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75個藏品
《武林龍虎鬥》印刷劇照
《武林龍虎鬥》印刷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田鵬(左,飾蔡穎傑)與周正芳(右,即方芳,飾天劍道人徒弟)。 聯邦影業有限公司出品,劍龍(即洪信德)執導的《武林龍虎鬥》,1971年9月在台上映。
精神標語
精神標語
高振興
在國小教室裡的宣言看起來不起眼,卻給予心靈上的教導,是我們童年校園時光的共同記憶。
《臺灣新聞報》
《臺灣新聞報》
高基榮
《臺灣新報》是日本人於1896年(明治29年)在臺灣創辦的報社,後與《臺灣日報》合併成為《臺灣日日新報》,成為臺灣日治時期的第一大報,雖初期辦報目的多為便於殖民、控制言論,但不可否認其在臺灣報業史上佔有一席重要地位。
莊淑旂母親劉烏肉的老人手冊
莊淑旂母親劉烏肉的老人手冊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莊淑旂母親劉烏肉的老人健康手冊,莊淑旂在上面寫著「自傳用」。手冊由東京澀谷區役所老人福祉課發行。
莊淑旂的第一本書
莊淑旂的第一本書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青春永駐的食事與生活」是1970年莊淑旂在日本出版的第一本書,不僅是暢銷書也是長銷書,第一年就賣出二百萬本,至今在日本的網路書店仍可購買。
東京刊物介紹宇宙操
東京刊物介紹宇宙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1986年9月5日東京刊物SELVA讀日報導澀谷中野版,介紹莊博士及宇宙操。
「愛敬會」訪台行程
「愛敬會」訪台行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檔案館
莊淑旂在日本有個粉絲團,名為「愛敬會」,成員多為長年的病人變為好友,在莊淑旂返台定居後,她們每年來台灣探望莊博士,並且同遊台灣各地,進行實踐養生之道的健康之旅。
嘉義女性政治選舉傳單
嘉義女性政治選舉傳單
高振興
1950-2000年代臺灣省議員以及嘉義市市長的競選海報,其中張李德和競選第二屆省議員,以及歷屆參選嘉義市市長候選人如許世賢、張文英與張博雅等人。臺灣於1949年(民國38年)憲法奠定了現在女性權益的基礎,並明確地賦予女性選舉權,且保障女性的當選名額,但真的勇於出選的女性卻少之又少。
嘉義名所繪葉書
嘉義名所繪葉書
郭哲雄
「繪葉書」是風景明信片的日文名稱。這是當時的明信片封套,底為土色,上印有農人耕作之情境。過去日人出遊時,習慣在名勝景點買繪葉書蓋上專屬記念戳章,然後再郵寄回鄉,在殖民時期還有宣揚國威的意味。
暫借校舍平面圖 (蘆洲校區)
暫借校舍平面圖 (蘆洲校區)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平面圖取自1985年《國立藝術學院簡介》,內容可見當時對空間的規劃,四學系各有一四合院,音樂與美術學系、舞蹈與戲劇學系兩兩相連。 1985年,因校舍尚在建設中,國立藝術學院在教育部指示下暫遷至位於蘆洲的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校址。
關渡校園地圖與建校簡史
關渡校園地圖與建校簡史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圖片取自1985年《國立藝術學院簡介》,地圖與文章內容可見當時對關渡校區的規劃。但當時校舍尚在建設中,國立藝術學院暫居蘆洲的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校址。
施工中的關渡校區鳥瞰圖
施工中的關渡校區鳥瞰圖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91年5月13日中國時報報導,圖片為施工中的關渡校區,已可大致看出校舍輪廓。
關渡藝術節開幕式暨表演藝術中心落成啟用「舞獅表演」
關渡藝術節開幕式暨表演藝術中心落成啟用「舞獅表演」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圖片取自《1993關渡藝術節》手冊,1993年5月8日關渡藝術節開幕式,正值本校建校十週年及表演藝術中心落成啟用,本學院創始院長鮑幼玉、現任院長馬水龍於關渡藝術節開幕式剪綵後,寶獅齊舞喜迎貴賓。
國立藝術學院校園規劃配置圖
國立藝術學院校園規劃配置圖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本配置圖取自1982年《國立藝術學院簡介》,內容可見當時對關渡校區的規劃。 當時關渡校地因土地問題尚未建設完畢,學校只能暫時商借國際青年活動中心二、三樓(位於臺北市辛亥路三段),作為辦公室以及音樂、美術、戲劇系的教學場域。
1997 國立藝術學院校園平面簡圖
1997 國立藝術學院校園平面簡圖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1997年製作的校園簡圖,地圖中可見關渡校區各校舍的位置,以及上方仍為光武工專的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暫借校設配置圖(國際青年活動中心)
暫借校設配置圖(國際青年活動中心)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本配置圖取自1982年《國立藝術學院簡介》,內容可見國立藝術學院當時對空間的規劃,部份教室或辦公室因單一空間不敷使用,會橫跨房間。
百年TNUA植栽計畫
百年TNUA植栽計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北藝大自民國100年起展開「百年TNUA植栽計畫」,以花草林木點綴校園空間,呼應整體校園的美感與氛圍。此篇文章取自2012年1月的校內刊物《關渡通訊》,內容說明計畫的期程、設計,以及種植區域地圖。
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第18屆系展「協力不同心」酷卡
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第18屆系展「協力不同心」酷卡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第18屆系展「協力不同心」文宣品,可作為明信片使用,正面為主視覺,背面為參展人員,以及時間、地點等資訊。
〈電影何處去〉
〈電影何處去〉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本文為1995年校內刊物《關渡報報》中的報導〈電影何處去〉。 本文說明美術學系小電影院設立的宗旨、理念。小電影院地點位於美術學院F215教室,配有放映設備,是美術學系欣賞、討論、研究電影,舉辦各式講座、座談會、專題影展的地方。
2004年關渡花卉藝術節「花與神話」酷卡
2004年關渡花卉藝術節「花與神話」酷卡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於2004年2月27日至3月14日舉辦第二屆關渡花卉藝術節,主題為「花與神話」。 文宣設計取自劉中興的作品〈花與神話〉,藝術家創造出一種內在的節慶主體,以呼應外在的花卉盛宴。
2005年關渡花卉藝術節「奔放FUN青春」酷卡
2005年關渡花卉藝術節「奔放FUN青春」酷卡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於2005年12月8日至12月25日舉辦第三屆關渡花卉藝術節,主題為「奔放fun青春」。 圖為此次花卉藝術節的主視覺酷卡,共有綠色與紅色兩種版本。
2003年關渡花卉藝術節「花想」海報
2003年關渡花卉藝術節「花想」海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圖書館校史發展組
2003年關渡花卉藝術節「花想」海報。
「我飛」等篇剪輯:生態污染
「我飛」等篇剪輯:生態污染
國立臺灣文學館
本篇為邵僩發表於報紙上的文章,講述生態污染是世界各國難以解決的「病痛」。作者提出建議參考各國改善生態的辦法:一是法令的推行,一是污染的改善,並且不可輕忽環境發生的問題,否則將影響人類的生活。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