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0811個藏品
燒墾
燒墾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燒墾的時候會做防火巷,會把一些樹修掉、大樹會留,把粗的留下來,最重要的是讓老鷹可以停在上面,它可以幫忙顧田,因為有很多小鳥,以前沒有防鳥網或防鳥設備,都用傳統的智慧讓老鷹下來,牠可以棲息、幫忙顧田或吃老鼠什麼的。
祭儀供品
祭儀供品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祈福儀式所需供品
茅草根
茅草根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藥草使用的茅草根,熬煮後的茅草根喝起來甜甜的,以往交通不便時,是部落經常採集草藥之一。
山領榴酒麴植物
山領榴酒麴植物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山領榴酒麴植物由左至右: 小黃菊(falingkod)、山荖葉(fila´)、雞母珠(koratom)、大葉田香草(fanglay)、毛柿(kafohongay)
山領榴部落採訪
山領榴部落採訪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受訪者-山領榴社區發展協會馬耀.達路理事長(mayaw talu)及部落4位耆老
濃稠的玉米濃湯既營養又飽足
濃稠的玉米濃湯既營養又飽足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砌石
砌石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山上農耕地以前會用木頭、石頭及樹根來做堆置,堆成一排一排或一段一段類似田埂,主要作用是水土保持,防止土石下滑,也用來區隔耕地各作物之範圍,後期政府宣導改以「山平溝」作為替代。
達魯瑪克部落祭儀小米
達魯瑪克部落祭儀小米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加拿部落採訪
加拿部落採訪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受訪者-加拿社區發展協會馬樂可理事長(Ciang-lauvi)及部落6位耆老
電光部落採訪
電光部落採訪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受訪者-張萬生頭目(Malulang Tahuk)及寶媽食堂負責人 潘寶瑩女士
桃源部落採訪
桃源部落採訪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受訪者-胡榮茂(DaHu) 內本鹿工作室負責人
都姆恩把藤剖開
都姆恩把藤剖開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頭目講述酒麴植物
頭目講述酒麴植物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張萬生頭目於本場講授酒麴及甜酒釀製作
桃源部落採小米體驗
桃源部落採小米體驗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民俗植物-蜘蛛報蛋捆綁一把小米
加拿部落小米日曬處理
加拿部落小米日曬處理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採收後小米鋪在地上日曬處理情景
黃藤的藤條
黃藤的藤條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糯米飯糰
糯米飯糰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阿美族人將蒸熟的糯米飯稱為【hakhak】,用清水把糯米洗淨然後浸泡一夜,放進蒸籠蒸熟後,再用手把米飯捏成糰狀,通常族人都會搭配醃肉或醃辣椒一起吃,到了現代遇有婚喪喜慶宴會或祭儀活動時,則多以糯米飯為主食。
混作/間作
混作/間作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傳統部落耕地混作是分區塊種植,一塊地種很多作物,有玉米跟地瓜、花生或者樹豆,也或者旁邊種南瓜,看主要作物是什麼面積就多一點,耕地旁邊就種其他比較少的,管理優點是方便整理。現在則是比較偏向單一作物,因種植面積大收成產量就會多,拿去販售收入就會高,譬如小米;相對混作產量少,收入會變比較低。
Holy Bible 銅雕
Holy Bible 銅雕
長大採編暨校史組
創作者:方惠光 設立時間:2008年2月 這是座銅雕作品型如一本書,上面寫著「Holy Bible」(聖經),周圍有葡萄樹枝葉、果實圍繞的雕塑,前方小石碑命名為:「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箴言9:10)。
採集林投葉
採集林投葉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以前在海邊會長許多的林投,族人便趁著到海邊捕撈之際,順便採點林投葉回去加菜。
身上佈滿了尖刺的林投葉
身上佈滿了尖刺的林投葉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豐收的捕魚祭
豐收的捕魚祭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