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968個藏品
男用綁腿褲
男用綁腿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後敞褲型,兩側各縫有繫帶,以固定於大腿、小腿。先綁腿褲再穿戴Fohkad (五片流蘇裙),於正式場合穿著。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綁腿布
綁腿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綁腿是跳舞盛裝時穿,有別於一般農務時無裝飾保護用的綁腿布。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普通的禮帽
普通的禮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頂較小型的禮帽為參加房屋落成、割稻後的祈福儀式、成年禮,或是參加族人的婚喪喜慶時穿戴,搭配竹手杖與黑長袍。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圓鈴腿飾
圓鈴腿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黃銅製成,鈴面有漢式虎面花紋,應為外來品。男性佩掛於右腿,在節慶場合時跳舞擺動發出聲響。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男長袖上衣
男長袖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賽德克族男服飾一套(分類號30511~30514共4件)
男用綁褲
男用綁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全套豐年祭男子祭服,包括:頭卷、男上衣、男裙、腰帶、綁腿褲、後巾、腰飾帶、佩帶、頭飾帶、腰鈴、頸飾等。 材質為化纖及棉布混合,為民國六十年徐玉蘭之子參加豐年祭所穿,為徐玉蘭所做。
男裙
男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全套豐年祭男子祭服,包括:頭卷、男上衣、男裙、腰帶、綁腿褲、後巾、腰飾帶、佩帶、頭飾帶、腰鈴、頸飾等。 棉質,手工刺繡,為徐玉蘭先生的姨媽在其先生成年禮時(民國二十五年)所製作。
男上衣
男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全套豐年祭男子祭服,包括:頭卷、男上衣、男裙、腰帶、綁腿褲、後巾、腰飾帶、佩帶、頭飾帶、腰鈴、頸飾等。 材質為化纖及棉布混合,為民國六十年徐玉蘭之子參加豐年祭所穿,為徐玉蘭所做。
腰飾帶
腰飾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全套豐年祭男子祭服,包括:頭卷、男上衣、男裙、腰帶、綁腿褲、後巾、腰飾帶、佩帶、頭飾帶、腰鈴、頸飾等。 棉質,為徐玉蘭先生的姨媽在其先生成年禮時(民國二十五年)所製作。
腰帶
腰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全套豐年祭男子祭服,包括:頭卷、男上衣、男裙、腰帶、綁腿褲、後巾、腰飾帶、佩帶、頭飾帶、腰鈴、頸飾等。 棉線低機織成,為徐玉蘭先生的姨媽在其先生成年禮時(民國二十五年)所製作。
腰圍(青年男子用)
腰圍(青年男子用)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腰圍以黑色布料四塊用麻繩縫接成長條,兩端邊緣各有二塊凹入,凸出邊上有二紅絨球,其中一絨球脫落,近兩端之黑布上,以紅絨線挑繡成條形紋。中央一條為鋸齒狀之花紋(凌曼立1962:121)。
帶鈴腰帶
帶鈴腰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藍布為裏,面上拼縫紅、黃、綠色布條橫走,二端呈絮狀,邊緣為藍布滾成,最中央有紫、綠黃、黑諸色絲線纏在布條外,有帶縫在二側中央邊,藏品下緣繫一皮條穿的七個銅鈴、銅鈴帶口中有鐵珠,上鏤處形陽文。
女用上衣
女用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藍布製,有領,帶袖右衽,具五帶形穿鼻鈕扣。領上裱,黑,白布條與菱眼形花邊,襟緣袖端滾白邊,鈕扣穿鼻為黑布外纏紫、黃綠色、絲線成,衣前後中央以紫、白、綠、司線繡一線條,衣脅下開衩。
腰帶
腰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二塊長條綠綢縫接成,二端為帶飾,由硬質矩形紙外包白布縫成。白色上繡紅、粉紅、橙、紫、黑、綠、棕、諸紅色構成的幾何圖案。帶飾周綴,紅、粉紅、白紫、淡綠、黑諸色絮。
銀製佩帶
銀製佩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佩帶兩頭用一圓的銀圓切成兩半,銀圓之弧形邊上有扣,另一面穿有8個洞,繫有8條銀鍊條,而以中間四根練條較細,約隔2.0cm長之距離甘錢小銀圓共有23枚兩側銀鍊以細鐵絲相連扣。
花邊(女用內裙之花邊)
花邊(女用內裙之花邊)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黑布上繡黃、紫、棕、暗綠、綠淺黃、粉紅等色,構成的上下式幾何文,透孔十字文幾何花,曲折文,二蛇對立文,連體相對人形文,菱眼形文等等。
童上衣
童上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與大人的短上衣類似,無袖、無領、開襟,唯尺寸較小。整件上衣以紅白粗細橫條紋織成,領口和前襟開口以黑色收邊,襟口有黑色繫帶。
項飾
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巫師項鍊,以瑪瑙,熊爪,玻璃珠,錢幣等串成,練綴籐編小珠,球中間裏有骨頭及牙齒。太平洋(Orang Olu族)。
項飾
項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熊爪,古錢,小銅鈴及16-18世紀的藍色玻璃珠串城三圈。太平洋(Bidayuh族)。
珠鍊
珠鍊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全套包括禮用女上衣、女裙、胸兜、披肩、頭飾帶(一)、頭飾帶(二)、綁腿布、珠鍊等 分類號 30520~30527為一組
丁字褲
丁字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全套包括禮用長衣、丁字褲、籐帽、煙草皮袋、佩刀等。 泰雅族男頭目服飾(分類號 30528~30532 為一套)
女裙
女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青藍色底布長摺裙,左上方有拉鏈及鐵勾,裙下擺貼繡寬11.0cm之長條十字繡布。 10887與10888及10889為一套
綁腿布
綁腿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青藍色底方形布,下端貼繡一寬約11.5cm之長條十字繡布。 10887與10888及10889為一套
女用耳環及耳墜
女用耳環及耳墜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銀製耳環及耳墜,耳環為二龍頭銜接一球,皆為鏤空紋飾,耳墜為傘狀垂飾小片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