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52個藏品
矢內原忠雄來臺考察
矢內原忠雄來臺考察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二七年三月,《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的作者矢內原忠雄(前左3)來臺考察,(前排左起)1.鄭松筠、2.林獻堂、4.蔡培火、(後排左起)1.陳炘、2.陳逢源、3.張聘三、4.林陸龍(此幀缺了葉榮鐘、莊垂勝、韓石泉)等人歡迎他到中部踏勤。
王敏川與彰化友人
王敏川與彰化友人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王敏川(右3)與彰化友人:賴和(右1)、吳石麟(右2)、施至善(右4)、詹椿柏(右5)、李中慶(右6)。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求學峙的李應章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求學峙的李應章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一六年李應章(右1)考進臺灣總督府醫學校,此幀是他求學期間與同學的合照。
渡海中國前的李應章
渡海中國前的李應章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三二年李應章渡海中國,此幀應是這年之前的標準照。
老年時的王敏川
老年時的王敏川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老年時的王敏川。
林呈祿創立東方出版社
林呈祿創立東方出版社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終戰後,傑出報人失去了報業舞臺,一九四六年林呈祿創立「東方出版社」,此幀是一九四八年三月四日所屬印刷公司股東會的合照,前排左起:2.黃啟瑞、3.林呈祿、4.游彌堅、5.陳逢源。
東方出版社召開董監事會
東方出版社召開董監事會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四八年三月四日東方出版社召開董監事會,與會者有:(前排左起)1.陳啟川、2.林呈祿、3.林獻堂、4.游彌堅、6.柯石吟,羅萬俥(後排左1)。
連橫與南社同仁
連橫與南社同仁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連橫(後排右3)與南社同仁。
連橫半身照
連橫半身照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臺灣通史》作者連橫。
霧峰林家入獄第一人林幼春
霧峰林家入獄第一人林幼春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病骨三十年肩重望,詩才一代仰彌尊」,林幼春(左)因「治警事件」落獄三個月,算來應是霧峰林家入獄第一人。
林秋梧學生照
林秋梧學生照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林秋梧考入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臺北師範),一九二二年因北師學潮被退學,此幀是他的學生照。
換僧衣前的林秋梧
換僧衣前的林秋梧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儒衣脫卻換僧衣」之前的林秋梧。
海南才子林幼春
海南才子林幼春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海南才子林幼春。
臺中火車站
臺中火車站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二○年臺灣行政區域大更動,臺中市成為臺中州首府,臺中火車站扮演中部地區門戶的功能,更加彰顯。
商店櫛比鱗次的新盛橋通
商店櫛比鱗次的新盛橋通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新盛橋通(今中山路)上商店櫛比鱗次,多數是日本人經營的。
新盛橋通(中山路)
新盛橋通(中山路)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橫跨綠川的中山路橋,日治時期稱為新盛橋,中山路在那時就叫新盛橋通。
臺中火車站
臺中火車站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臺中火車站不僅是臺中市新興的起點,也是地理座標。
佔地26140坪的臺中公園
佔地26140坪的臺中公園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三年三月,臺中地方仕紳協議籌建臺中公園,並保存舊城北門樓,於是募捐七千多日圓,在大墩丘地(砲臺山)及其周圍修建佔地26140坪的公園。
雙閣亭是臺中市的地標
雙閣亭是臺中市的地標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湖光水色雙閣亭,數葉扁舟,是臺中市的地標,名聞遐邇。
臺中公園是臺灣八景之一
臺中公園是臺灣八景之一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噴泉亭閣、湖光倒影、綠蔭園景,讓臺中公園名列(日治時期)臺灣八景之一。
臺中市役所廳舍外觀
臺中市役所廳舍外觀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臺中市役所廳舍的外觀,此幀唯一九二八年前後所攝。
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學校
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學校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一九二一年四月,中學改隸州政府,原臺中中學改稱:臺中州立高等普通學校(校長小豆澤英男),次年三月,在改稱: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學校(五年制),有別於新設的第二中學校(日人學校)。此幀應是一九二二年至一九二五年間的照片。
公立臺中中學校上課情形
公立臺中中學校上課情形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公立臺中中學校學生上「手工」課的情形
兩岸垂柳的綠川
兩岸垂柳的綠川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兩岸垂柳的綠川,景色十分雅致,橫跨穿上的橋、路應就是今之中正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