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454個藏品
《萬尼亞舅舅》全書
《萬尼亞舅舅》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文藝創作》第48期  全書
《文藝創作》第48期 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文藝創作》為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出版刊物,當時多刊載反共抗俄文學。本期收錄有的丁衣「光與黑的邊緣」劇本,該劇獲得1954年多幕話劇第三獎。 目錄頁有李行導演「維光普照」藏書章。
《蜜月旅行》全書
《蜜月旅行》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劇為張道藩改譯法國作家約瑟葉爾曼(Jose Germain)所著獨幕劇《第一次的雲霧》(Premiers Nuages),並將劇情改為中國故事。內容描寫一對夫妻在蜜月旅行間的對話,與對婚後生活的構想。
《演員自我修養聽講筆記》全書
《演員自我修養聽講筆記》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編印當時蘇聯劇場人士巴甫洛夫、馬爾丁諾夫、契庫拉也夫講授課程之口譯,作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業務教材使用。 內頁有李行導演「維光普照」藏書章。
《造謠學校》全書
《造謠學校》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青鳥》全書
《青鳥》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梅脫靈戲曲集》全書
《梅脫靈戲曲集》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梅脫靈(Maurice Maeterlinck,1862-1949)是比利時詩人、劇作家,其作品多探討死亡與靈魂之意義。此本戲曲集收錄劇目包含:闖入者、羣盲、七公主、丁泰琪之死。
《關漢卿》全書
《關漢卿》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收錄作家田漢(1898-1968)話劇《關漢卿》劇本,與三首根據南曲、北曲曲牌改編的戲劇插曲歌譜。為影印裝訂本,無版權頁。 內頁有李行導演「維光普照」藏書章。
《素蘭小姐要出嫁》分場對白劇本
《素蘭小姐要出嫁》分場對白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素蘭小姐要出嫁》分場對白本,鉛字印刷裝訂本(已除釘)。 從人物表及劇情研判,《素蘭小姐要出嫁》即是1980年由李美彌所執導《未婚媽媽》的劇本。 封面標題以燙金印刷,謙記(香港)影業公司、策劃:歸亞蕾、製片:馬漢英、編劇:孫春華、導演:李美彌。
《吾妻正點》分場對白劇本
《吾妻正點》分場對白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吾妻正點》分場對白本,鉛字印刷裝訂本(已除釘)。 從人物表及劇情研判,《吾妻正點》即是之後由李美彌所執導《大情人與小跟班》(1985)的劇本。
《女子學校》分場對白劇本
《女子學校》分場對白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女子學校》分場對白本,鉛字印刷裝訂本(已除釘)。 封面以燙金印刷,印有:溫情親情社會寫實文藝片、女子學校、朱秀娟編劇、李美彌導演。左下角有導演李美彌簽名。 內頁多處有修正或塗改,應是導演實際拍攝時所做的紀錄。
台視《電視周刊》第659期(草地人)
台視《電視周刊》第659期(草地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視文化公司發行的《電視周刊》第659期,民國64/05/26出版,封面是《草地人》女主角羅珊。 內有台視閩南語連續劇《草地人》、李美彌相關報導(第16-25頁)及《草地人》彩色劇照(第58頁)。
新芳春導覽手冊—美的形式原理
新芳春導覽手冊—美的形式原理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110博物館教育專題
溜樹皮之歌
溜樹皮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初鹿村卑南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卑南族兒童在小時候到山上或野外嬉戲時,撿來一種叫作halivan的樹皮,當作滑板。小朋友們一面唱著這首isubai,一面乘著樹皮olosanni從高處滑到底下,從這座山滑到那座山。曲調是由LA調式形成的五聲音階為基礎,簡單而令人容易朗朗上口。
辛奇導演追思紀念手冊
辛奇導演追思紀念手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2010年10月22日,辛奇導演因病過世。 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中心)在台北光點舉辦演追思會時編印的紀念手冊。
《薛仁貴與柳金花》宣傳小冊
《薛仁貴與柳金花》宣傳小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印刷本。 內含電影故事、插曲樂譜、演員介紹、演職員表、劇照等。另夾有電影插曲「思君」3張。
《薛平貴與王寶釧》宣傳小冊
《薛平貴與王寶釧》宣傳小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印刷本。民國44年12月12日發行。內含:何基明「我與薛片」、麥寮拱樂社的新頁等專文、插曲樂譜、故事介紹、片場欲語、演職員表、劇照、成功影業設本年度發行中外影片一覽表等。
西田社提案製作偶戲節目
西田社提案製作偶戲節目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1988年,西田社提案製作偶戲節目,傳播傳統民俗藝術。同年3月31日開始拍攝,1989年2月14日,公視「掌中乾坤」節目開播,共十集。
《基隆七號房慘案》宣傳小冊
《基隆七號房慘案》宣傳小冊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印刷本。內含:電影故事、插曲樂譜、演員介紹、演職員表、劇照等。 1957年上映,由莊國鈞導演,洪信德編劇,吳萍、張麗娜、康明、洪明麗等人演出的台語片。
四簧口琴(二)
四簧口琴(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親愛村賽德克族傳統詞曲 四簧口琴只在賽德克族被使用,泰雅本族則無此種口琴。一般都用在青年男女談情說愛時,吹奏樂音以傳達彼此的愛意。這段錄音共有七段不同的情境,就如同敘事曲一般,分別描述出不同的心情。每段都有不同的音型曲調及節奏、速度的不同變化。
戀歌
戀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泰雅族傳統詞曲
回憶古老的歌
回憶古老的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三地鄉三地排灣族傳統詞曲 這是一首青年男女聚會時所唱的歌謠,他們利用這個機會一起聊天,並且一起回憶過去祖先們留下的歌謠。歌詞的內容是即興的,因人而異。但是每段即興歌詞之後,都會附加一段固定而無意義的副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