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52個藏品
臺中產婆講習所產婆學說試驗合格紀念
臺中產婆講習所產婆學說試驗合格紀念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昭和15(1940)年5月15日,臺中產婆(接生助產士)講習所學科考試合格者合照。
臺灣中部防守戒嚴司令部地方行政幹部訓練班結業
臺灣中部防守戒嚴司令部地方行政幹部訓練班結業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民國38(1949)年9月2日臺灣中部防守戒嚴司令部地方行政幹部訓練班結業紀念照。
省圖附設民眾國語文補習班第一期結業典禮優等生留念
省圖附設民眾國語文補習班第一期結業典禮優等生留念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民國36(1947)年省立圖書館附設民眾國語文補習班,提供臺灣人學習國語的機會。此為當時第一期結業典禮時優等生之紀念合照。
臺中市柳町國語講習所結業紀念照
臺中市柳町國語講習所結業紀念照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照片係於昭和18(1943)年3月26日,臺中市柳町(柳川北邊)日本國語講習所,講習結業紀念團體照。
臺中州自動車講習所第十三回本科畢業紀念
臺中州自動車講習所第十三回本科畢業紀念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昭和16(1941)年臺中州汽車講習所第十三回本科畢業生紀念合照,同於今日汽車駕訓班之講習。
大坑國語講習所第三回結業紀念照
大坑國語講習所第三回結業紀念照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日治時期,為推廣日語(當時期稱國語)各地成立講習所,此為昭和14(1939)年大坑國語講習所畢業學生紀念照。
南屯莊體育會部落對抗賽三年連續優勝紀念照
南屯莊體育會部落對抗賽三年連續優勝紀念照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昭和14(1939)年南屯庄體育會部落對抗競賽,麻糍埔(今南屯區豐樂里)三年連續獲得優勝,參加選手與部落住民合照留念。
臺中文樂戲院
臺中文樂戲院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現今中華路的六信大樓地址之前的建築物是文樂戲院。照片係民國45(1956)年時期,文樂戲院門前的盛況,當時正播映廈語片《連理生韓琦》。
臺中神社全景
臺中神社全景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日治時期的臺中神社於明治44(1911)年,設立臺中公園內,至昭和17(1942)年改設於水源地公園(現今孔子廟原址)。此照片係水源地新神社境內神殿與內庭鏡頭。
臺中成功大戲院
臺中成功大戲院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昭和2(1927)年建於大正町(今自由路)的娛樂館即日後的成功大戲院,是一座以放映電影為主的電影院。當時正上映洋片《紅粉女海盜》。
臺中商業學校的新建教室工程
臺中商業學校的新建教室工程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臺中州立商業學校(現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的新建教室工程,這棟教室是在1935年時所興建,本照片是正在施工時的照片,從中可看出當時的建築方式。
臺中商業學校
臺中商業學校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現今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前身為成立於大正8(1919)年的臺中商業學校。大正10(1921)年10月新建校舍落成。照片為其校舍正面景觀。
臺中鄰保館落成紀念
臺中鄰保館落成紀念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臺中鄰保館即現省立臺中醫院後方之育幼院,係落成於昭和11(1936)年11月,其主要事業包括輕度門診、治療、健康商談、職業介紹、住宅供給、常設保育員及授產事業(職業訓練)等社會福利救濟事業等。
衛道中學校跡
衛道中學校跡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衛道中學為天主教衛雅道會所創立之臺中私立名校,此其原來校跡之象徵。高塔、水池也曾是假日旅遊的焦點所在。照片所攝為收割時期農家利用為晒穀場的情景。
衛道中學
衛道中學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舊衛道中學正門。攝於民國56(1967)年,現已遷移,原址改建為「衛道新世界」住宅社區。
臺中市光復國民學校
臺中市光復國民學校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臺中市光復國小前身為日治時期新富國小。創立於大正8(1919)年4月1日,為臺中第二尋常高等小學,就讀學生多為日人子弟,1945年改為光復國小。
衛道中學由內往外看
衛道中學由內往外看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由衛雅道會成立之衛道中學,乃臺中市私立中學之佼佼者,舊校區在今衛道路一道。此為鏡頭由內往外看之一場景。
柳川夜景
柳川夜景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民國38(1949)國民政府遷臺,海南島失陷,大量難民擁進本市,住宅一時無法解決,頻頻在柳川兩岸搭蓋臨時陋屋居住。原柳川優美的垂柳綠色風景被破壞殆盡,同時從高懸河上的廁所流出髒水汙染水流,臭氣洋溢撲鼻,造成環境惡劣難堪。
洪婦產科醫院
洪婦產科醫院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照片中「洪婦產科醫院」看板為照片提供者洪孔達家,位於三民路光復國小校門前,約於民國50(1961)年時期攝。
改造前柳川一景(左)
改造前柳川一景(左)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1960年代臺中柳川沿岸的違章建築雜亂景色,左前景為中正路樂舞臺,右為仁愛醫院。 本照片與V4_155係分別從柳川兩岸拍攝同一處景色,兩張照片可接合成一大張完整照片。
改造前柳川一景(右)
改造前柳川一景(右)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1960年代的臺中柳川兩岸違章建築的歷史面貌,左前景為樂舞臺,右為仁愛醫院。 本照片與V4_154係分別從柳川兩岸拍攝同一處景色,兩張照片可接合成一大張完整照片。
臺中綠川
臺中綠川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日治昭和10(1935)年時期,從新盛橋(今中山路)向南所攝綠川景觀。
臺中公園觀月亭
臺中公園觀月亭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光緒15(1889)年動工之臺灣省城城牆設有八門四樓,至光緒17(1891)年工程中輟,城牆僅完成一公尺高度,迨日治時代多因蝕腐、風化或都市改正工程而不留。僅北大門本樓尚完整。明治36(1903)年10月28日,地方人士建議,將大北門上之明遠樓移至公園內岡阜之上現址,稱「觀月亭」。
郵便局內電話交換手工作情形
郵便局內電話交換手工作情形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日治時期之郵便局,兼辦郵件與電信業務。電話接線均僱用女性服務生,稱「交換手」。照片為臺中郵便局內電話交換室,女性交換手的工作實況。當時交換手為高尚的職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