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31個藏品
CHINA CHINA
CHINA CHINA
中華民國筆會
台灣當代詩選 China, China: Poesie d. Gegenwart aus d. Republik China, Taiwan 書封
寒梅:筆會小說選 Winter plum: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寒梅:筆會小說選 Winter plum: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中華民國筆會
Winter Plum《寒梅》書封
夏照:筆會詩選 Summer Glory :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夏照:筆會詩選 Summer Glory :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中華民國筆會
Summer Glory《夏照》書封
舞踏之父大野一雄來台展現詩般的身體風景 中國時報剪報
舞踏之父大野一雄來台展現詩般的身體風景 中國時報剪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94年5月26日中國時報關於關渡藝術節中大野一雄舞踏表演的報導。
中視《山海的子民》原住民系列報導劇本
中視《山海的子民》原住民系列報導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國電視公司聯合製作的「山海的子民(原住民系列報導)」第1 - 6集劇本(已除釘)。封面及內頁有少許手寫註記修改。
中視《掃描綫周刊》第100期(棋王)
中視《掃描綫周刊》第100期(棋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中國電視公司發行的電視期刊《掃描綫周刊》第100期,民國76/12/06出版。 內有中視國語連續劇《棋王》、李美彌相關報導(第16-17頁),文:亦云。
台視《電視周刊》第1518期(姊妹情)
台視《電視周刊》第1518期(姊妹情)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視文化公司發行的《電視周刊》第1518期,民國80/11/10出版,封面是小虎隊。 內有中視閩南語連續劇《姊妹情》探討現代婚姻,報導:何大可(第114-116頁)。
台視《電視周刊》第677期(好阿伯)
台視《電視周刊》第677期(好阿伯)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電視周刊》第677期,民國64/09/29出版,封面為谷青,副標為 「連續劇《好阿伯遊台灣》拍外景紀盛」。 內有台視連續劇《好阿伯》、李美彌相關報導(第16-25頁),及《澎湖伯遊台灣》彩色劇照(第58頁)。
國語連續劇《黎明前》企劃案
國語連續劇《黎明前》企劃案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國語連續劇《黎明前》(三世情緣)企劃案。原著:孟瑤、製作人:李美彌、編劇:王中平。 內容依據:節目名稱、節目型態、節目長度、製作單位、製作人、編劇、時代背景、本劇特色、故事梗概、劇中主要人物簡介、劇情大要等逐項分述。 現階段查無本案攝製或播映的相關新聞。
單元劇《母親》電視劇本
單元劇《母親》電視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中華電視公司國語單元劇《母親》電視劇本(已除釘)。 內含人物表,角色名稱上方有以潦草的字跡標記飾演演員的姓名。 內頁多處有修正或塗改,研判應是實際拍攝時所做的紀錄。
國語連續劇《黎明前》故事大綱
國語連續劇《黎明前》故事大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國語連續劇《黎明前》(暫定名)故事大綱。首頁為角色關係圖,內含製作團隊與故事大綱。 現階段查無本案攝製或播映的相關新聞。
雜誌《婦女與家庭》第384期(李美彌與歸亞蕾訪談)
雜誌《婦女與家庭》第384期(李美彌與歸亞蕾訪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婦女與家庭》第384期,1979/01/20出版。 內有〈淡如清蓮、靜如止水的歸亞蕾〉(140-141頁)、〈為投身電影被逐出家門 女導演李美彌終獲老婦諒解〉(第144-145頁)兩篇報導,採訪者皆是:蔣芸。另有〈歸亞蕾你好〉、〈李美彌是叛女〉兩頁彩色受訪照。
《俠女》 中英文對白本
《俠女》 中英文對白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俠女》中英文對白本(第1部、第2部),收錄演職員表及第一部(共九大本)、第二部(共九大本)分本的中英文對白。
《龍門客棧》分場對白本
《龍門客棧》分場對白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龍門客棧》分場對白本(上),封面標號NO:043。 手刻鋼板油印本(已除釘),內含1 - 466場對白,多處有修正或塗改的痕跡。
《角色的誕生》
《角色的誕生》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鄭君里(1911-1969)是中國話劇及電影演員,演出許多電影作品,後期也參與編導製作,並獲得獎項。《角色的誕生》以鄭君里自身的職業生涯為基準,參考不同表演理論探討表演藝術。
1994年關渡藝術節手冊
1994年關渡藝術節手冊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94年關渡藝術節手冊,以「新新人類新休閒」為主題。手冊內容包含表演節目之時間、地點等資訊,以及表演節目的簡易介紹。
屏東文獻第15期
屏東文獻第15期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2011
屏東地區的死因與當地醫療行為之關係/早期維繫健康的傳統醫療暨原住民醫療/屏東地區醫療機構的歷史演變/屏東鄉間的醫療發展-助產士與藥房老闆娘口述醫療事蹟/屏東醫院的建立與公共衛生事業的展開/屏東空軍基地和民用機場的沿革變遷/津山詩人歐子亮作品初探/特色民宿之形塑-以屏東縣五家民宿為例/大事記
屏東文獻第17期
屏東文獻第17期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2013
里港趙氏餛飩飲食文化研究/來自舌尖上不能言喻的故鄉-娘惹糕/從農忙點心到常民飲食-萬丹人的飯湯/一個天主教村落的形成-萬金與聖母聖殿的天主教文化/從屏東市廟宇戲台調查看戲劇與民俗文化展演空間的變異/經驗與地方-陳其麟歌謠中的屏東縣琉球鄉/屏東市眷村之沿革與發展-以大鵬七村、凌雲三村為例/從家族性私廟
屏東文獻第1期
屏東文獻第1期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2000
三山國王與甌駱人/豐田聚落地方史料與建築研究/石光見源自排灣族嗎?/述說東港/鯉魚山與赤山巖/萬巒田野記事/阿里港公園/屏東縣大事記
《曹譯莎士比亞全集-漢姆萊特》全書
《曹譯莎士比亞全集-漢姆萊特》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曹未風(1911-1963)曾任上海大夏大學教授兼外文系主任,譯有莎士比亞《漢姆萊特》、《安東尼及枯婁葩》、《威尼斯商人》等劇,並以全集出版,為最早的莎翁中譯版本。 內頁有李行導演「維光普照」藏書章。
《曹譯莎士比亞全集-仲夏夜之夢》全書
《曹譯莎士比亞全集-仲夏夜之夢》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曹未風(1911-1963)曾任上海大夏大學教授兼外文系主任,譯有莎士比亞《漢姆萊特》、《安東尼及枯婁葩》、《威尼斯商人》等劇,為最早的莎翁中譯版本。 內頁有李行導演「維光普照」藏書章。
《曹譯莎士比亞全集-安東尼及枯婁葩》全書
《曹譯莎士比亞全集-安東尼及枯婁葩》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曹未風(1911-1963)曾任上海大夏大學教授兼外文系主任,譯有莎士比亞《漢姆萊特》、《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等劇,並以全集出版,為最早的莎翁中譯版本。 內頁有李行導演「維光普照」藏書章。
《萬尼亞舅舅》全書
《萬尼亞舅舅》全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此書原為李行導演藏書,為提攜後輩繼續專研戲劇研究,而贈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