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753個藏品
《舊情綿綿》劇照
《舊情綿綿》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洪一峰、白蓉及戴佩珊。
蚵女
蚵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這是中影第一部自力拍攝的彩色電影,當年首映票房打破中影歷年紀錄,同年,得到亞洲影展最佳影片。龔弘製片,李嘉與李行聯合執導,華慧英彩色攝影,標舉出一個時代性的台灣電影典範;不僅為中影「健康寫實」打響旗號,也讓台灣電影從此邁入一個新的階段,並向國際展現台灣的文化新形象。
《金山奇案》印刷劇照
《金山奇案》印刷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當時戲院上映宣傳用的印刷劇照。 歐威以此片榮獲第一屆台語片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文夏相關照片
文夏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2年,文夏開著《台北之夜》宣傳車登台。
《基隆七號房慘案》劇照
《基隆七號房慘案》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張麗娜、康明
《阿三哥出馬》印刷劇照
《阿三哥出馬》印刷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阿三哥出馬》是玉峰影業的創業作,也是林摶秋執導的第一部劇情片。 本片目前僅存約42分鐘的殘片。
《台北之夜》戲院上映盛況
《台北之夜》戲院上映盛況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張英
張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張英本名張雲漢,1919年出生於四川。初中就讀教會學校就已接觸戲劇演出,1939年考上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教導劇團第一期,師承導演洪深,學習編、導、演等課程,並取藝名「張英」。結業公演擔任舞台劇《包得行》男主角,演出一百八十多場。1945年以上校軍職擔任中央軍校血花劇社社長,並在成都設立劇團演出。
張英(明星照)
張英(明星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張美瑤
張美瑤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張美瑤,本名張富枝,1942年4月15日生於南投埔里。1957年,埔里中學初中部畢業後,在家附近的洋裁店幫忙,因緣際會得到玉峰影業公司演員訓練班講師賴耀培賞識,通過面試加入訓練班。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並於1969年正式啟用。 由正門進入直達行政大樓,左前方為活動中心、餐廳,由大道右轉,可到外景場。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並於1969年正式啟用。 此為道具間一角。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並於1969年正式啟用。 此為化妝室一角。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國際製片廠大門,攝於1975年。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並於1969年正式啟用。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客服部及道具室。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