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0843個藏品
懸絲傀儡戲偶
懸絲傀儡戲偶
國立臺灣博物館
《路》勘景照
《路》勘景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李行獨照。 講述父子關係的《路》,由李行執導、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1967年12月在台上映。
《路》勘景照
《路》勘景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李行(右)與原住民舞者合影。 講述父子關係的《路》,由李行執導、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1967年12月在台上映。
《路》勘景照
《路》勘景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李行站在田野小路間。 講述父子關係的《路》,由李行執導、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1967年12月在台上映。
《風從那裡來》現場工作照
《風從那裡來》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頭戴牛仔帽的李行導演。 受西部片啟發的《風從那裡來》由李行執導、台聯影業有限公司出品,1972年8月在台上映。
《海韻》現場工作照
《海韻》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中和外景,李行導演。 創作靈感來自徐志摩新詩的電影《海韻》,由李行導演,張永祥編劇,文藝影業公司出品,1974年11月在台灣上映。
《愛情一二三》現場工作照
《愛情一二三》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慶生餐會,工作人員向導演李行(左1)敬酒,前坐者為李行夫人李王為瑾。 受到義大利電影的啟發,導演李行首次嘗試雙生雙旦的三段式愛情喜劇電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1年8月在台上映。
《愛情一二三》現場工作照
《愛情一二三》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慶生餐會,導演李行(左2)和夫人李王為瑾(右2)。 受到義大利電影的啟發,導演李行首次嘗試雙生雙旦的三段式愛情喜劇電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1年8月在台上映。
《愛情一二三》現場工作照
《愛情一二三》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慶生餐會,導演李行(中)準備切蛋糕,右1為李湘。 受到義大利電影的啟發,導演李行首次嘗試雙生雙旦的三段式愛情喜劇電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1年8月在台上映。
《秋決》現場工作照
《秋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1年,在攝影棚內舉行《秋決》記者招待會。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秋決》,是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2年2月在台上映。
《秋決》現場工作照
《秋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李行(中)指導唐寶雲(右立者,飾蓮兒)與歐威(左2,飾裴剛)對戲。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秋決》,是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2年2月在台上映。
《秋決》現場工作照
《秋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1年,在攝影棚內舉行《秋決》記者招待會。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秋決》,是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2年2月在台上映。
《秋決》現場工作照
《秋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休息時間,右起歐威(背對鏡頭,飾裴剛)、導演李行、─。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秋決》,是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2年2月在台上映。
《秋決》現場工作照
《秋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左)坐在導演椅上記筆記,右前方為副導演楊家雲。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秋決》,是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2年2月在台上映。
《秋決》現場工作照
《秋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李行(前排右)與參訪來賓。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秋決》,是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2年2月在台上映。
《秋決》現場工作照
《秋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棚內拍攝下雨場景。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秋決》,是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2年2月在台上映。
《秋決》現場工作照
《秋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棚內拍攝下雨場景。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秋決》,是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2年2月在台上映。
心光盲女院院童 Children at the Divine Light School for Blind Girls
心光盲女院院童 Children at the Divine Light School for Blind Girls
巴色差會使命21檔案館 Basel Mission/ Mission 21 Archives
1912年,由赫求光(Else Herwig)女士開辦,專門收留盲女並提供學習,為當時被家庭和社會唾棄的盲女提供收容之處所。
心光盲女院 Divine Light School for Blind Girls
心光盲女院 Divine Light School for Blind Girls
巴色差會使命21檔案館 Basel Mission/ Mission 21 Archives
1912年,由赫求光(Else Herwig)女士開辦,專門收留盲女並提供學習,為當時被家庭和社會唾棄的盲女提供收容之處所。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策劃胡成鼎(待確認)、導演李行、導演李嘉、導演白景瑞。 《還我河山》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1966年10月在台上映。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迎親圖
迎親圖
國立歷史博物館
木刻凸版油印彩色版畫,1982年作品,創作理念源自於史博館1980年在臺南舉辦古禮迎親活動,當天作者跟隨隊伍實地記錄,從前頭的炮駕、迎親親友、新郎倌、花轎、嫁妝、到尾端的小舅子等迎親行列安排皆有其意涵,讓後輩可以了解傳統非常重視的迎親文化,極富歷史性。
折枝花卉
折枝花卉
國立歷史博物館
紙本水墨設色,成於1990年後。本幅兼用雙鉤填彩與沒骨法,繪折枝花卉兩種,構圖由上而下,兩花交叉掩映之外,更顯朱槿垂墜之美。左上係金氏學生胡念祖2000年於史博館「爍古鎔今-金勤伯繪畫紀念展」所題,並略述冊頁原委。
慈恩
慈恩
國立歷史博物館
紙本水墨設色。此幅以小寫意沒骨法寫繪萱花、苔石及雀鳥為題材,雀鳥相依顧盼。以萱花象徵母愛,萱草中軸拔起,萱花與苔石相互依傍,用筆線條精練而恰到好處。題款「三月春萱感慈恩。丁卯春月。黃光男作於台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