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4461個藏品
黑小米復育情形
黑小米復育情形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油芒紅藜小米球飯糰
油芒紅藜小米球飯糰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黑稻米復育情形
黑稻米復育情形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臺灣油芒烘焙茶
臺灣油芒烘焙茶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臺灣油芒爆米花
臺灣油芒爆米花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臺灣油芒麻糬
臺灣油芒麻糬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臺灣油芒饅頭
臺灣油芒饅頭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臺灣油芒
臺灣油芒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媽祖繞境
媽祖繞境
余承勳
卑南遺址
卑南遺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此遺址早在1896年便由鳥居龍藏調查發現,鹿野忠雄於1930年也發表過相關文章。1980年因鐵路工程發現地下之大量史前文物,展開為期9年之搶救發掘。
八仙洞遺址
八仙洞遺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八仙洞考古遺址水母丁溪南岸的集塊岩隆起海崖上,這是目前臺灣唯一最明確和有具體研究的舊石器時代的遺址。最早在民國57年(1968年)由臺灣大學林朝棨教授首先發現了洞穴中存在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及其下面年代更為古老的紅色土層。
從馬吊到馬將
從馬吊到馬將
陳熙遠
臺灣布袋戲相關館所
臺灣布袋戲相關館所
Wikimedia Commons
鄒族mayasvi迎神祭:修剪神樹
鄒族mayasvi迎神祭:修剪神樹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在達邦社整修神樹(赤榕/yono)時,數位與祭勇士爬上神樹(赤榕/yono)砍除枝葉,只留3個枝葉,1枝朝kuba、1枝面向汪家宗祠、1枝朝吳家。而在特富野社,將神樹修剪乾淨,也只留下3支樹枝,分別指向會所、汪氏家族,以及石家。
蘭嶼大船拜訪號Si Mangavang建造旅程
蘭嶼大船拜訪號Si Mangavang建造旅程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鄒族mayasvi 迎神祭:引kuba之火
鄒族mayasvi 迎神祭:引kuba之火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在男子會所參與祭典的族人,盛裝完畢後,頭目訓勉參與祭典之族人,隨後由頭目帶領大家把會所之火帶出集會所外場中央,接著殺豬,修剪神樹,唱迎神曲迎接「戰神」族語羅馬拼音為i´afafeoi ,以及「司命神」 族語羅馬拼音為 p´osonfihi )),之後再進入會所內。
鄒族特富野社mayasvi:家祭
鄒族特富野社mayasvi:家祭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參與祭儀的男子,由頭目帶領到各氏族祭屋,象徵神賜予的力量與祝福延伸到各氏族,隊伍依進行路線會停留至高家稍作休息,在飲下高氏族備妥之小米酒後,才返回會所。如此家祭結束後,眾人於返回會所的路途中,需向祭祀人員(祭司)各取兩支五節芒,回到會所後,讓自己的舅舅為其做驅邪的動作。
圍籬
圍籬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簸米
簸米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搓麻線
搓麻線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