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349個藏品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行政大樓入口處。 牆壁有「國際影片有限公司 製片廠奠基紀念 沙榮峰謹誌  中華民國五十七年七月十日」的紀念石碑。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正在興建的「孝」棚、「仁」棚外觀。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正在興建的行政大樓外觀。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正在施工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行政大樓辦公室。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行政大樓。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忠」攝影棚。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倉庫。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行政大樓會議室,牆壁四周掛著聯邦群星的個人照。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行政大樓及「國際製片廠」招牌。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片廠的外搭景。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際製片廠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66年,聯邦影業著手於桃園大湳興建製片廠,此為「忠」攝影棚。
賴成英
賴成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賴成英,1931年出生於台中。台中一中畢業後,1950年經校長介紹到農業教育電影公司(簡稱農教,中影前身)當練習生,1952年擔任《皆大歡喜》攝影師莊國鈞的助理,首次參與電影拍攝。1955年,製片黃卓漢自香港來台拍攝《山地姑娘》,因莊國鈞推薦,而首次獨當一面掌鏡,展開其攝影師生涯。
華興片廠座談會(1990)
華興片廠座談會(1990)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林鐵硯、涂鐘松、游甲生、何基明、何玉華、陳姿伃、賴天賜,於臺灣省政府新聞處重聚。 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中心)於1990年9月22日、11月9日分別在台北行政院新聞局、及位於台中的臺灣省政府新聞處舉辦「華興片廠」座談會。 台北座談會出席人員
何基明相關照片
何基明相關照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91年8月「正宗露天台語片影展」閉幕後於凱悅飯店(今台北君悅酒店)舉行頒獎典禮,表彰台語片影人對台灣電影的貢獻。 左起:李泉溪、何基明、周天素、何玉華、廖萬文、賴天賜。
余漢祥
余漢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余漢祥,1932年出生於台北市,本名余聯發,畢業於台北市大同中學。1964年初執導演筒拍攝《台北人》,同年再拍《可憐戀花再會吧》,隔年執導《藝妲嫁乞丐》頗受歡迎,接著連續拍攝《乞丐大鬧藝妲間》、《阿狗兄與藝妲》等藝妲系列電影。
白虹
白虹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白虹本名王寶蓮,剛出道時曾經以白紅為藝名,後來覺得俗氣便改名為白虹。1939年出生於台北市,從小對表演很有興趣,喜歡跳舞、演話劇,很想往演藝界發展。
張淵福
張淵福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張淵福,1912年出生於台北市,筆名春光淵,人稱「淵福仙仔」。自幼喜歡布袋戲,也在永樂座、第一劇場接觸了平劇與無聲電影。剛就讀太平國小時,仍有漢文教育,之後就接受日文教育。
連燕石
連燕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連燕石,1932年出生於台中新社。對於連燕石來說,攝影不僅僅是個興趣,更是值得深入鑽研的學問。就讀台中一中時,為了上學方便,連燕石搬到台中市力行北路,認識了在綠川旁經營小照相館的鄰居,開始學習照相與沖洗技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