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88個藏品
悼念敬愛的彭鏡毅博士
悼念敬愛的彭鏡毅博士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Begonia ignita C.W.Lin & C.I Peng
Begonia ignita C.W.Lin & C.I Peng
Gardens' Bulletin Singapore
參訪日本東京之八間水族館—簡報
參訪日本東京之八間水族館—簡報
邵廣昭
參訪目的為在台灣海科水族館展示內容及文案定案的最後關頭,多了解日本水族館之所以能夠成功、受歡迎及歷久彌新的原因。包括展示理念、內容、特色、規劃動線、展示解說內容及設計、多媒體影音、互動、蓄養及展示生物的種類、水族館在科學教育及研究方面所扮演的角色等。
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標本館正式成館計劃
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標本館正式成館計劃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The predatory Atlantic red drum, Sciaenops ocellatus, has invaded the western Taiwanese coast in the Indo-West Pacific
The predatory Atlantic red drum, Sciaenops ocellatus, has invaded the western Taiwanese coast in the Indo-West Pacific
Biological Invasions
1987年自美國大西洋引進養殖之眼斑擬石首魚 (Sciaenops ocellatus),俗稱紅鼓魚及美國紅魚,成長快速、廣溫廣鹽、肉食兼雜食、抗病力強、耐低氧,適合高密度養殖,種苗供應無虞,故迅速成為臺灣的主要海水養殖魚類,但已逸出養殖環境,分布在臺灣整個西部海岸及馬祖海域,成為入侵物種,對於其他
棲地喪失及破壞—尼泊爾埋葬蟲
棲地喪失及破壞—尼泊爾埋葬蟲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尼泊爾埋葬蟲為臺灣山區重要的動物屍體分解者。清境農場附近山區過度開發,造成山區日溫差變大,進而讓對溫度敏感的尼泊爾埋葬蟲無法與麗蠅競爭,影響物質轉換及能量循環。
氣候變遷—海龜蛋鐮孢霉病
氣候變遷—海龜蛋鐮孢霉病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氣候變遷對新興病原體的出現或盛行具深遠影響,改變了真菌、環境和寄主的特性,進而可能驅使新興或更適應的病原體出現。海龜蛋從卵到孵化的過程中,面臨許多挑戰,其一嚴峻的問題是「海龜蛋鐮孢霉病」,對全球海龜的孵化率造成嚴重影響。
棲地喪失及破壞—蘭嶼吻鰕虎
棲地喪失及破壞—蘭嶼吻鰕虎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野外調查結果顯示,河床水泥化及壩體等溪流人工構造物已嚴重破壞臺灣特有種蘭嶼吻鰕虎的棲地,導致其現存族群數量已較過去明顯減少。
其他潛在威脅—陸域風機
其他潛在威脅—陸域風機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據估計,臺灣每年每架陸域風機可能造成超過300隻蝙蝠死亡。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附錄)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附錄)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過度利用—旅鴿
過度利用—旅鴿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外來入侵種—流浪犬
外來入侵種—流浪犬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2021年11月30日,中央研究院內一隻健康的成年白鼻心被外來種流浪犬攻擊致死。
外來入侵種—食蚊魚
外來入侵種—食蚊魚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外來種食蚊魚的入侵,是造成臺灣原生種中華青鱂野外族群在近年來幾近滅絕的主因。
GBIF_CountryReport_Taiwan_202301
GBIF_CountryReport_Taiwan_202301
GBIF | 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2022年台灣在GBIF的資料發布情形。
外來入侵種—入侵紅火蟻
外來入侵種—入侵紅火蟻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入侵紅火蟻在臺灣不僅對健康與公共設施帶來嚴重影響,也對本土生物多樣性造成危害。
Marine extinctions and their drivers
Marine extinctions and their drivers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
Nikolaou, A., Katsanevakis, S. Marine extinctions and their drivers. Reg Environ Change 23, 88 (2023). https://doi.org/10.1007/s10113-023-02081-8
Effective Coverage Targets for Ocean Protection
Effective Coverage Targets for Ocean Protection
Conservation Letters
O'Leary等人 (2016) 研究與回顧了144篇學術文獻,也確認了30%才能夠足夠實現各種目標。使用來自全球漁業觀測站 (Global Fishing Watch) 上的公開數據,得出30%的海洋保護區網絡設計僅影響目前 20%的漁獲努力量。
憶恩師彭鏡毅博士
憶恩師彭鏡毅博士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水溫變化對台灣沿岸魚類分佈之影響
水溫變化對台灣沿岸魚類分佈之影響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