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61個藏品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古生物標本典藏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動物標本館 (ASIZ)
Salt Container / 鹽罐 / Cuqi tumu
National Museums of World Culture, Sweden
Salt was a commodity that had to be obtained through trade. This container is made from a bamboo tube wrapped with braided yellow rattan.
SHAWL / 披肩 / Pala slaban ahing
National Museums of World Culture, Sweden
This shawl was worn on important occasions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a masterpiece by some Seediq weavers today.
海韻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本片描述一個離開整天賭博的丈夫而改嫁的女人,因再遇小叔後又面臨前夫的感情糾葛——本片由台港演員蕭芳芳、秦漢、胡燕妮及柯俊雄擔綱演出。同名主題曲〈海韻〉由鄧麗君演唱,至今仍不斷被傳唱。
浪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這部李行的瓊瑤電影描述了越戰方酣,西方嬉皮的生活方式蔓延至台灣的那一個世代:一名甫離婚的女畫家,帶著她的姪女,闖入了畫商的家庭,將這個封閉又保守的中產階級人家,掀起了驚濤拍岸的青春浪花,也因此為畫商的一雙兒女注入追尋自由以及向社會規範挑戰的勇氣。
泰雅守月季
泰雅生活館
泰雅族深邃繽紛的歷史文化向來以人與自然共存的生活法則為核心元素。分布在高山的泰雅族部落族人透過既有的社會規範、親屬組織、風俗習慣、生態智慧代代相傳其獨特、深奧的文化精髓。而基督宗教義理的傳入及國家行政治理讓傳承上千年以上的文化習慣受到衝擊甚而被取代。
早安台北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三個在現實與理想的衝撞中歷練,而有情感糾葛的年輕男女,一夕之間,因一場車禍而有了生命的重大轉變——小野的電影故事大綱與侯孝賢的編劇,讓李行突破了舊有的電影風格,完成一幅洋溢著青春悲喜的城市風情畫。
宋藏遺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女子學校》分場對白劇本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女子學校》分場對白本,鉛字印刷裝訂本(已除釘)。
封面以燙金印刷,印有:溫情親情社會寫實文藝片、女子學校、朱秀娟編劇、李美彌導演。左下角有導演李美彌簽名。
內頁多處有修正或塗改,應是導演實際拍攝時所做的紀錄。
長榮大學織品類紀念品
長大採編暨校史組
環山部落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福壽山農場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養鴨人家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小月自幼與養鴨能手的養父過著儉樸而幸福的生活,卻面臨跟著歌仔戲團賴活的親生哥哥朝富以一封遺書威脅養父,企圖將她帶走,以便讓他順利自組劇團;小月不願養父為她賣掉鴨子而悲傷地跟著朝富夫妻離去,而養父未免小月受苦,變賣鴨子,連夜拿著錢趕來,他的作法出乎朝富的意料,讓事態有了轉機…編劇張永祥單傳簡潔故事架構
國語連續劇《黎明前》企劃案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國語連續劇《黎明前》(三世情緣)企劃案。原著:孟瑤、製作人:李美彌、編劇:王中平。
內容依據:節目名稱、節目型態、節目長度、製作單位、製作人、編劇、時代背景、本劇特色、故事梗概、劇中主要人物簡介、劇情大要等逐項分述。
現階段查無本案攝製或播映的相關新聞。
長榮管理學院時期─紀念品
長大採編暨校史組
‧長大人手扎:給新生的手冊,包含行政與教學單位介紹、地圖、大眾交通班表等生活資訊。
‧長榮管理學院計算機:印有「長榮管理學院」字樣。
‧長榮管理學院首屆畢業生紀念便條紙組:此紀念品為長榮學園於1997年6月致贈本校第一屆畢業生之紀念品,內含有便條紙與年曆小卡一張。
2021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線上展覽(第二章)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私立長榮工學院董事會 印章
長大採編暨校史組
長榮大學校園紀念品(組圖素材)
長大採編暨校史組
陳玉峰壽屏彩繪
阿緱故事館
本組文物乃陳玉峰於西元1928年繪於林邊鄭家古厝正廳(屬於閩式建築風格)。當時彩繪風格受到粵東名師何金龍的影響,使得原先主要引用芥子園畫冊圖稿的陳玉峰,開始轉向色彩清幽的文人畫,同時期亦學習印象畫派的新思潮。本組作品將是研究其繪畫風格的重要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