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287個藏品
國家海洋人才培訓論壇
國家海洋人才培訓論壇
邵廣昭
國家海洋研究院為提升我國青年海洋公民意識,增進海洋領域人才之影響度與專業度,充實未來國內海洋人力專業能量,本機關特舉辦「2023年國家海洋人才培育論壇」,以「邁向下一個十年的永續海洋」為主題,規劃6個子議題-船舶建造/維修、海洋能源/工程、海洋/海岸治理、海洋生態/生技、海洋資訊/監測、海洋素養/科
2022年友善釣魚交流座談會
2022年友善釣魚交流座談會
邵廣昭
講題:從資源永續的觀點看友善釣魚 主辦單位:海洋委員會 海洋保育署 執行單位: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臺灣生物多樣性觀測網絡 (TaiBON) 專家諮詢會議
臺灣生物多樣性觀測網絡 (TaiBON) 專家諮詢會議
邵廣昭
透過多次專家諮詢會議及訪談,反覆評估修訂指標草案。
台中渢妙風場
台中渢妙風場
邵廣昭
桃園新竹風場
桃園新竹風場
邵廣昭
鏡斑蝴蝶魚
鏡斑蝴蝶魚
邵廣昭
邵廣昭老師前往龍鳳漁港為小記者解說離岸風電與生態環境影響
邵廣昭老師前往龍鳳漁港為小記者解說離岸風電與生態環境影響
邵廣昭
國語日報2023年暑假特輯「達人帶你玩在地,小記者調查隊」5/27日在許智妃老師帶隊下,到苗栗竹南龍鳳漁港及假日之森,採訪在地漁港風光與濱海景致。 圖為臺灣魚類學家邵廣昭教授親至龍鳳漁港為小記者解說離岸風電與生態環境影響,小記者仔細聆聽勤作筆記,邵教授勉勵小記者要成為海洋生物的守護者。
邵廣昭老師榮獲2023年海洋教育推手獎
邵廣昭老師榮獲2023年海洋教育推手獎
邵廣昭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受教育部委託於12月5日舉辦2023年「海洋教育推手獎」頒獎典禮,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現場聚集著全國各地的海洋教育者,由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親自頒獎予共計4類16個獎項的獲獎者。
數位化工作—挑選魚卵和仔魚
數位化工作—挑選魚卵和仔魚
邵廣昭
從浮游動物的標本中,挑選出魚卵和仔魚的樣本。
數位化工作—物種的分類鑑定
數位化工作—物種的分類鑑定
邵廣昭
物種的分類鑑定是生物多樣性資料蒐集和建置最重要的一步,但物種鑑定需要該類群的分類學家來做,也因此更需要注重智慧財產權的規範。
數位化工作—幻燈片掃描
數位化工作—幻燈片掃描
邵廣昭
將標本照的幻燈片掃描成數位檔,影像才能進資料庫儲存和使用。
數位化工作—拍攝魚類標本
數位化工作—拍攝魚類標本
邵廣昭
將經過展鰭、固定等前處理之魚類標本放置在翻拍台中預先放置的水缸中,並調整標本位置,必要時使用小道具固定標本,以利拍照。
數位化工作—標本處理
數位化工作—標本處理
邵廣昭
標本處理包括測量體長、體重及尾數,如有鑑定需要則解剖檢查內部構造和形態;如有從事生物學研究之需,則解剖取出相關器官。
第五屆海峽兩岸海洋生物多樣性研討會
第五屆海峽兩岸海洋生物多樣性研討會
邵廣昭
主辦單位: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臺灣海洋大學、臺灣中山大學
在核三廠入水口調查魚類
在核三廠入水口調查魚類
邵廣昭
左:陳鴻鳴教授;中:陳義雄教授;右:邵廣昭教授。
屏東縣後灣
屏東縣後灣
邵廣昭
魚類遺傳物質採樣流程—物種的分類鑑定
魚類遺傳物質採樣流程—物種的分類鑑定
邵廣昭
物種的分類鑑定是生物多樣性資料蒐集和建置最重要的一步,但物種鑑定需要該類群的分類學家來做,也因此更需要注重智慧財產權的規範。
魚類遺傳物質採樣流程—將存證標本送至標本館永久典藏
魚類遺傳物質採樣流程—將存證標本送至標本館永久典藏
邵廣昭
每份標本均要有標本館藏號碼,作為存證標本供日後可以重新鑑定,檢視原本的分類鑑定是否正確。照片為利用標籤槍,給予標本編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