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0729個藏品
敞口透明玻璃冰碗
敞口透明玻璃冰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敞口,口沿類似稜花口,碗身做六個開光,裝飾在開光內的紋樣為格紋、菊花紋交錯,平底無圈足,碗底有模板的花紋。在碗底、周壁有一些褐色污損,以及大小不一的氣泡。
鋁筷筒
鋁筷筒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鋁製,圓桶狀,筒身鑿有孔洞,背面上方有圓環,底部為平面,方便懸掛於牆壁上,或放在餐桌上。
竹製筷筒
竹製筷筒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竹製半圓形筷桶,以細竹枝編成,筒身留有空隙,正面以竹枝編出菱形簡單裝飾,背面上方突出呈半圓形,底部為平面,方便懸掛於牆壁上,或放在餐桌上。
錫製雞蛋糕模具烤盤
錫製雞蛋糕模具烤盤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錫製雞蛋糕印模烤盤,印模烤盤呈長方形印,由上下兩片側開印模組合而成,印模鑄有2行各5個橢圓形凹印,一次可製作10顆蛋形雞蛋糕,印模底雕有英文字「egg」。烤盤一端帶有木質手握轉柄,方便持拿模具翻烤雞蛋糕,使兩面接受熱均勻。
錫製花形二姓合婚囍字餅印
錫製花形二姓合婚囍字餅印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錫製花形二姓合婚囍字餅印,外形呈杯狀、圓形、無柄,鑄模而成。平面外圈由十九個半圓狀紋構成的花形,象徵「花開富貴」,內雕有「囍」與「二姓合婚」等字,象徵該二姓合婚是大囍之事。
黑地太極八卦紋刺繡風帽
黑地太極八卦紋刺繡風帽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黑地太極八卦紋刺繡風帽,以黑布裁製成風帽形式,加上狀元帽的屋脊形式頂蓋前片,內裡為深藍色,邊緣以黑布條和藍白花紋織帶緄邊。帽前無特殊裝飾,僅在織帶中央以紅線繡有一「卐」字。頂蓋以盤金繡和彩線繡出盤長結、螺旋、與推測為禽鳥類頭部的紋樣,左右懸掛鐘、鼓造型的吊飾。
黑底繡花客家女拖鞋
黑底繡花客家女拖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黑底繡花客家女拖鞋,共1組2件。以黑布為地,上繡單朵盛開花卉草葉。刺繡技法以齊針、搶針、打籽繡為主,鞋口處鑲縫一條波浪狀橘白織帶做為裝飾。
黑底繡花客家女拖鞋左足
黑底繡花客家女拖鞋左足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黑底繡花客家女拖鞋左足,以黑布為地,上繡單朵盛開花卉草葉。刺繡技法以齊針、搶針、打籽繡為主,鞋口處鑲縫一條波浪狀橘白織帶做為裝飾。
黑底繡花客家女拖鞋右足
黑底繡花客家女拖鞋右足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黑底繡花客家女拖鞋右足,以黑布為地,上繡單朵盛開花卉草葉。刺繡技法以齊針、搶針、打籽繡為主,鞋口處鑲縫一條波浪狀橘白織帶做為裝飾。
黑地青銅帽花花卉紋刺繡狀元帽
黑地青銅帽花花卉紋刺繡狀元帽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黑布為底,內裡為紅色。帽緣以彩線繡出鳳凰和花卉紋樣,左右兩側繫有紅色毛線製成的流蘇,帽前縫有青銅八卦帽花,正面帽緣有一排黑色短流蘇,代表頭髮。
黑底素面客家男拖鞋
黑底素面客家男拖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黑底素面客家男用拖鞋,共1組2件。不同與客家女用拖鞋般花俏,男用拖鞋以實用功能取向,採黑色絨布做為鞋面,圓頭素面無任何裝飾,鞋口以黑色織帶绲邊,鞋面內裏為粉色布面做襯。
黑底素面客家男拖鞋右足
黑底素面客家男拖鞋右足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黑底素面客家男用拖鞋右足,不同與客家女用拖鞋般花俏,男用拖鞋以實用功能取向,採黑色絨布做為鞋面,圓頭素面無任何裝飾,鞋口以黑色織帶绲邊,鞋面內裏為粉色布面做襯。
黑底素面客家男拖鞋左足
黑底素面客家男拖鞋左足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黑底素面客家男用拖鞋左足,不同與客家女用拖鞋般花俏,男用拖鞋以實用功能取向,採黑色絨布做為鞋面,圓頭素面無任何裝飾,鞋口以黑色織帶绲邊,鞋面內裏為粉色布面做襯。
男子黑足袋
