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59個藏品
《海鷗飛處》現場工作照
《海鷗飛處》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掌鏡者為攝影指導賴成英,導演李行坐在他後方。 根據瓊瑤的小說改編,李行執導,由馬氏影業(香港)公司出品的《海鷗飛處》,於1974年6月在台上映。
《心有千千結》工作照
《心有千千結》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男主角秦祥林。 導演李行首次與秦祥林合作,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國際影片有限公司發行的《心有千千結》,1973年10月在台上映。
《路》工作照
《路》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理容院場景,張琦玉幫王宇掏耳朵。 講述父子關係的《路》,由李行執導、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1967年12月在台上映。
《汪洋中的一條船》現場工作照
《汪洋中的一條船》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假腳動了!左起:林鳳嬌(飾吳繼釗)、攝影指導陳坤厚、導演李行、秦漢(飾鄭豐喜)。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汪洋中的一條船》,是根據鄭豐喜自傳小說改編,1978年7月在台上映,創下該年度國片賣座紀錄,並囊括第15屆金馬獎六項大獎。
《貞節牌坊》自我期許
《貞節牌坊》自我期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李行在 《貞節牌坊》的工作照上親筆寫下: 中國民國55年4月於淡水新庄子拍攝紫「貞節牌坊」外景時工作現場留影。 「貞」片是我盡其作品中較能滿足自我創作慾者,但上映時,不為觀眾接受,票房收入甚差!製片人尚不氣餒,我今後當更加倍努力,誓為中國電影奮鬥。 李行 (民國)56年1月23日
《心有千千結》現場工作照
《心有千千結》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場記侯孝賢(右2)、導演李行(右3)、副導演李融之(左側穿橫條紋)在戲中紡織公司和成衣工廠的拍攝現場。 《心有千千結》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李行執導、改編自瓊瑤小說,1973年10月在台灣上映。
《汪洋中的一條船》現場工作照
《汪洋中的一條船》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中影攝影棚內搭建小鎮街景,前景是大型升降機。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汪洋中的一條船》,是根據鄭豐喜自傳小說改編,1978年7月在台上映,創下該年度國片賣座紀錄,並囊括第15屆金馬獎六項大獎。
《路》勘景照
《路》勘景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李行。 講述父子關係的《路》,由李行執導、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1967年12月在台上映。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還我河山》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聯合執導的三位導演,左起:白景瑞、李行、李嘉。 《還我河山》是集合中影重要的編、導、演,以及技術人員所拍攝的歷史鉅作。1966年10月在台上映。 ※籌拍期間原名《雙城復國記》、《田單復國記》,開拍前更名為《還我河山》。
《汪洋中的一條船》現場工作照
《汪洋中的一條船》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導演李行(左)站在水中指導秦漢(中,飾鄭豐喜)與林鳳嬌(右,飾吳繼釗)對戲。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汪洋中的一條船》,是根據鄭豐喜自傳小說改編,1978年7月在台上映,創下該年度國片賣座紀錄,並囊括第15屆金馬獎六項大獎。
《原鄉人》現場工作照
《原鄉人》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外景拍攝,左起:導演李行、秦漢(飾鍾理和)、攝影指導陳坤厚(掌鏡者)、─、攝影李思莊。 講述鍾理和與妻子鍾台妹生平故事的《原鄉人》,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李行執導,1980年8月在台灣上映。
《海鷗飛處》工作照
《海鷗飛處》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甄珍(左,飾楊羽裳)、鄧光榮(右,飾俞慕槐),新加坡外景拍攝。 根據瓊瑤的小說改編,李行執導,由馬氏影業(香港)公司出品的《海鷗飛處》,於1974年6月在台上映。
《今天不回家》首次赴港宣傳
《今天不回家》首次赴港宣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帶著花圈的是導演李行(右)、甄珍。 大眾電影公司創業作《今天不回家》,由白景瑞執導、張永祥編劇,李行擔任策畫,1969年7月在台灣上映。
《母與女》現場工作照
《母與女》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酒店場景,右側著淺色上衣者為導演李行,左1為副導演李融之。 由大眾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發行,李行執導的《母與女》,1970年5月開拍,1971年7月在台上映。
《浪花》現場工作照
《浪花》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皇冠文化創辦人平鑫濤、原著作家瓊瑤至拍攝現場探班,右為導演李行。 《浪花》由香港馬氏影業公司出品、李行執導,改編自瓊瑤小說,1976年10月在台上映。
《早安台北》現場合影
《早安台北》現場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前起:李烈、伍克定、張德順(場務)、李行(導演)、鍾鎮濤、林鳳嬌、歐弟、江明、舒蘭英(服裝)、曹建、錢璐、傅碧輝、郎雄、崔福生、韓甦等與工作人員在台北劍潭山的 「太原五百完人紀念建築群」之紀念碑前合影。 《早安台北》由李行執導、侯孝賢編劇,1979年8月公開上映。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養鴨人家》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站在攝影機右側的是導演李行、中影總經理龔弘,右後方應是演員唐寶雲。 攝影機為35mm Mitchell NC,400呎底片盒的軟式隔音罩上有著「中影」的字樣。 《養鴨人家》由中央電影公司出品、李行執導、張永祥編劇。1964年8月至南投草屯拍攝農業展覽會的畫面,1964年12月上映。
《海鷗飛處》現場工作照
《海鷗飛處》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用餐時間,右起鄧光榮(飾俞慕槐)、甄珍(飾楊羽裳)、製片陳汝霖、李行導演、─。 根據瓊瑤的小說改編,李行執導,由馬氏影業(香港)公司出品的《海鷗飛處》,於1974年6月在台上映。
《風從那裡來》工作照
《風從那裡來》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歐威扛著唐寶雲,吳松(右1)在一旁。 受西部片啟發攝製而成的《風從那裡來》,李行執導,由台聯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發行,1972年8月在台上映。
《路》現場探班合影
《路》現場探班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左起:四弟李子繼、大哥李子弋、導演李行。 講述父子關係的《路》,由李行執導、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1967年12月在台上映。
《路》記者會
《路》記者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中影公司在《路》的外搭景現場舉辦記者會。 講述父子關係的《路》,由李行執導、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1967年12月在台上映。
大都影業公司門前合影
大都影業公司門前合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陳棟(左2)、魏木金(右3)、洪慶雲(右2)、廖繼燿(右1)與工作人員在大都影業招牌下合影。
《汪洋中的一條船》現場工作照
《汪洋中的一條船》現場工作照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在中影攝影棚搭景拍攝颱風夜鴨寮淹水場景,左起:燈光指導李亞東、導演李行、攝影指導陳坤厚、攝影師郭木盛。 李行代表作品之一的《汪洋中的一條船》,是根據鄭豐喜自傳小說改編,1978年7月在台上映,創下該年度國片賣座紀錄,並囊括第15屆金馬獎六項大獎。

頁面