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567個藏品
魚池鄉水社村邵族豐年祭歌謠
魚池鄉水社村邵族豐年祭歌謠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是日月潭邵族豐年祭活動當中演唱的一首歌曲,歌詞為頂針格的句法,演唱的時候族人會加快舞步的動作,然後逐漸加快到不能跳下去為止。
年祭傳統舞(一)
年祭傳統舞(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初鹿村卑南族傳統詞曲
年祭短歌
年祭短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初鹿村卑南族傳統詞曲
年祭之歌
年祭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初鹿村卑南族傳統詞曲
刺球歌
刺球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初鹿村卑南族傳統詞曲
英雄獵首凱旋歌
英雄獵首凱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知本村卑南族傳統詞曲
年祭傳統舞(二)
年祭傳統舞(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東縣知本村卑南族傳統詞曲 由知本部落演唱的年祭傳統舞慢板部份。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9)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9)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由男性長老領唱,分為三個主要樂句,第一段為領唱答唱個四拍的等質處理方式,第二段則以領唱六拍答唱三拍的方式為主,但有時是領唱長達七拍,答唱為四拍,呈現一種不穩定的方式,第三段為領唱六拍答唱兩拍,最後兩拍時,領唱與答唱會重複。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1)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1)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從花蓮北部阿美延伸到東海岸的中部阿美都會演唱。由三個樂句構成,領唱四拍答唱兩拍、領唱七拍答唱三拍、領唱五拍答唱三拍。可由豐年祭歌曲觀察出,各族群間遷徙、互動的關係。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0)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70)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因為一邊整理一邊錄音,故歌曲開始有許多碰觸雜音。由三個樂句構成,第一、二段領唱四拍答唱四拍,第三段領唱六拍答唱兩拍,領場者會接續答唱部份而重複。同樣的歌曲,此領唱者在節拍處理上較先前的輕快。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3)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由婦女領唱,中部海岸阿美族的歌舞形式都為相鄰兩人牽手,除在豐年祭將結束之時,會有幾首歌會出現交叉牽手的方式。這首歌由兩段樂句構成,其句法結構為領唱五拍答唱四拍、領唱三拍答唱四拍。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57)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57)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兩段樂句構成,第一段領唱部份六拍答唱三拍,第二段領唱一拍答唱三拍較為特別。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0)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0)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男性年齡階級領唱,第一段樂句領唱十一拍答唱五拍,第二段領唱三拍答唱一拍,第三段則是領唱答唱各兩拍。樂句唱到最高點時會有呼喊聲,另一呼喊聲則是出現在結束時,其他時間不可隨意呼喊。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59)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59)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婦女領唱,旁有小孩參與。第一段樂句領唱八拍答唱五拍,第二段領唱三拍答唱一拍,第三段則是領唱答唱各兩拍。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4)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64)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由三段長度不同的樂句構成,領唱十拍答唱四拍、領唱兩拍答唱四拍、領唱兩拍答唱兩拍。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58)
一九八五年度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豐年祭(118之58)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Lano村阿美族豐年祭歌舞現場錄音。婦女領唱。第一段樂句領唱十拍答唱兩拍,第二段領唱兩拍答唱兩拍。
結婚歡樂對唱歌
結婚歡樂對唱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高樹鄉青葉村魯凱族傳統詞曲 這首UNIU是在傳統式的魯凱婚禮當中演唱,族人們手牽手圍著圓圈,一面唱一面和著傳統的「四步舞」,一遍又一遍的為新人祝福,大家一起歡唱。歌詞的內容是即興的,變化必須依領唱者之唱詞為軸,再固定的加入無意義的齊頌。
跳戲(高音)
跳戲(高音)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唱完了低音的跳戲之後,曲頭馬上會接唱這首屬於「高音的跳戲」。顧名思義,所謂「高音的跳戲」是只相對於前一首跳戲,這首跳戲的音域是較高,而比較難唱的歌謠。這首「高音的跳戲」曲調上可以分成三句,唱到第二句的最後一音時,必須往上提高八度來唱,最後再加上一句往下的尾聲當作結尾。
跳戲(低音)
跳戲(低音)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這是在祭典當晚,在公廨外族人手牽著手,環繞在荊桐周圍,由曲師領唱眾人答唱的跳戲中的第一首歌謠。因為音域較低,族人稱之為「低音的跳戲」。整首曲調僅由前、後 兩樂句形成,然後不斷地反覆,歌詞則隨曲頭的變化眾人再行接腔。
祈雨放鳥歌
祈雨放鳥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入公廨寮祈雨歌
入公廨寮祈雨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當族人從口社溪祈雨之後,用桶子盛起一桶水,交由族人抬回部落,抵達部落後,乩花先指示族人把水灑在村子四周,然後到公廨內來召請諸神,這首「入公廨寮祈雨請神歌」,就是在當時由乩花領唱,其他族人一起答唱的祭歌之一。其曲調與下一首的「祈雨放鳥歌」完全一樣,只是歌詞不同而已。
出公廨寮祁雨歌
出公廨寮祁雨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屏東縣西拉雅馬卡道群傳統詞曲
番太祖痛苦時所唱之歌
番太祖痛苦時所唱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小林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番太祖也像人一樣,也有七情六欲,祂的痛苦只有擔任尪姨的劉清秀知道。這首歌就是尪姨與太祖之間的感應歌。
終曲
終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小林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這是夜祭結束前,尪姨再回到公廨前,向番太祖致謝的終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