男子黑足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足袋,又稱分指鞋襪、二指鞋襪,主要將拇指與其他四指分開的鞋或襪子。足袋的款式主要有黑足袋以及白足袋,女性和服正裝多穿白色足袋;男性則穿著黑色足袋。而武士階級,有時亦會穿著印有圖案的「柄足袋」。本項典藏品為黑色足袋兩件一組分左右腳,底部由白色棉布製成,應做為襪子使用,再穿上草鞋或木屐等鞋類。
黑地彩繡綴銀帽花風帽
黑地彩繡綴銀帽花風帽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黑地彩繡綴銀帽花風帽,帽圈、護耳及護頸部分以黑布棉為底,帽緣以銀色布條與繡線緄邊,護耳與護頸繡有牡丹花紋樣,護頸部分向上翹起形成尖角狀,尾端是有紅色毛球。帽頂由六片藍色布塊拼縫而成,緄銀邊,上以彩線繡有牡丹、梅花等花卉紋樣,正中央的鈕結為一顆紅色圓形毛球。
黑地暗紋繡花平底弓鞋
黑地暗紋繡花平底弓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早期臺灣社會,漢人女性多半纏足,而原住民族、客家族群女性除非受漢文化影響,普遍沒有纏足的習慣。弓鞋因鞋底彎曲似弓而得名,又稱金蓮鞋。金蓮原指婦女纏足後的小腳,後演變為稱呼纏足所穿的鞋子。
大紅桃紅色地繡花翹頭嬰兒鞋
大紅桃紅色地繡花翹頭嬰兒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一般臺灣早期社會在製作嬰兒與孩童相關用品時,多以吉祥圖案與諧音寓意的紋樣裝飾於用品之上,代表了父母親友對於小孩的深厚祝福。例如虎形的衣帽鞋類等,即是常見的兒童用圖樣。本項典藏品為兩件不同色的嬰兒繡花鞋,分桃紅兩色,做工繁複,裝飾異常華麗,推測應為慶祝節日所使用的鞋款。
紅地繡花拖鞋
紅地繡花拖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早期臺灣社會,漢人女性多半纏足,而原住民族、客家族群女性除非受漢文化影響,普遍沒有纏足的習慣。纏足標示著家族是否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容許女眷免於勞動,同時亦彰顯家族的教養與文化。因此平民與經濟能力較差的階層女性為了方便務農與執行粗重事務,多不纏足。
藍黑相間瓜皮帽
藍黑相間瓜皮帽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以藍色及黑色布塊裁製拼接成帽頂,蓋上紫色網線,鈕結為粉紅色,串有金屬圓片,並皆有粉紅色流蘇垂至後方。帽圈以黑色為底,帽緣及與帽頂拼接處縫有幾何圖形之布條,帽前和左右兩側縫有珠飾和流蘇,流蘇所在處的帽緣內側縫有三塊半圓形布片。
紅綢地繡花童鞋
紅綢地繡花童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紅綢地繡花童鞋,共1組2件。鞋面採用大紅色綢布,其上繡連枝花卉,刺繡技法以齊針、纏針為主,鞋口部分以交叉鎖邊固定。鞋面內裏以白色布面為襯,鞋底以較薄的千層底製作而成。整體鞋身柔軟輕盈、喜氣可愛。
大紅地虎頭風帽
大紅地虎頭風帽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大紅地虎頭風帽,以紅棉布為主體,紫色布條和藍白繡花布雙滾邊,裡布為三色條紋棉布。正面以棉線和布片刺繡縫製成立體虎頭造型,老虎粗眉大眼、三角鼻,雙耳豎立,白色獠牙與鬍鬚特徵明顯,帽後披肩下方繡有蓮花圖樣。
紅地盤金珠飾刺繡碗帽
紅地盤金珠飾刺繡碗帽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帽圈為紅底緄黑邊,下緣鑲有一圈粉紅色及綠色的花卉紋織帶。帽頂以彩色布塊拼縫成蝴蝶造型,以盤金繡緄邊,綴以黑色珠飾,內裡為粉紅色花布。帽前有一撮粉紅色流蘇裝飾。
紅地花卉紋刺繡碗帽
紅地花卉紋刺繡碗帽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 帽圈為藍底白色繡花,緄黑邊,內裡為淺藍色。帽頂以七片紅色布塊拼縫而成,緄金色布邊,並以黑線相接,上以彩線繡有花卉紋樣,內裡為彩色花布。帽簷掛有二串珠飾及流蘇。
紫色絲質大襟鑲緄女衫
紫色絲質大襟鑲緄女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紫色絲質大襟鑲緄女衫,大襟衫以紫色絲質布料製作,立領、領緣、大襟、脇邊、下襬、開衩和袖口,都以黑色布料鑲緄妝點鑲緄,大襟處以同色系棉布做貼布挖雲裝飾,緣邊以黑色布料加強外型輪廓線的強調出芽,外緣更加綴細窄的緞帶盤繞成連綿不斷的連續卍字文(稱為萬字不見頭),脇邊開口處縫綴細長的布紐,呼應了鑲緄緣飾的類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