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0843個藏品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導演白景瑞、喻可象、導演李行、策劃胡成鼎(待確認)等人在台中清泉岡外搭景前合影。 《還我河山》於1966年6月在台中清泉崗的高地上拍攝外景。該片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還我河山》現場工作照
《還我河山》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導演李行、─、唐寶雲(飾 璇姑)。 《還我河山》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1966年10月在台上映。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左)和李嘉(右)合影。 《還我河山》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1966年10月在台上映。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左)和李嘉(右)合影。 《還我河山》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1966年10月在台上映。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李行。 《還我河山》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1966年10月在台上映。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中影士林廠拍攝燕廷歌舞場面合影,左1導演李行(著直條紋襯衫),左2陳國鈞(古裝白眉白鬚),最後一排左為崔福生(飾燕王),右為武家麒(飾燕太子),第三排右2為徐一工(古裝黑鬍鬚)。 《還我河山》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1966年10月在台上映。
《還我河山》現場工作照
《還我河山》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仰角拍攝站在高台上的導演李行(右)和攝影賴成英(左)。 《還我河山》於1966年6月在台中清泉崗的高地上拍攝外景。該片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李行(左)和唐寶雲(右,飾璇姑)。 《還我河山》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1966年10月在台上映。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李行)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李行)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導演李行以《汪洋中的一條船》第三度榮獲最佳導演獎,由王引導演頒獎。 李行上台領獎時致詞:「評審是公平的,因為得了兩次並不表示不能再得,我們需要再接再厲!」成為台灣影史上經典的一幕。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最佳編劇(張永祥)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最佳編劇(張永祥)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張永祥以《汪洋中的一條船》榮獲最佳編劇,由胡金銓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最佳攝影(陳坤厚)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最佳攝影(陳坤厚)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1978年第15屆金馬獎,陳坤厚以《汪洋中的一條船》榮獲最佳攝影。
《翠嶺長春》劇照
《翠嶺長春》劇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李行(左2)演出由吳文超執導、農林廳林管局委託台灣省電影製片廠拍攝《翠嶺長春》。 ※《翠嶺長春》(原名「綠野芳蹤」)由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林管局委託台製廠拍製。1955年3月12日開鏡,直到1959年3月25日才上映。
唐山師傅落地生根的「金泉同」彩樓
唐山師傅落地生根的「金泉同」彩樓
國立臺灣博物館
此件文物為唐山師傅童全(1854-1932)在臺灣落地生根,搬演諸多布袋戲齣的戲台,於日治時期即被收藏入當時之總督府博物館(今臺博館),是目前可知臺灣最古老的戲台。
傳統布袋戲戲台-西田社彩樓
傳統布袋戲戲台-西田社彩樓
國立臺灣博物館
由臺南師傅陳茂雄以藝術標準融入中國傳統建築理念所雕琢製作。戲台按照文工尺一磚一瓦、一溝等比例,仿造北門製作屋頂,耗費一年的時間才完成。據說,陳師傅感受其歷史意義,為製作此戲台一年不曾剃鬚,鬚長及腰時才完工!全案耗資近百萬,於1985年西田社成立大會上啟用。
金光戲偶-鬚文
金光戲偶-鬚文
國立臺灣博物館
布袋戲流傳至臺灣後,備受廣大民眾喜愛,除了傳統的演出模式,也漸漸發展出自己的劇本、造型、後場、舞台效果。日治時期劍俠戲逐漸盛行,並開始出現許多梳頭造型的角色;到金光戲時更發展出各種奇頭怪面的造型,偶頭多以梳頭造型搭配華麗髮飾。衍生成「金光布袋戲」、「電視布袋戲」等別具特色的樣貌。
皇民化風格戲偶-旦
皇民化風格戲偶-旦
蕭任能
日本政府於治臺期間推展皇民化運動,成立由官方控制的「臺灣演劇協會」,僅准許全臺七個布袋戲班在戲院上演。 皇民化布袋戲演的是日本風格的劇本、戲偶改以日式裝扮、配樂改用西樂或留聲唱片、口白要摻入常用日語或日語說明、舞台增設文藝復興風格的立體化布景片。
電視戲偶代表人物-儒俠
電視戲偶代表人物-儒俠
蕭任能
儒俠集智、仁、勇、情、義於一身,深受觀眾喜愛,幾乎成為1970年代電視布袋戲之代名詞。 電視布袋戲指的是將戲台架設於電視臺攝影棚,在棚內進行並錄製的布袋戲演出。
皇民化風格戲偶
皇民化風格戲偶
新興閣掌中劇團
布袋戲用具-竹簍戲籠
布袋戲用具-竹簍戲籠
國立臺灣博物館
皮影戲偶
皮影戲偶
國立臺灣博物館
金光戲偶-怪頭
金光戲偶-怪頭
國立臺灣博物館
日治時期嘉義城隍廟口的布袋戲
日治時期嘉義城隍廟口的布袋戲
江武昌
江武昌提供
傳統布袋戲偶-文目黑大花(翻模)
傳統布袋戲偶-文目黑大花(翻模)
國立臺灣博物館
此件戲偶為臺灣亦勵軒工藝社於民國70-80年所製。
傳統布袋戲服飾-龍袍/蟒袍
傳統布袋戲服飾-龍袍/蟒袍
國立臺灣博物館
因為演出時手向前伸的姿勢,造成偶衣後片較前片多累積汗漬與髒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