀念」、「北斗鎮農會贈」凸起字樣。為民國五十二年二月四日(立春),彰化縣北斗鎮農會慶祝農民節所發放的贈品。
錫製茶壺
錫製茶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錫製茶壺,包括壺蓋、壺身、濾筒等三部件。壺身整體呈現六角形圓腹,器表素面無雕飾,底部採六足支撐,壺把樣式為對開提樑,提樑兩端各飾有四道平行線條。壺流部分亦為六角形,流基則呈現扁平狀,流口則採舌嘴樣式。全器用鑄模工法製作出各部件後加以焊合而成。
錫製茶壺身
錫製茶壺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錫製茶壺壺身,外觀呈現金屬氧化後的灰色貌。口緣呈現圓形高頸狀,頸部帶有一圈飾線。肩部呈現六角平面,壺身整體呈現六角形圓腹,器表素面無雕飾,底部採六足支撐,壺把樣式為對開提樑,提樑兩端各飾有四道平行線條。壺流部分亦為六角形,流基則呈現扁平狀,流口則採舌嘴樣式。全器用鑄模工法製作出各部件後加以焊合而成。
橄欖綠釉壓印紋陶甕
橄欖綠釉壓印紋陶甕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厚圓唇,溜肩,斜弧腹,平底,器身呈橢圓卵形。全器最大徑在器腹中央部位,外器壁上半部肩部至器腹上方壓印直線細條紋,再環繞器身上半部等距陰刻?道縱向線紋,腹飾雙線刻陰紋所形成弦紋三圈。
褐釉素面陶甕
褐釉素面陶甕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圓口,圓唇,平肩,平底,有圈足,腹部上半部凸出,中央向下斜收至底部,整體呈心形。器身外上褐色釉,器身內部與器底無釉,釉厚薄不均,部分剝釉,腹部上方有一明顯的圓形剝落痕跡,底部有一片未上釉的部份,露出褐紅胎色。
紅褐釉壓印紋陶甕
紅褐釉壓印紋陶甕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圓口,圓唇,短直頸,斜肩,平底,肩部與腹部交接處凸出,向下斜收至底部。外器壁上半肩部至腹部壓印直線條紋。器身外及口內部上紅褐釉,器身外近底部、器身內部與器底無釉,釉厚薄不均,部分剝釉,可見褐紅胎色,器底邊緣有多處碰撞凹痕。依器形和紋飾推測為南投窯廠製品。
褐釉聳肩陶甕
褐釉聳肩陶甕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短直口、聳肩、肩以下斜直內收成平底的褐釉甕。器身最大徑在折肩部位,肩部以下斜直腹身,平底。內外器壁施褐釉,施釉厚薄不均,大面積無釉,呈灰色。同類型製品可見於1822年沉船得順號(Teek Seeum)出水遺物。推測主要流行年代於19世紀,中國華南地區製品。其功能推測是酒甕等液體儲存容器。
紅褐釉壓印紋陶甕
紅褐釉壓印紋陶甕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寬圓口、厚唇,斜肩,平底,有圈足,腹部中央凸出,圓弧形向下斜收至底部,一肩略微歪斜。外器壁壓印直線條紋,肩部與肩腹交接處有二條環狀圈紋,腹部中央飾有八個圓框花卉紋及陽刻「茂」字。器身內外上紅褐釉,器底無釉,釉厚薄不均,腹部及肩腹交接處有多處剝釉痕跡,露出灰褐胎色。此類形制的陶甕多用來醃漬醬菜。
褐釉壓印紋陶甕
褐釉壓印紋陶甕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圓口,圓唇,短頸,斜肩,凹底,有圈足,腹部與肩部交接處凸出,圓弧形向下斜收至底部,一肩略微歪斜,整體呈橄欖形。外器壁上半肩部至腹部壓印直線條紋,腹部下半近底部壓印環狀圈紋,肩部有一圈因摞疊入窯燒造而留下的圈狀支燒痕。器身外上褐色釉,器身內部與器底無釉,釉厚薄不均,腹部有多處剝釉痕跡,露出褐紅胎色。
黃褐釉直壁素面陶甕
黃褐釉直壁素面陶甕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圓口,圓唇,折肩,直壁,平底,器身自肩腹交接處垂直向下至底部。器身外肩部有二圈因摞疊入窯燒造而留下的圈狀支燒痕,肩部上方近口處陰刻雙線圓框及「万」字,和陰刻單線方框及數字「49」,腹部上半部陽刻雙線方框和「紅露酒」字樣。器身外上黃褐釉,器身內和器底無釉,釉厚薄不均,部分剝釉,可見灰褐胎色。
橄欖綠釉素面陶甕
橄欖綠釉素面陶甕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圓口,斜短頸,圓肩,平底,腹部中央凸出,向下斜收至底部,口與一肩略微歪斜。器身外上橄欖綠釉,器底無釉,釉厚薄不均,部分剝釉,外器壁腹部中央凹痕露出紅褐胎色,肩部上方近口部有水滴狀白色痕跡。
星芒紋青花陶碗
星芒紋青花陶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微侈口,弧腹,圈足碗,碗內底心一道澀圈為疊燒工藝留下之痕跡。環繞外器壁以青花裝飾等距離押印四組星芒紋,胎質偏灰,底釉偏暗灰色,青花鈷料呈色偏灰青色。除圈足著地處與內底澀圈以外,全器滿釉,圈足斷面略作三角形,外底心有一突起,為製作工藝特徵。
星芒紋青花陶碗
星芒紋青花陶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微侈口,弧腹,圈足碗,碗內底心一道澀圈。環繞外器壁以青花裝飾等距離押印四組星芒紋,胎質偏灰,底釉偏暗灰色,青花鈷料呈色偏灰青色。除圈足著地處與內底澀圈以外,全器滿釉,圈足斷面略作三角形,外底心有一突起,為製作工藝特徵。十九世紀後半葉至二十世紀初期中國南方有青花碗製品,大量生產普遍流傳。
幾何紋青花陶碗
幾何紋青花陶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微侈口,弧腹,圈足碗。環繞外器壁以青花裝飾等距離押印三組幾何紋,胎質偏灰,底釉偏暗灰色,青花鈷料呈色偏灰青色。除圈足著地處以外,全器滿釉且釉層厚,圈足斷面略作三角形,外底心有一突起,碗口沿有一道裂痕。十九世紀後半葉至二十世紀初期中國南方有青花碗製品,大量生產普遍流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