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314個藏品
骷髏歌
骷髏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傳統音樂、傳統齋儀唱詞 屬陰曲,用於勸亡靈,召請亡魂來臨安座,接受供養;並藉由哀婉動聽的道曲勸慰亡魂覺悟與懺悔,始得慈尊救度。此曲的演唱速度較慢,淒清的旋律,由李乾良主唱兼司手鼓、南鑼,李安雄拉奏高胡,陳輝隆敲奏揚琴,演唱時間為13分4秒。是較長的曲子。 樂器:手鼓、南鑼、高胡、揚琴。
刀兵偈
刀兵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傳統音樂、傳統齋儀唱詞
開光曲
開光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傳統音樂、傳統齋儀唱詞
五方偈之二
五方偈之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傳統音樂、傳統齋儀唱詞
五方偈之五
五方偈之五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傳統音樂、傳統齋儀唱詞
五方偈之四
五方偈之四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傳統音樂、傳統齋儀唱詞
慢步虛
慢步虛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道教傳統音樂、傳統齋儀唱詞 慢步虛通常是較自由節拍式的〈步虛〉。此首曲子雖然只用了四句的五言詩句,但是吟唱了5分鐘。用於各科儀開科,道眾立於儀桌前演唱。用於各科儀開科,道眾立於儀桌前演唱。 樂器:手鼓、拍板、大鑼、高胡、揚琴。
十番頭
十番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傳統客家音樂 曲調
大開門
大開門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傳統客家音樂 曲調
番太祖流傳的可憐歌
番太祖流傳的可憐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這首「番太祖流傳的可憐歌」是有一天晚上擔任尪姨的劉清秀夢見太祖,太祖將整個族群過去祖先生活的艱苦都唱給她聽,於是第二天清醒之後,她就學會了這首歌。
燕那老姐
燕那老姐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小林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公廨外的牽戲(Kalawahe 加拉瓦嘿 新唱)
公廨外的牽戲(Kalawahe 加拉瓦嘿 新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小林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夜祭之時,在公廨前廣場,小林族人除了演唱第五首的kalawahe牽戲之外,劉清秀也帶領族人唱這首所謂「新版的kalawahe」,除了劉清秀自己能朗朗上口之外,與會的族人似乎對於不熟悉的歌謠語法,有些不知所措之感。
番太祖的九月曲
番太祖的九月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小林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這是由尪姨個人所唱,屬於公廨外應該大家一起來唱牽戲快樂的歌。但其他族人都無法唱,只好由尪姨自己來演唱。歌詞相當即興,每次唱歌詞都不一樣,變化很大。
有若影
有若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關山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加拉瓦嘿
加拉瓦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關山村大滿族傳統詞曲 甲仙關山村的「加拉瓦嘿」,據阿里關今年九十歲的金枝葉言,此曲是在公廨唱完「祭品之歌」後,男女互相牽手,出至公廨外廣場,邊唱「加拉瓦嘿」邊跳前進兩步後退一步的「牽戲」,唱到要結束時要喊「hui」一聲。
敬番太祖祭品之歌
敬番太祖祭品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小林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這是由尪姨在公廨內,向太祖敬奉祭品檳榔、酒、香煙的祭歌。如果我們拿這首歌與鄰近而屬同一支系的阿里關族人所唱的祭品之歌來作比較,我們會發現真有天壤之別。族人慣用的歌謠語法,在此也很難相比擬。
太祖的內心歌
太祖的內心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小林村西拉雅族傳統詞曲 這首太祖的內心歌,是由原擔任佛祖壇的尪姨劉清秀在所謂的太祖感應之後,學會了這首歌。據她自己的說法,這是太祖在看到族人將失掉甚久的祭儀及祭歌,再重新找回來,太祖非常高興而唱了這首內心歌。詞意劉清秀自己也無法逐字解釋,只說明了大意而已。
祭品之歌
祭品之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台南縣甲仙鄉關山村大武壠族傳統詞曲 陳有福所唱的祭品之歌,完全是金枝葉的翻版,因為這首歌是他向金枝葉所學的。在金枝葉年歲已大及嗓音漸弱時,有陳有福的接續,在歌謠的傳承上是值得欣慰的。
聖詩—真主上帝造天地
聖詩—真主上帝造天地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埔里噶哈巫傳統詞曲
ayan(父子對唱)
ayan(父子對唱)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埔里噶哈巫族傳統詞曲
聖詩—在我救主榮光面前
聖詩—在我救主榮光面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埔里噶哈巫族傳統詞曲
苦命歌(同十二月令歌曲調)
苦命歌(同十二月令歌曲調)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埔里噶哈巫族傳統詞曲 潘英嬌女士稱這首歌謠為「苦命歌」,曲調仍然是以長工歌相同的旋律來演唱。歌詞只有四句,是在訴說過去噶哈巫族人生活的窮困及父母管教子女的嚴苛,看看當時的小孩頭上只戴著一頂斗笠,身上穿的是一席破衣衫,可能是做錯事了,手上端著一碗飯卻不敢吃,深怕家中的父母嚴厲的責備。
思親曲
思親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埔里噶哈巫族傳統詞曲 這首「思親曲」曲調一如前面兩首歌謠一般,都用同一個旋律來演唱,歌詞也只四句成為「一葩」。歌詞在敘述一位噶哈巫族人來到後山,看見平時與母親一起種植的「蕃石榴」已結實累累,但如今斯人已去,看不到老母親的身影,於是老淚縱橫,自嘆老母是往那裡去了呢?
ayan
ayan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南投縣埔里噶哈巫族傳統詞曲 這首ayan只是將噶哈巫族ayan的曲調進行模式演唱出來,至於歌詞完全是以ayan來演唱,不無真實意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